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答題技巧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答題技巧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答題技巧

教師結構化考試是根據教師職位的特徵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採用專門的題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通過考官小組與應考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等方式,評價應考者是否符合教師崗位要求的人才測評方法。結合考試特點,幫助大家合理備考,對結構化考試進行如下分析。

一、作答對象

首先一個層面是“作答對象”,在思維能力的題目中有可能是關於教師的當下熱點、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社會現象等;在人際關係能力的題目中有可能是和同事或領導之間關係處理上;在計劃組織的題目中有可能是組織一次班級活動、交流會、家長會;在溝通能力的題目中有可能是說服同事、彙報工作或公開課等。這些是最淺層次的,考生的回答必須緊緊圍繞“作答對象”來展開,否則就會“滿嘴跑火車,離題已萬里”。

二、作答方式

然後一個層面是“作答方式”,往往和具體題型相對應,它決定我們答題的整體思路。規範的題型包括自我認知、同事協作、組織策劃、職業理解、溝通能力和教育機智。在使用“目標導向法”時,這種劃分就過於複雜了,也是沒必要的,應予合併。可以將同事協作、組織策劃、溝通能力、教育機智合併,成為“綜合分析”題;可以將“職業理解、自我認知”合併,因為本質上這兩類題型,均是考查考生在教師觀、學生觀、教育觀(當然也包括擇業觀)等方面是否具備合適的思維方式,可稱為“職業認知”題。這樣一來,僅分為兩類,可精簡題型,化簡思路,考嚮明確。

三、作答重點

最後一個層面是“作答重點”,答非所問是套路化應答方法的根本問題,因為套路化追求的往往是答題思路“大而全”,而現在命題的發展方向是“小而深”。如教師行為類題目,之前的作答總是從“提出觀點、分析論述、解決問題”這種系統的思路來全面談,而現在則可能單獨就”提出觀點”或單獨就“解決問題”來考查。因此,在提出觀點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再具體一點,進行“矛盾分析”,抓住題目的主次矛盾,僅僅圍繞矛盾來分析、闡述。從真題分析來看,一道題目往往只有一個主要矛盾和少量次要矛盾,如分析到這個層面,基本就能夠找到一個題目要解決的所有問題了。

綜合了以上三個層面分析,我們就明確了,在一道題目中我們要“怎麼答”,“考官要考什麼”和“如何展現給考官他們想要的”這三個問題,而明確這三個問題也就為我們解答題目鋪平了道路。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答題舉例

一、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技巧: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答題思路】

(1)考生能否儘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並在短期內勝任教育教學工作;(2)考生能否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清晰的認識和清楚的規劃;(3)考生能否對本校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 教師結構化面試技巧:學生上課有小動作,老師對學生罰站一節課。對此,你怎麼看?(1)考生對此做法的理解是否正確,能否準確地指出這一做法的問題;(2)考生能否對這一做法進行有理有據地分析;(3)考生能否提出杜絕此種做法再次發生的措施。

中公講師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