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必須狠抓,但抓的不是成績

前兩天收到一位媽媽的信息,傾訴她的焦慮和不知所措。事情是這樣的,她的孩子也是今年九月份上了一年級。因為擔心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就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機構,輔導語文和數學。每天3點放學不接孩子回家。在補習機構繼續學習,寫作業,做習題,晚上七八點才去接。回家還要完成媽媽額外增加的練習。結果呢,就兩個月,孩子瘦了一大圈,而且脾氣越來越大,最近經常在作業本上不寫作業亂塗亂畫,甚至生氣的去撕書,各種辦法躲避上學。每天早上的上學都是一場家庭戰爭,早餐壓根沒法兒好好吃。第一次考試就墊底了。她很著急,可是也心疼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自從九月份開學以來,不管是在悟空問答還是私信留言,還是其它媽媽群裡,都看到了很多焦慮著急的一年級媽媽。太多的問題都是類似,孩子拼音不會讀,怎麼教都不會,急死人;孩子成績沒考好,剛開始就跟不上怎麼辦啊,孩子不認識字不會讀題目,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快速識字的,孩子字寫的不好,有什麼可以快速提高的方法等等

教育孩子,就是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而我們總是太著急了,太容易著急發脾氣,著急亂投醫。如果我們真的想幫助孩子,讓孩子的一年級真正的成為良好的開端,為未來十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那們,我們最重要的事兒不是盯著孩子的成績,不是給孩子增加學習的壓力。而是要去做好3件事兒。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著急不要生氣

進入一年級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挑戰,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同時,還面臨著學習方式的改變,要正式開始學習知識,要坐下來上課,要熟練掌握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還要寫作業。這些變化擺在孩子面前,只是適應就已經有困難了。

更何況,任何事物的開始,熟悉,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跨越,不是一蹴而就,也鮮少能一步到位。孩子的學習同樣。我們用我們的經驗,我們的能力,我們掌握知識的難以程度去衡量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的孩子,這合適嗎,明明就不符合事物的規律。孩子學的慢,孩子遇到困難,這才是正常現象。我們的孩子就是普通的孩子,不是神童。

不要盯著孩子的成績,而是花精力去培養習慣

在開學前一天晚上,兒子的學校就召集所有一年級新生的家長開了家長會。在會上,從校長都年級組長都強調了一點,在一二年級,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是孩子養成的好習慣。而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最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就是去給孩子培養好習慣。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培養孩子的主動性。不管是學習還是其它,不管是現在小的時候還是將來長大走入社會,主動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內心才是事物發展的關鍵。一個想要好,想要做好一件事兒,最重要的是自我驅動,就是得自己想好,想做好。否則別人再怎麼樣那是外力,作用是有限的。在孩子的學習上同樣如此,從上學開始,家長就得學會放手,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兒,是自己要操心要負責的事兒。

培養時間管理的能力,養成高效的習慣。隨著年級越高,學習壓力越大,不管是作業還是練習也會越來越多。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時,但是還要睡覺還要吃飯,還要保證身體健康,相對充足的睡眠,所剩的時間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學習效率卻可以拉開差距,讓時間變多,讓同樣的時間內產出變得更多。這是一種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要從小培養的,這也是一種習慣,高效的習慣也是從小培養的。時間管理就是時間管理,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專注的做好一件事兒,不拖拉磨蹭等等都是。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預習,複習,做筆記,對於更好的掌握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的時候,知識簡單,可能做不做這些都無所謂。可是要為以後的學習做好準備,奠定好的基礎。就要重視。而且孩子的習慣越小培養越容易。

閱讀的習慣。閱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所有科目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理解。這是一種基礎能力。在小學的成績中並不明顯,或者是閱讀不閱讀的孩子沒啥差異,甚至不閱讀也能考高分。可是到了初中高中知識難度越來越大,對孩子的智力水平要求也會提高。而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而小學沒有養成習慣,到初中高中再來培養就很難了。

關注過程,重在鼓勵

昨天晚上無意中發現孩子的語文書第一頁貼滿了各種字樣的小紅花,還有一些小紅旗,還蓋了幾個小戳。特好奇就問兒子這是啥情況。原來是這樣的:課堂積極回答問題,寫作業認真,上課遵守紀律等等,就可以得到老師的小紅花,多少個小紅花就可以換一個小紅旗。幾個小紅旗可以換一個小戳。多少個戳就可以換期末的一張獎狀。

孩子們都特別積極,期待小紅花,小紅旗,小戳。就會去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完成作業,遵守課堂紀律。

從始至終都沒有提考試成績什麼事,沒有提學習的事兒,卻激勵小朋友做了最重要的事兒,都是對學習有好處的事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抓好過程,結果自然會好。家長也應機智如此。

一年級對孩子來說是人生的新階段,是挑戰,面臨著各種變化,也有各種困難。而對家長來說更是如此,我們要開始面對成績,我們要開始面對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著急考試成績。但切莫忘記,孩子真正需要的幫助和陪伴,是你的方法,是你的鼓勵,而不是你的脾氣,你的冷嘲熱諷,你的指手畫腳,更不是一次次的讓他感受到你覺得他很差。如果你沒有好的方法也沒關係,對於孩子而言你對待他的態度,感受到你無條件的愛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級必須狠抓,但抓的不是成績,而是良好的習慣。從小學到高中,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要想贏的勝利最重要的不在於一時的搶跑,也不在於一時的落後,而是在學習的前幾年養成的那些良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