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三十多年前,餘秋雨先生到天柱山,寫下了《寂寞天柱山》一文,文中對天柱山有這樣的描寫:“長長的山道上很難見到人,整個山上都沒有人。山道越走越長,於是寧靜也越來越純。越走越覺得山道修築得非常完好,完好得與這個幾乎無人的世界不相般配。”由此,讓人們感受到了天柱山的寂寞。的確,天柱山曾是一個寂寞的山,寂寞了近千年的歷史名山。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來到安徽省潛山縣境內的天住山,“登禮天柱,號曰南嶽”。隋開皇九年,即公元589年,隋文帝志在南疆,遂移南嶽尊號於湖南省衡山,結束了天柱山躋身五嶽700年的歷史,天柱山從此有了“古南嶽”之稱。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天柱山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曾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志士前來遊覽觀光,他們在飽嘗了天柱山的優美風光後,產生了要把家安在天柱山的想法。詩仙李白在江上路過時,看了看天柱山,便把天柱山選為自己的歸宿地:“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在詩中寫道:“青山祗在古城隅,隅城歸來卜築居。”寫得都是同一種心情。還有王安石、黃庭堅等已把天柱山當成了自己的家,在他們離開天柱山之後,有一種想回家的感覺。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天柱山早已是自己的家了。可見,當時的天柱山是何等的輝煌。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由於歷史的變遷,由於戰火的毀壞……這座名山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於是,天柱山開始寂寞了,這一寂寞就是近千年。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而現如今,從山下有兩條路上山,一條是從東門索道站乘坐纜車上山;一條從南門徒步登山,長長的山道上擠滿了遊人,人們不得不排隊緩慢地前行。在這裡已很難找到《寂寞天柱山》中的那種寧靜和寂寞了。如果餘秋雨先生再來天柱山,也一定會發出天柱山不再寂寞的感嘆。因為,山上到處都是遊人。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天柱峰尖尖的峰頂,就像一個筍尖,被人們稱之為“筍子尖”,深居山區的中心地帶,山峰拔地八百米,奇峭無雙。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讚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凡是到過天柱山的人,一定不會再怕天掉下來了,因為有天柱山頂著。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2006年4月國家郵政局將發行《天柱山》特種郵票,使天柱山榮登“國家名片”,並作為國家形象的一部分向世界傳遞。特種郵票共四枚,首枚就是雄偉神奇的天柱峰。天柱峰是天柱山的主峰,她以海拔1488米絕對高度雄視江淮大地,又以400米的相對高差高出眾山之上。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在天柱山諸多的雄峰中,天柱峰體量不算最大,但諸峰拱衛在她的周圍,使她具有屹然獨尊之勢,成為萬山的當然首領。遊天柱山,在景區20公里外,可以望見主峰。但進入景區後只見諸峰精彩紛呈,應接不暇,卻再也見不到主峰。待高度超過飛來峰登上天池峰或青龍峰後,天柱峰突然出現在眼前。她通體石骨磷磷、油光蠟亮。煙雲在身邊奔湧,白霧將她時隱時顯。峰底“頂天立地”,峰頂“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巨幅石刻題字,恰到好處地點出了她的神韻。她又是那樣沉靜自若,承受著大自然的風雕雨琢,閱盡了人間的蒼桑。面對此景使人心靈震撼,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驚歎當年漢武大帝尊為“南嶽”,確實當之無愧。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安徽有座山使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把這兒當做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