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封關運營

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封關運營

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昨日正式封關運營

成都公路口岸 (新址)位於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端龍泉物流中心,總佔地232畝,投資達5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設計年貨物吞吐量40萬標箱

昨日上午,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暨成都海關駐龍泉驛辦事處、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陸運口岸辦事處舉行揭牌儀式,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封關運營,標誌著成都航空、鐵路、公路“三位一體”的口岸服務體系全面建成。成都公路口岸是成都集裝箱公水聯運的中轉中心,是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核心項目,也是成都對外開放的重要物流通道,“成都完善的口岸體系,對改善城市投資環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經濟運行效益,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都具有重要意義。”

現場直擊

封關運營第一單 20分鐘完成報關通關

昨日上午11點10分,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封關運營後迎來第一單——由四川博立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代理的25噸沃爾沃進口汽車零部件順利通關,從通關申請、貨品查驗到卡口通關,全程僅用了20分鐘。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批沃爾沃汽車零部件由3臺大型集裝箱貨車運輸而來。公司報關員舒凡芯介紹說,這批沃爾沃零部件全部由德國進口,由渝新歐班列從德國發出,經阿拉山口運輸至重慶,再由成遂渝高速公路運輸至成都龍泉驛的成都公路口岸進行清關。現場,舒凡芯拿著報關申請單來到海關報關服務大廳,提交報關材料後,然後在海關查驗平臺稍作等待,很快順利完成貨物的查驗,三臺大型集裝箱貨車又駛出口岸,用時大概20分鐘。僅僅還需要10分鐘車程,這3車零部件就運到了沃爾沃工廠裡,投入生產。

報關員舒凡芯介紹說,以前報關起碼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運輸貨物的貨車還需要在龍泉驛停留住宿等;現在新口岸位置非常優越,報關效率也高效,節省了大量的物流、租車、貨物堆放等通關費用成本,也為汽車生產企業降低成本帶來效益。

成都海關駐龍泉驛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成都公路口岸監管主要企業有沃爾沃汽車、一汽豐田、一汽大眾、東風神龍等大型車企及各類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

“海關在龍泉驛的設立,離沃爾沃工廠僅10餘分鐘車程,方便了企業屬地通關,企業也能更直接地與現場關員面對面溝通相關業務問題,提高了通關效率。特別是我們工廠新廠改擴建在即,進出口業務量將會大幅增加,也感謝成都海關為企業著想,為企業服務。”沃爾沃公司關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能通關

進出車輛無須停留 查驗過程僅需幾分鐘

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是四川省政府2010年9月批准建設的二類公路口岸,位於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端龍泉物流中心,距離成都沃爾沃、吉利等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僅僅幾公里的距離,是服務“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已經納入交通運輸部《“十二五”公路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項目建設規劃》,是全市“水、陸、空”三位一體口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省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門戶。

記者瞭解到,成都公路口岸(新址)總佔地232畝,投資達5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設計年貨物吞吐量40萬標箱,無論是硬件規模還是軟件管理,均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如海關通關卡口採取了海關的“全域通”智能系統,進出車輛無須停留就能夠自動識別,而整個海關審批流程採取了無紙信息化處理,查驗過程僅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

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驛區)將充分發揮公路口岸優勢,搶抓“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機遇,主動融入“蓉歐+”發展戰略,加強與長江中上游港口、成都國際鐵路港、國際空港的合作,大力發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努力把成都公路口岸建成一流的陸路口岸、建成“一帶一路”上的新亮點。(記者 張渝 攝影 謝明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