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中小學校長公開手機號了

9月29日,新任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校長的鄭幫記,在一年級新生家長會上,向1000多名家長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現場一片譁然——老師們很驚訝,家長們則很興奮,不少家長髮朋友圈講述這件“稀奇事”。

鄭幫記說,公開手機號前,他已經準備好接受家長們的電話“轟炸”。讓他驚訝的是,近一個月過去,至今他只接到過一位家長的電話,內容是投訴某位老師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妥。後經過溝通,此事得到妥當處理。

據瞭解,像鄭幫記這樣公開手機號的中小學校長,在武漢還有一些。他們為何這樣做?有何利弊?楚天都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這位校長更大膽手機

號碼牌立校門口三年

武漢市新河街學校門口,立著一塊顯眼的電話號碼牌,上面是該校小學部、中學部的辦公電話和校長的手機號。

2015年10月,祝正洲到該校當校長後不久,就立起了這塊號碼牌。他還向家長們聲明,他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歡迎撥打。“如今公開號碼三年了,給我打電話的家長沒有想象中多,晚上10點以後找我的更少。”祝正洲說。家長們都很體諒他,打來電話的,幾乎都是遇到了確實難以解決的事,尤其是孩子的上學問題,所以他接家長來電的高峰期,是每年7月至9月。

今年8月一個晚上9點多鐘,一位家長給祝正洲打電話,他忘了拿入學通知書,沒法給孩子辦入學手續,非常著急。當時正是暑假,很多老師還在休假,辦事的人不好找,祝正洲打了很多電話,等事情安排妥當,已經快11點鐘了。

也有家長給祝正洲提建議,或反映一些“小事”。曾經有位低年級學生的家長打電話反映,她的孩子在學校吃不飽午餐,班主任也不管。祝正洲覺得其中可能存在誤會,勸說這位家長再仔細問問孩子。果然,她的孩子在學校沒吃飽,但不好意思跟老師說,回家後家長第一次問的時候,回答有些含糊其辭,因此造成誤會。“我的感覺是,在校門前公佈手機號,拉近了學校和家長的距離,增強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感。”祝正洲說。

不是主動攬麻煩

校長提前介入能緩解矛盾

在武漢,公開手機號的中小學校長還有不少。

今年暑假前,楊園學校校長傅文科也在校門口公佈了自己的手機號。他接到的第一個家長來電,是諮詢孩子入學要準備什麼材料、如何辦手續。如今,他已經向家長們回答過關於入學範圍、特色校本課程、學校食堂菜譜等問題。

武昌區新河街小學校長夏豔蓉,於今年9月公佈手機號時,心裡十分忐忑:她擔心家長們都來投訴班主任,會給班主任們帶來壓力。然而一個月過去,她發現這種擔心完全多餘,沒有家長故意“找茬”。“如果班級真有問題,家長需要投訴,即便沒有我的手機號,他們也會來學校反映。現在我的手機號公開了,他們可以隨時跟我溝通,有誤會我可以及時化解,有矛盾我可以早點介入。”她說。“校長公佈手機號,可以有效化解家校矛盾,對學校的日常工作也能形成監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校長說。他所在的學校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一名學生上課違反紀律,老師推了學生一下,導致學生摔倒受傷。老師讓學生對家長說是自己摔傷的,家長得知實情後非常生氣,給校長打電話投訴。“我調查發現屬實後,首先批評教育老師,之後又帶著老師上門慰問看望受傷學生。針對家長提出讓孩子轉班的訴求,我多次與家長溝通,說明當事老師已經認識到錯誤,勸說孩子不要轉班。之後,學校以此事為契機,在全校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家長對這件事的處理比較滿意。”這位校長說。“校長公開手機號,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有些事情,普通老師確實不清楚,容易引起家長誤會。”鄭幫記表示。比如,曾有家長向他反映班額過大,於是他兩次約這位家長見面,介紹光谷片區生源急速增長的現狀、學校在大班額情況下保證教學質量的舉措等,取得了對方諒解。

教育環境在變好

更多校長樂意公開手機號

三年前,祝正洲公開手機號的時候,有朋友對他說,這樣做可能對其他學校的校長和繼任校長帶來壓力。祝正洲回答,教育部門本來就要求校長公開電話,只是沒有限定範圍,他的做法算不上“標新立異”。

如今三年過去,武漢公開手機號的中小學校長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信任家長,真誠地與他們溝通,進而贏得他們的信任。”武昌區中山路小學副校長沈青說。校長公開手機號,只是加強家校溝通的方式之一,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形成更廣泛更深入的家校溝通機制。該校不僅公佈了校長的手機號,每個行政管理人員也都在相應的年級QQ群內,家長有問題可以隨時反映。去年她就接到過家長的電話,反映學校將科學課安排在下午第三節課影響正常放學,後來經過協調,學校調整了科學課時間。

記者瞭解到,光谷一小邀請家委會成員參加學校月度總結會,請家長們對學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江夏區金口小學出臺了《家長駐校辦公制度》,每天都有家長代表到學校“上班”,他們有專門的辦公室,可隨堂聽課、同吃學生午餐、觀摩課內外教學活動等,還能及時向學校反饋意見。

相關制度的完善,也給了校長們更多底氣。“近些年,光谷生源呈爆炸式增長,以前每到招生季,找校長託關係的人很多。前幾年我在光谷二小做校長時,每到招生季只能關機;後來招生政策規範,一切按政策來,從去年開始,我不用關機了,可以安心跟家長們交流。”鄭幫記說。

祝正洲更認為,新河街學校門口的電話號碼牌,成了該校的一塊“廣告牌”。“經過的人看到它,可能會想到,這所學校蠻實在,更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祝正洲笑著說。近三年來,該校小學部生源翻了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