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大家拿自己與巴菲特各個年齡時的財富水平比一下,看差距如何?論財富,你相當於幾歲的巴菲特?

自己實際幾歲? 13歲:5000美元 (以下單位都是美元) 19歲:1萬 21歲:2萬 26歲:14萬 30歲:100萬 35歲:700萬 39歲:2500萬 44歲:1900萬(回撤了!) 47歲:6700萬 52歲:3.76億 56歲:14億 59歲:38億 66歲:170億 72歲:360億 83歲:585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股神巴菲特是如何從5000美元賺到585億美元的。讓我們多角度去了解下這位財富帝國的締造者,奧馬哈先知--沃倫-巴菲特。

11歲第一次炒股,26歲成了合夥公司

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鍾情於股票和數字遠超家族中任何人。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他五歲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後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

1941年,日本轟炸珍珠港同一年,巴菲特買入人生第一隻股票;1946年,16歲掘金彈子機防止在理髮店,按小時收費,和店老闆五五分成;1956年,26歲成立巴菲特合夥公司;1969年,39歲在經濟危機前解散合夥公司,早已躋身千萬富翁。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芭菲特在20歲師從格雷厄姆,本傑明-格雷厄姆是美國經濟學及和投資思想家,為“現代證券分析之父”、價值投資理論奠基人。他不僅是巴菲特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院的研究生導師,而且被股神摩拜為其一生的“精神導師”。

投資是一場人性的博弈,面對著真金白銀的投入,人們總會深思熟慮、理性決策,但實際情況真能如此嗎?

為什麼許多人常常發現自己手裡,好票拿不住,爛票一大把?

為什麼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本市場,人們總感覺患得患失,無所適從?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師們,在資本市場中會馬失前蹄?

高手和“傻瓜”相提並論,似平不可思議,相互矛盾。

美國有部電影叫《阿甘正傳》,描寫一位有點憨傻的男人在現實世界中總是取勝的故事。故事雖有一些荒誕,但它向我們說明,在這個人人都聰明的世界上,智性並不一定總能取勝,而混飩的思維反而高出一籌。從這個意義上說,炒股高手並不是真正的“傻瓜”,而是超越了一般的智性層面,昇華為更高級的混沌層面的智慧者而已。

在股市炒作中,化智性為混沌,實際上就是把認識股市和認識人性的各種繁雜的智性,轉化成更高一級的真理,把握相對中的絕對,有限中的無限,有條件中的無條件。被轉化成混沌的智性,往往更靠理性的整體性直覺,和對股市的“醒悟”來認識股市的。它是一種更直觀,更整體性的智慧,超越了普通股民的智性,因而,總能使自己對股市的認識和判斷能力,超過普通投資者。

說起高手的混沌和“醒悟”,其實並不是什麼玄妙、神秘的東西,更不是迷信或高不可攀的思維狀態。我們知道,藝術家的頓悟、科學家的靈感,以及哲學、宗教經驗中,都有這樣的體驗,雖說名稱各不相同,但其機理是一致的。都能從具體、有形、無序的客觀現實裡面,直接抽出其根本的筋脈,直達事物的內核。

股市中有“搏傻”一說。股市與賭場的區別在於,後者全憑運氣和膽量,而前者基於理性分析。但股市畢竟也有投機的一面,在具有一定投機性質的股市裡,有時全憑理性分析也是不全面的。百分之百地依據理性分析,有時會抑制自己的靈感,而這種靈感常常又是從理性分析中得來的。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事實就是如此。因為理性會有多個不同的層面,有些層面會滋長著正確的靈感,而另一些層面又會抑制它。因此,過於理性,會使投資者在市場中畏手畏腳,裹足不前,對靈感都會左顧右盼,以至喪失機會。所謂“搏傻”,其實並不是盲目地下單,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它恰恰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的行為,是對理性的一種肯定和超越,因為如果只有理性,就永遠不會行動,股市是有風險的,理性就會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能買。因此,從這個意義說,搏殺是理性付之實施的有效外延。他們之間並不矛盾。搏傻並不傻。

所以股市高手的“傻”並不是無知懵懂的傻,而是基於理性的混沌思維的行動方式。

對股指底部和頂部的判斷,以及各種形態的平臺整理後突破的方向,技術指標是真是假,技術圖形是可靠還是騙錢,傳聞消息和信息可能蘊藏的含義,管理層可能出臺的調控政策,主力操作的意願等等,很多都似是而非,似有似無,對於這麼多因素構成的綜合作用的判斷,僅憑理性分析還是不夠的,往往在關鍵的方向取捨上,還要依靠整個腦力系統混沌運行所產生的直觀或頓悟,用新一層的境界超越一般智性,在股市中,這類高手是少數、但這個境界應是每一個投資者追求的目標之所在。

搏傻的前提是,市場上還有大量比你更傻的人買你的股票。因此搏傻並不拘泥於某一種具體的操作方法,有時股價越升越去“傻”買;有時又是越跌越買;有時是越升越賣,有時是越跌越賣。其關鍵還是抓住了市場的本質。比如有時為什麼要越升越買呢?因為有時可能會有新的炒股思路在股市中出現了,並還未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識,因此其上漲前途是有潛力的。有時又為什麼要越跌越買呢?因為可能判斷出底部近在眼前或主力砸盤吸貨的質。與此相反,也可類推。因此搏傻並不是盲目,而是基於理性分析的勇敢行為。高手也是勇敢的。


下面為大家分享股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得指標——均線

理論:

均線作為衡量主力成本重要的參照指標,起到測試壓力和支撐的作用。當作為趨勢判斷的時候,週期越長、越有效。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當均線形成多頭排列後,短期均線(5日均線)才是作為持股的依據。但是並不是真正的買賣點。為什麼很多熟悉並且號稱均線為王的人,會使用很多副圖指標輔助均線來選擇入場?就是因為均線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買賣依據。

均線和k線在重要的點位的融合,將是重要的趨勢、買賣判斷。

5日均線金叉10日均線不一定就是買點,5日線死叉10日線也不一定就是賣點!趨勢並不代表原來的趨勢馬上得到改變。資金的力量會改變即將發生的趨勢的。

均線具有黏合、發散、牽引、拐點的特徵。很多大趨勢都是從均線長期粘合開始的。當價格跌破一個重要的均線後,理論上來說,遲早會反抽到這個均線附近的。雖然均線價位已經下降。

其次,均線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你執行鐵的紀律的。換句話說,在一個均線附近買入的品種,當有效跌破這根均線後,這根均線就是你止損之處。


使用方法:

1 . 上多下空

均線的第一種的用法是上多下空,當K線上穿均線時開多,當K線下穿均線時開空。這是均線最基本的用法,同樣也是基本不賺錢的用法。如果你還在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實盤操作的話,那就要當心啦。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2 . 上多下空的進階(均線+結構)

交易經驗比較豐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單根K線突破均線是非常不穩定的,往往很多時候只是假突破,並且在均線的運用中我們重點看的是均線的角度而不是均線是否被突破,所以可見第一種方法並不靠譜。

那該怎麼辦呢?只看均線不靠譜那我們就加上結構試試!什麼是結構?結構就是N型,N型是所有形態的分解,他可以組成所有的反轉形態。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我們看下均線+結構的結合運用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相比第一種單純用單K突破均線就買入進場的方法,均線+結構雙突破的方法可以過濾很多假突破的情況,適當提高勝率,但是總體來說仍然不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你有不錯的基本面選股基礎,那可能可以靠這個賺錢。但如果你只是技術面炒股,那賺錢仍然很難。


3 . 回踩均線買入法

前兩種方法做的都是趨勢的拐點,而第三種方法做的是趨勢成型之後回撤結束趨勢重啟時入場,相對來說這種方法做的人應該最多,但是由於沒有止損觀念和入場時機選擇不恰當,用這方法賺錢的人也只是少數。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均線的使用方法大致可以歸為以上三種,但是真正能夠穩定盈利的辦法並不是這其中之一,而是這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而如何運用,這是一個大課題,誠如上篇文章有一個留言所說,“均線理論非常綜合,不把技術都懂了很難入門”。

股價向上突破均線

在股市中,移動平均線代表了在這一交易時段內的平均持有成本。例如10日移動平均線則反映了近10個交易日內的平均持有成本,因此如果股價向上突破了10日移動平均線,則說明股價在未來將要上漲,因此投資者可以選擇適當買入股票。

如下圖1所示為山煤國際周K線圖。圖中的移動平均線為20周移動平均線,屬於中短期移動平均線類型,因此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中短期走勢。股價在4.30元時達到最低,此後便小幅上揚,成交量也逐漸增多。在箭頭指向的位置,一根陽線向上突破了20周移動平均線,儘管K線的實體較小,但是此時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一旦股價向上穿越20周移動平均線,就標誌著未來很有可能將繼續上揚。儘管K線實體較小,但是成交量卻出現了明顯地增多,說明有雄厚的資金支持股價向上穿越移動平均線。此後股價便一路高漲,直至31.40元。因此在移動平均線剛剛被穿越時,是非常好的一個買入點。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如圖2所示為國農科技周K線圖。在此張圖中,選用的移動平均線為5周移動平均線,它更加側重於短期走勢的體現。從圖上也可以看到5周移動平均線始終貼近股價運行,因為它相對於20日移動平均線來說更加靈敏,因此滯後性也較小,股價有什麼變化,它都可以及時地體現出來。

股價在2.60元走出新低,而在下一個交易周,一根陽線穿越了5周移動平均線。由於5周移動平均線滯後性較小,因此所發出的買入時機也相對較早。但是這不影響買入信號的準確性,因為在股價向上穿越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也出現了增多的跡象,這也說明有資金來支持股價向上不斷攀升。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股價重回移動平均線

該形態是指,股價曾經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不過漲幅不大,此後移動平均線繼續向上運行,但是股價又小幅地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不久再次衝高到移動平均線上方,這就說明多頭將開始真正地向上拉昇,此時就是投資者的一個良好的買入時機。

如圖3所示為武漢塑料日K線圖。股價從7.61元開始上揚,此後不久便向上穿越了5日移動平均線。此後股價始終沿著5日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但是在箭頭指向的位置,股價先是向下小幅跌破了5日移動平均線,此後股價並沒有快速下行,而是在後兩個交易日便開始重新回到5日移動平均線之上,這說明多頭依然控制著整個市場,此時是一個良好的買入點。此後股價將快速上行,這是此前股價上漲時所不能比的。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如圖4所示為開元投資60分鐘K線圖。該K線圖的時間週期為小時,主要體現短期走勢。而圖中選的移動平均線的週期為20週期,因此又兼顧了中期走勢。股價從5元開始上行,成交量也有小幅增長。在圖中箭頭指向的位置,一根陰線向下突破了20週期移動平均線。但是股價並沒有隨即開始大幅下跌,而是在下一個交易日時就出現了重新迴歸均線之上的形態,而且成交量也配合增多,此後股價便開始大規模地上行,而且上漲的速度和幅度都極快。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股價受到均線支撐

眾所周知,移動平均線對股價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因此當股價從上向下跌落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往往不會輕而易舉地向下突破均線,只要股價不能向下突破,而受到均線的支撐開始轉入向上的行情時,投資者就可以買入股票。

如圖5所示為生意寶周K線圖。股價從8.31元開始上行,20週期移動平均線也相繼調頭向上運行。成交量伴隨著股價的上升也逐漸增多,說明多頭有能力穩步地向上推升股價。在橢圓形標註的位置,股價曾經向下跌落,K線圖上出現了一根大陰線,但是股價並沒有跌破20日移動平均線,而是受到了均線的有力支撐而繼續上行。不僅如此,20週期移動平均線始終保持向上運行的方向,絲毫沒有調頭向下的走勢跡象,因此股民可以在此時放心大膽地購買股票。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如圖6所示為雙良節能日K線圖。圖中的K線時間週期為日,這主要體現中短期走勢,而圖中選用的移動平均線週期為120日,因此又兼顧了長期走勢行情。股價從3.87元開始上漲,這時中途出現了明顯的回調行情,在回調時成交量明顯萎縮,這也意味著股價並沒有開始反轉。當股價運行到圖中橢圓形標註的位置時,受到120日移動平均線的支撐而開始繼續上揚,而且在此時成交量再次增多,說明多頭將繼續推升股價,因此這是市場給投資者的一個買入時機。

股市中大道至簡的暴利思維:當你窮的時候,不如試試“笨”方法




價值連城的炒股哲學

我做過短線,中線,長線,其實許多都是被動的,比如感覺短線收益高。抓住一個連續2。3天漲停板的股票。一年收益就超過巴菲特一年的30%。誘惑是相當的大,但如果判斷失誤,被套了,就自我安慰做長線,安慰自己長期持有,做"價值投資"結果就是長期被套,長期損失。

其實做短線也可以,只是一定要設置止損,比如跌破5%個點,不管任何理由,都必須賣,做到大賺小賠。但有幾個人能被套5%的時候會賣呢?許多人都捨不得,都會想著明天還會漲回去.結果.....

如果是做中線,那完全可以不在乎近期的漲跌波動。買點到了,買進,賣點到了,賣出,然後空倉,等待下一次機會。長線我是不做的。中國的企業大部分不適合長期持有,長期持有,結果就是長期痛苦,中國目前還出不了像吉利,可口可樂等世界級的企業。

我現在的思路很簡單,做中線波段,比如20%的收益吃到了,然後就空倉,躲避回調或者下跌的風險,等待下一次機會,再吃20%的利潤,有時候,可能一年就2,3次這樣的機會。可是,要知道,巴菲特近50年的投資生涯,平均下來,也只是一年一次機會,每次29%的收益而已.我給自己定的每年2,3次目標,其實已經很高了。

打個比方,10萬元,如果我每年能做到3次20%的收益。只要10年,我就是億萬富豪了。這個顯然不太現實,要做到這點,買點要正確,空倉要正確。知道什麼時候買進,什麼時候賣出。而且千萬不能碰到地雷股票,所謂的地雷股票就是買了後,連續N個跌停,那樣前面的利潤就白完了,所以股票賺錢其實很難很難。

每次20%的收益,躲過每次下跌風險,然後第二個20%的收益,這就是成功,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的做。

交易本身是極其簡單的,等待信號——進場——出局,再等信號——進場——出局。只是個不斷重複的一個過程。

導致很多做了很久的交易者或學習了很久的交易者,還是不能做到穩定的原因,是主觀意識的複雜,使得交易複雜。很多交易者都在試圖控制市場,或是分析市場,讓市場走勢跟自己的主觀意願相符合,或是與自己的分析相符合。越是想要了解市場和控制趨勢,越會陷入混亂的泥潭的,造成主觀交易、情緒化交易、逆勢交易甚至是重倉交易。

可能最後的結果別說是穩定的獲利,就是保住本金都很困難。虧損甚至是爆倉不斷消耗你的資金甚至是理性的狀態。

其實交易本身並不需要動腦,更不要複雜的分析和預測,就像是機場等行李箱,是你的箱子你順手提起來就行了,不需要做一堆的分析和討論,別人的箱子也不是你要關心的,別人箱子裡的東西更不要你去做推理和判斷。唯一需要的,只是有一點耐心就行了,等待有自己標記的箱子的到來,然後提起來,打開。裡面可能裝著5千美金,也可能裝著1萬美金,是多少就拿多少就行了。別人的箱子裡哪怕裝著100萬、1000萬美金,那個不是你需要關心的。給你一個1千萬美金的箱子,沒準你提不動,還會把自己小命給捲進去。

交易不需要動腦,更不要你複雜的分析和判斷,我們制定系統的目的就是使得操作簡單化,等待那些穩定又熟悉的信號,僅此而已。更沒有必要把交易神秘化,妖魔化。沒有什麼玄之又玄的東西,更沒有什麼神奇不可掌握的神秘秘籍。交易,只是一門簡單的技藝,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在這個滿地黃金的投資市場裡,只要你願意只拿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那麼你可以永久的拿下去。足夠你生活富足,一生無憂。不要去想著創造什麼傳奇,超越什麼大師,做投資界的英雄之類的。英雄是死了很多人,活下來那麼一兩個。那種小概率大風險事件,不是我們交易者要做的。我們只是穩定的投資人而已,不是大師,不是英雄更不是什麼神話。我們只是做好了我們做的交易這件事情本身,希望大家更能注重交易本身,迴歸到做事情的基本心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