清萌科技:在線教育如何用公開課招生轉化?

公開課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招生轉化方式,也是課程運營中的重要營銷環節。尤其是關於從事教育類型內容運營的我們,隨著公開課招生轉化在各個機構的開展與普及,從事運營工作的我們也隨之開始了漫長的效仿探索之路。

首要,一場好的公開課僅有課程本身的內容是不夠的,要想公開課達到理想的效果,公開課各個細節的把控也是很需求的。包括:課前的準備工作,課中的執行工作以及課後的追蹤回訪工作等多個方面。

清萌科技:在線教育如何用公開課招生轉化?


一、課前的準備:

1、恰到好處的內容

§ 課程的內容選定與環節設置要花心思,在授課老師擅長的前提下,選取符合大多數用戶需求有足夠價值的用戶易參與的課程內容。

§ 授課老師擅長的內容,能夠很好地把控課程節奏,讓用戶感受到課程的優質、老師的專業,增加好感度。

§ 符合用戶需求且有價值,是吸引用戶來真正參與課程的主要原因,後期課程的開展與深入溝通都基於這一點。

§ 易參與是指課程的內容環節設置親民,用戶能夠容易的參與到課程中,緩和緊張氛圍提升信賴。

清萌科技:在線教育如何用公開課招生轉化?


2、固定授課的平臺

線上公開課授課的平臺有很多,比如微信群,QQ群,YY,網易,騰訊等……,雖然選擇很多但是我建議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就好。固定的授課地點、特定的授課時間能夠增加學員對平臺的信賴性,提高學員的黏著度,對後期的維護開發起到好處。

在以上內容都準備好的前提下,推廣宣傳就可以開始啦。

藉助課程的推廣宣傳,向受眾用戶傳遞課程價值(價值可以是資源、是經驗、是信息等……)藉助價值的傳播來引起興趣,提升課程的參與度到課率。

3、授課方式

· 藉助自身已有的用戶群體,進行首次的推廣宣傳(用戶一定要找符合公開課課程內容屬性的人群),保障最基礎的用戶鋪墊以及到課率。

· 開展營銷招生,例如當下流行的渠道推廣——群裂變。(寫有吸引力的文案,給有說服力的獎勵。通過基礎粉絲的引導宣傳,在受眾群體中展開傳播,引導其參加公開課活動。)

· 開展群合作,藉助公開課內容同種屬性群進行宣傳推廣。(注:開展宣傳一定不能僅限單獨的轉發,要藉助群主的公信力開展,如有群主的參與轉發效果會更好更有說服力)開課前的1/2天開展最好

· 多渠道的推廣宣傳,頭條、微博、微信、企鵝號……等宣傳推廣的平臺統統運用起來。(注:推送內容時不要一篇文章發多個平臺,要結合平臺的特點來進行適當的編輯修改再發布)

· 開課前幾小時再推送,提醒大家課程幾點幾點開始,讓大家關注。也可以短信或者郵件群發課程鏈接,便於學員進入課堂。

清萌科技:在線教育如何用公開課招生轉化?


二、課程的執行

公開課是一種體驗式營銷,目的是通過學員親身體驗的方式,營造刺激學員現場報名的氛圍,促進招生。所以在整個課程的過程中,服務人員人人都要有營銷意識,熟悉活動流程,為學員提供優質服務,解答疑問。

§ 早到的學員在公開課開始之前會有空白時間,這段時間最好不要浪費,最好充分利用,老師和相關人員可以與學員進行溝通,掌握學員的信息和愛好,從而更好判斷學員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亦或是循環播放集團宣傳片或者報名宣傳單。

§ 公開課一定要有學校工作人員做氣氛帶動,這種帶動直接決定了公開課效果,可以安排3-4個的客服人員也可以在群裡扮演“托兒”的角色,在課程中幫講師帶動課堂氛圍,引導帶動學生參加互動,課程結束後為老師送上誇讚等……。提升講師在用戶心中的好感度。

§ 可以在課程結束後結合講課內容,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小福利,說明具體的領取辦法,讓大家參加。)簡單的數據收集和交流群的建立是比較方便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參考看看。

三、課後的追蹤

課程結束後的價值延伸這個環節非常重要不可馬虎,結束後可以結合講課內容,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小福利,創建群邀請需要領取的用戶進入,以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大家。不要急於設置複雜的領取流程,先讓用戶拿到好處,提升在其心目中的印象。

群建立好後可以先準備些群成員需要的資料分享包贈送給大家。根據資料分享的內容展開話題的引導,維護用戶的活躍度。當課程回放生成後,將連接發送到群裡引導沒看過的同學觀看,看過的同學回顧課程的精彩內容。不時可以用小紅包刺激大家的參與。(錢不多,但氣氛很好)。引入老同學的成功案例,定期發佈利好消息,學習感受分享等。

當有學生主動諮詢時,就可以稱其為意向客戶了。可以單獨加好友等,轉接客服諮詢來更專業的為其解答問題,逐步開始開發客戶,促進訂單生成。

四、公開課的幾個要點

1.激發興奮點

“課堂不是教堂,教師不是牧師”一堂好課必須要從上課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興奮點。

2、抓住中心點

要始終圍繞主題創設情境,最終要回歸課堂,進行知識整合。

3、突破疑難點

這是對老師最基本的要求。好的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設疑啟思,“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師的天職。

4、找準切入點

把握好知識結構的銜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要多舉學生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有感而發,最貼近學生的事例才會讓學生感到親切,而不感到神秘。身邊的才是最接近、最親密的。

5、理清知識點

知識是教學成功的載體。拋開知識空談素質,是空中樓閣。

6、培植髮散點

要注意相近知識的鏈接類比,相反知識的比較鑑別。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7、明確得分點

課改也不能拋開考試,應試能力也是一種素質,一堂好課應該知識嚴謹。要注意幫學生理清知識點到得分點到採分點的鏈接,規範學生的答題。

8、課堂生成點

高效的課堂,應該有課堂生成,這樣足顯教師的智慧,學生的合作。牢牢的抓住學生臨時生成的閃光點,將它放大,這樣才能真正的激發出學生思考的興趣和回答問題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