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文、圖 | Atom


一直以來,有親朋好友來到鄭州,有趣君都會第一時間帶著他們參觀河南博物院。

然而自從河南博物院開始改造施工以來,已經過了很久很久,都沒有再完全開放,始終都是隻開放一樓。

這給有趣君增添了一個巨大的難題:再有朋友來鄭州,帶他們去哪?

終於,有趣君發現了另一家神奇的良心博物館——河南地質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地質博物館門前的大恐龍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走進地質博物館

還沒進門,有趣君就被門口的各種牌匾鎮住了。

好傢伙,這麼多頭銜,看來這裡的內容應該會讓有趣君滿載而歸。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大廳內擠滿了一個旅遊團的大爺大媽

進入大廳,一陣喧鬧,一個大爺大媽旅遊團和有趣君一同到達。

他們說著廣東話,場景有點違和。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第一個展廳——地球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太空中漂泊了不知多少年的隕石

不多廢話,開始逛館。既然是地質博物館,第一個展廳便是地球廳。

首先進入有趣君視線的展品,是幾顆隕石。

說好的地球廳,搞什麼天外之物?一看介紹便解了惑。

地球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大約46億年前,宇宙中各種物質聚集起來逐漸有了較大的質量與體積,形成了一顆行星。再經過很長時間的演化,形成了現在的地球。

所以地球廳先放隕石,沒毛病。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火山噴發原理模型

地球之所以能成為地球,孕育生命,與本身富有的能量密不可分。

地震、火山,就是這種能量最直觀的顯示。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各種具有代表性的岩石

因為組成地球的各種不同物質和不同方式,造就了各種不一樣的岩石和礦物。

河南地質博物館,聽起來像是一個很無聊的博物館,只能讓人聯想起石頭。但其實就是這些石頭,每一個都大有來頭。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孔雀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鐘乳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容易形成鐘乳石的喀斯特地貌

展示的眾多石頭裡,有玲瓏剔透的孔雀石,也有巨大的鐘乳石。

但是這些都還只是前菜,真正堪稱驚豔的石頭,還在後面,有趣君先不劇透。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大爺大媽旅遊團還請了講解員為他們講解

幾件展品看完,有趣君已經對河南地質博物館有了更多的期待。

身後大爺大媽旅遊團的腳步逐漸跟了上來,有趣君便搶先進入了下一個展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恐龍不恐怖,還有點可愛

其實有趣君有點想不通,這裡是地質博物館,為何還有恐龍?

不過這個不重要,因為恐龍化石非常有看頭。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展廳開頭的恐龍蛋化石

進入展廳,手邊便是幾顆恐龍蛋化石。

這些已經石化的恐龍蛋,在岩石中埋藏了N萬年,得見天日。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巨大的恐龍化石

緊接著,沒走幾步,前方的場景瞬間就變得極為震撼。

幾隻比人還高的恐龍化石骨架站在臺階一旁,很是威風。

剛開始的幾隻骨架大約有兩三個人的大小,但是隨著臺階的上升,一隻巨大的恐龍便展現出來了它的全貌。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橫跨大半個展廳的巨大恐龍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這隻巨大的恐龍名叫馬門溪龍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一個腳印都能坐一個人進去

這隻大恐龍帶給有趣君的震撼,不亞於頭頂擦著頭皮飛過一架波音747。

在場的每一位觀眾看到後,都會發出一聲“哇~”。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巨型恐龍脊柱化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化石和人的對比

上面這隻恐龍還不是最大的。

有一截脊柱化石,單是脊柱就比人還粗,可想而知,這恐龍有多大。

不過有趣君能看到的也只有一截脊柱,全貌是看不到了,目測是因為展廳放不下。

在各種資料中,四腳著地、體型巨大的恐龍多為食草動物。而食肉恐龍多為中小體型,兩腳著地。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食肉恐龍化石

這是一隻食肉恐龍化石骨架。至今仍然保留著兇狠、銳利的牙齒。

它的上肢比較短,看起來就像兩隻小短手,略顯可愛。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迷你恐龍化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小型恐龍化石

有大就有小。

恐龍大的能比房子還大,小的卻只有巴掌那麼小。

一隻名叫迷你豫龍的恐龍化石,連名字都要加上“迷你”二字,諸位看官可以拿ipad mini聯想一下它究竟有多小。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孔子鳥化石

很長時間以來,恐龍滅絕、恐龍去哪了,一度是困擾人類的一大難題。

但其實隨著更多化石的發現和研究的深入,已經可以知道,恐龍並未完全滅絕,它們的後代已經進化成了今天的鳥類。

幾隻名叫孔子鳥的化石,便是支持這一說法的證據。

和聲名遠揚的始祖鳥一樣,孔子鳥是在中國發現的恐龍時期的早期鳥類化石。

就是這些生物,在恐龍遭受滅頂之災後,在地球的惡劣環境中生存了下來,進化成了今天的鳥類。

看完這些,有趣君認為,沒事還是多看看博物館,少看“XX未解之謎”。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除了恐龍,還有很多可愛的古生物

恐龍實際上已經算是一種進化非常完善的高等級生物。

在恐龍之前和之後,地球上還出現過很多形態各異的古生物。

它們有的早已從這個星球上消失,有的逐漸進化,成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貓貓狗狗。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古生物展廳的入口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著名的米勒實驗模型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著名的米勒實驗模型

最初的地球全都是岩漿和石頭,連海洋都不是真正的“水”,哪來的活物?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提到地位極其重要的“米勒實驗”。

1953年,芝加哥大學研究生米勒在其導師尤利的指導下,通過一個模擬原始地球大氣環境中閃電過程的試驗裝置,證明了由無機物組合出小分子有機物是可能的。

神奇不神奇?這基本和石頭裡蹦出猴子性質差不多了。

只可惜,這麼一個極其重要的實驗,地質博物館的相關模型已經損壞,不能正常工作。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鸚鵡螺化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早起龜類化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外表有點詭異但很神奇的各種蟲子

最初的生命體積都很小,但是這早期的蟲子,卻無比巨大。

這種看起來應該很小的蟲子,其實體積和有趣君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想到這,雞皮疙瘩已經蓄勢待發。

還是現代的蟲子小小的比較容易接受。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巨型海洋生物化石

隨著海洋的逐漸穩定,水中生物由於可以利用浮力,因此體型會比陸上生物更容易進化得很巨大。

這些水中生物化石嵌在牆上,擁有好幾倍成年人身高的長度。

在那個時期,海洋生物的體積十分巨大,據推測,地球上曾經出現過體長達到38米的巨型生物——新西蘭大魚龍。

但是這種生物至今沒有發現完整骨骼化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各種魚類化石

前面的那些生物,如果不看說明,真的猜不出它們是什麼。

直到看到上圖中這兩件化石,有趣君終於能認出來了——這是魚!

能在一堆千奇百怪古生物中分辨出來這是魚,可真不容易。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植物化石

除了動物,地質博物館中還有很多植物化石。

這塊神似竹葉的植物化石,看起來竟有幾分中國水墨畫的意思。

隨著時間線越來越接近現代,人類也開始出現在展櫃裡。

不過畫面可能引起不適,如果是在晚上觀看,可以蓋住屏幕略過這一段。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南非發現的原始人頭骨化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北京周口店原始人頭骨化石

兩種原始人類頭骨化石出現在這裡,基本就算是古生物時代宣告結束。

既然人類已經登上地球舞臺,那麼後面的故事,就該由河南博物院來訴說了。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博物館中最像珠寶店的

雖說是地質博物館,但是能在這裡展出的,就算是石頭,大多也都不是一般石頭。

好看就不說了,還很貴。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形似外星人的石頭和自然形成的花朵圖案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巨大的石英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顏色鮮豔的特殊礦物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水晶和石英混雜在一起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金礦石

在這些礦物面前,各種珠寶首飾都已經黯然失色。

不管哪一塊,都想摳下來一點帶回家。

尤其是金礦石,表面居然真的有細小的金色物質。

拍完這張照片,有趣君當天晚上就開始做夢在石頭上摳金子了。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孔雀石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詭異藍色的異極礦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粉色的錳方解石

有趣君曾經以為,粉色的岩石是不存在的,直到看到這塊石頭。

包括異極礦、孔雀石……這些顏色奇異的礦物,居然真的在自然界中存在,還是天然的,不可思議。

最驚豔的還要數這個水晶洞。

水晶都不論“塊”了,都論“洞”……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紫色的巨大水晶洞

這塊大石頭有半個人那麼高,外表黑乎乎其貌不揚,但是內部剖開,全都是晶瑩剔透的紫水晶。

有趣君覺得什麼詞彙都形容不了這種震撼。

你們自己去看吧,記得別一時衝動砸櫃子,要是真忍不住,別說是有趣君告訴你的。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河南地質博物館的良心互動

博物館的東西都是死的。

但是有趣君在河南地質博物館,卻感受到了他們的“活”。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一臺AR投影設備,能混合觀眾和恐龍的圖像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3D全息海洋生物投影

在這臺全息投影設備面前,有趣君能看出來這是動畫。

但是在現場,有不少觀眾第一時間就被這畫面所矇蔽。

甚至還有聲音問“他們吃什麼?”可見這臺設備還是相當逼真的。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恐龍化石和顯示屏的完美結合

在一個恐龍化石展示櫃面前,有趣君發現這塊玻璃居然同時還是一塊屏幕。

屏幕中有這隻恐龍的模擬動畫,觀眾還能通過觸摸來與這隻恐龍互動。

可想而知,這對小朋友的吸引度應該是相當高。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展品介紹二維碼

除了這些常規的設備外,有趣君還發現了一種通過手機APP參觀展廳的方式。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手機APP操作步驟

如圖所示,下載河南地質博物館的官方APP,連接無線網後,掃描不同展品的二維碼。就能在手機上看到相關模型、資料。

雖然模型還略顯簡單,但是這種方式,已經相當優秀。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展廳內,一位母親正抱著孩子體驗互動設備,孩子對設備的興趣很高

一座以科普為主的地質博物館,不僅能夠擺脫無聊,滿是看點,還能做到如此優秀的互動,實屬不易。

雖然設備有部分損壞,但瑕不掩瑜,有趣君還是要給河南地質博物館好評。

河南地質博物館,不僅有石頭,還有趣味。

最好的科普,其實就是這樣。

最後,有趣君還在博物館裡發現了很多河南本地特色的地貌模型,優秀的粉絲們,你們能猜到這些分別是哪裡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有趣君~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上億年……就看鄭州這家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