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享年 94 歲,「武俠」一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江湖從此無所寄,故人憾事再難續。

金庸去世享年 94 歲,「武俠」一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金庸先生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號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讚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金庸去世享年 94 歲,「武俠」一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金庸先生自1955年起筆書寫武俠至72年封筆,用17年間寫就長短作品共15部。但這靠著十五部作品,就足以使金庸技壓群雄,在60年代新派武俠小說創作高峰時期四百多人的創作隊伍的萬餘計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躍為“武林至尊”,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開創革新者與通俗文學的里程碑式人物。

評價金庸就不得不提及金庸的作品。金庸的作品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嚴家炎先生將金庸的影響總結為一種“奇異的閱讀現象”。即持續時間長,覆蓋地域廣,讀者文化跨度大,超越政治思想分野。在中外的文學史,至今恐怕也能再找出一位擁有如此廣泛讀者群的作者。

那麼又是什麼造就了金庸作品如此獨特的影響力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這一問題。一是金庸在依靠著武俠創作逐漸走上“武林盟主”的過程中,不斷對武俠小說進行革新改造。二是作為一代小說巨匠,文學大師,金庸的筆完美的書寫了他的才華胸襟,以致他的作品容雅俗為一體。

金庸對武俠小說的革新曾被嚴家炎教授讚譽為“一場文學革命”,曾引起廣泛爭議。我們且不論金庸的革新是否稱得上為“文學革命”,但論之為“武俠革命”應算貼切。作為新派武俠的領軍人物,金庸博採眾家之長,廣納各樣文化。

金庸的革新中首先值得提及的是觀念的革新,金庸融現代精神於武俠作品之中。他對傳統武俠作品的一些觀念進行改造,雖然仍寫古代的題材,但浸潤著現代的精神。比如弘揚個性解放,其中充滿了現代的,民主自由的觀念。在《神鵰俠侶》一書中,楊過在封建禮教束縛最為嚴重的南宋與自己的老師同時也是自己的長輩----“姑姑”小龍女毅然走到一起,這在今天都是很少人難以做到的。千夫所指,寧死不回,從情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愛情確是感天動地,無比真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作為豈不是人性解放的前驅,自由平等的啟蒙嗎?

後人評蘇東坡,讚揚其拓寬了詞境以致“無事不可入”,同樣金庸先生對武俠小說的另一大革新在於拓寬了小說的內容:尤其是融入了中國具有各種豐富底蘊的文化。儒釋道宗,文史哲禪,無一不通;琴棋書畫,酒茶食居,無一不備。這在以往的武俠小說中是很罕見的。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