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姜常论,是“郭城摔面”的第五代传承人。除了技艺精湛,他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也让当地人津津乐道。在城区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砰砰”的摔面声就像是广告一样,招揽顾客。

摔出一片精彩世界

海阳摔面,和面是关键。摔面里面放的是碱和盐,有“碱是骨头,盐是筋”之说。面必须的和的软硬适中,这也是海阳摔面好吃的第一步。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姜常论店里的题字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摔面是个体力活,摔面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摔,摔的动作行话叫做打条儿,海阳摔面突出一个“摔”字,用摔代替了揉,做出来的面更有韧性,口感更好。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恰到好处的力度,使之摔出的面既有筋有骨,又软硬合适。

摔面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整个过程犹如舞动一条面龙,也是最有观赏性的。

而摔面的好吃除了摔的技巧,奥秘还在于那一锅新鲜熬煮的骨头汤。面条摔出来后,迅速放到烧开水的大锅里,煮好后放到冷水里过一下,盛到大碗里,再浇上老汤,撒上肉粒、葱花、香菜,一碗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充满暖意的摔面就做好了。

吃到嘴里,面条细爽滑嫩,缠绕舌尖,回味无穷。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一碗碗热面,温暖了城市

凡是认识常论郭城摔面馆店主姜常论的顾客都曾发出由衷的赞叹:“常论是个厚道人。”因为心疼早起工作的环卫工人,姜常论曾连续数十个冬日为上千名海阳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摔面,温暖了这座城市。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2014年的一个冬日,姜常论一大早去市场采购时,看到环卫工人天不亮就已经开始忙碌,深受感动。他主动联系到海阳环卫处,想要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天气太冷了,环卫工人劳动不容易,早饭也不顾上吃,我就想着自己做点面条,让他们吃得暖暖和和的。”姜常论说。这几年里,姜常论都在坚持做这件事。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姜常论说:“是社会上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才有了我的今天,我尽我所能做点事情就是对他们的报答。

百年技艺,非遗传承

一个人

一张凳

一双手

成就了一碗良心面

传承了一门老手艺

这是一碗“摔”出来的美味

美食的意义

不仅在于好吃

更是一种传承

留住舌尖的美味,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