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元市場增量 四條主線布局投資機會——工業網際網路

深度解析

工業互聯網主要包括三大體系,即網絡、數據和安全,數據的具體抓手即為平臺。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以機器、原材料、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以及人之間的網絡互聯為基礎,通過對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傳輸交換、快速計算處理和高級建模分析,實現智能控制、運營優化等生產組織方式變革,這其中包括三大重點部分,即網絡是基礎、數據是核心、安全是保障。數據作為核心,其具體抓手則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圖1: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技術體系

萬億元市場增量 四條主線佈局投資機會——工業互聯網

資料來源:《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中金公司財富研究

工業互聯網本質是數據+模型=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對企業的機器、業務系統、產品模型等過程數據進行廣泛的採集、將採集到的關鍵數據導入到工業化模型以實現業務功能的軟件化,最終為企業提供工業級應用服務,實現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1)廣泛採集數據:包括實體制造中產生的各種數據,來自智能裝備、機器人、機器視覺、傳感器的機器數據、產品數據環境數據等,生產工藝過程和工藝參數,及邊緣計算和軟件系統中的各種數據;2)數字化模型:包括工業機理模型和數字分析模型,前者是基於製造業對自身工業經驗知識進行提煉和封裝,更多的是從業務邏輯原理出發,強調的是因果關係,後者是基於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智能控制結果等,更多的是從數據本身出發,將事物運行規律代碼化,更加強調相關關係。通過工業技術、知識、經驗和方法固化為各類工業級應用,以幫助企業優化生產流程,為產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和使用等全生命週期提供服務,實現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等服務,實現工業互聯網對於製造服務的價值。

工業互聯網最終要通過企業雲服務完成,我們認為工業企業實現真正的互聯網化需要經歷不同層面的五個階段。1)及時發現問題:實現了數據的自由流動滯後,就能夠通過檢測到的異常數據,來及時發現問題;2)預測問題發生:數據分析程度不斷加深,基於設備機理模型和產品數據挖掘,可以開展基於規則的故障診斷、工藝參數優化、設備狀態趨勢預測等單點應用;3)數字化整個產品週期:在局部智能的基礎上集成系統,打通設備、產線、生產和運營系統,實現全局優化;4)產業鏈協同:以數據驅動業務創新能力,實現產品、生產和服務創新,優化跨企業的製造資源配置,打通企業外部價值鏈;5)提供基於公有云的工業互聯網服務:以數據驅動生態運營能力,匯聚協作企業、產品、用戶等產業鏈資源,不斷沉澱、複用、重構和輸出,實現製造行業整體的資源優化配置。

工業互聯網將帶來萬億市場增量,目前尚處於萌芽期

。根據波士頓諮詢測算,德國工業物聯網總體來看提升了工業5%-8%的生產效率,我國2015年製造業增加值達32,504億美元,參照德國經驗保守估算,若我國工業互聯網可以提升5%的生產效率,可帶動GDP增長約1,600億美元。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國物聯網發展白皮書》測算,2014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6,100億元,其中智能製造佔比34%,即為2,074億元人民幣。按照兩者的估算,若假設物聯網中智能製造佔比基本維持不變,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在3000億-5000億人民幣,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

圖2: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技術體系

萬億元市場增量 四條主線佈局投資機會——工業互聯網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中金公司財富研究

投資機會

我們按照硬件、軟件和控制系統梳理了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投資機會。1)先進設備:根據中金測算,2017年全球工業自動化相關設備市場容量約1,157億美元,我們預測全球市場在2017-2025年將以6.6%的CAGR快速增長;其中中國2017年工業自動化相關設備市場容量約3,000億人民幣,我們預計2017-2025年將以8.4%的CAGR快速增長。2)工業軟件:根據IDC數據,國內軟件市場2016年市場空間約856億元,我們預計中國ERP類軟件在2017-2025年將保持8.4%的高速增長。3)雲平臺:根據中金測算,2017年中國雲平臺市場容量約400億人民幣,我們預測中國市場在2017-2025年將以20%的CAGR快速增長。4)物流領域:德勤統計2016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約達2,000億元,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預測,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5%。

報告原文:【股票研究•每週速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