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給有錢人玩的嗎?

以前,我們看見賣保險的人都要繞路走,生怕被忽悠,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不想浪費錢。

在中國,每分鐘都有人確診癌症,乳腺癌、子宮頸癌、胃癌等惡疾對人們生活質量有極大威脅。我們這代人,上有老下有少,在有能力的時候,給自己和家人買份安全感尤為重要。

尤其是女性當了媽媽之後,生怕自己身體出個什麼毛病,不能好好照顧孩子。

保險是給有錢人玩的嗎?

很多人都說,保險其實是給有錢人玩的,窮人買不起。

我只想說,真正的有錢人,恰恰不需要保險,因為治病的錢對於他們而言,只算冰山一角,造不成負擔。

而窮人甚至是普通家庭則不一樣,一場大病可以讓一箇中產家庭多年築起的城牆瞬間倒下。

也有人認為保險是和彩票一樣的概率,不發生疾病或意外,錢等於打水漂了。

普通人每年在車禍中死亡或在車禍中重傷的概率也就是差不多0.05%,而一份50w左右保額的意外險一年要花多少錢你知道嗎?

那麼,究竟要不要為一個小概率事件而花錢呢?

二十年前,大家可以說是談動手術色變,現在的手術就像感冒發燒一樣頻繁發生。手術住院似乎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了...

換回生活中就是:這份保險,你是買還是不買呢?

其實,對於保險乃至保險公司,大多數人的怨氣依然非常大,每次接到保險推銷員的電話都會不耐煩地直接掛掉,對於家裡做保險的遠方親戚,也都是避而遠之。

保險是給有錢人玩的嗎?

曾經看過不少的這樣的社會新聞:

某個男子,30出頭,孩子剛剛出生,突遇車禍變成植物人。本人鉅額的治療費用,孩子出生後新的支出,房貸……這些重擔突然就壓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

一個年輕人,數日加班工作後,過勞死死亡。這對於這位前輩的父母,精神上的打擊固然最重,但理性地從經濟角度來分析,培養她的投入和未來損失的收入,何嘗不是巨大的損失。

保險是給有錢人玩的嗎?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整個社會系統,增加保險這一的保障,能夠減少意外事故帶來的傷害。


保險配置的五大原則

1

先保障後理財

保險公司投資風格穩健,理財收益一般很低,而且流動性非常不好,往往前幾年退保會損失慘重。即便是兼顧保障和理財的保險產品,性價比也很低。

2

先大人後小孩

這是很多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小孩出生就一定要給他最好的。

其實父母才是寶貝最大的保障,父母自身保障足夠的情況下再考慮給小孩配置保險,其實也相當於給小孩上了雙重保障。

比如家庭的保費支出主要都集中在爸爸身上,在給爸爸配好全面的豪華套餐後,才給自己寶貝買了保。

3

先保額後期限

大多數人的保費預算都是有限的。在保費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將保額做高,然後再考慮保障期限,等日後經濟寬裕了,再考慮加保。

4

按需購買、量力而行

我們提倡每個人都應該配置保險,但我們反對過度購買。

買保險應該要量力而行,按需購買。

經濟條件寬裕的,可以全面配置,經濟條件緊張的,可以先從幾百元一年的意外險、醫療險開始配置,再逐步增加。

一般我們建議每年保費支出只佔年收入的5%—15%就可以了。

最怕的就是那些同志買了一堆沒有保障或者保障很少的理財型保險,卻以為自己買了一身金鐘罩,打不死,到處去抓恐怖分子。

5

儘早購買

年紀越大,保費越貴,更悲劇的是年紀大了疾病發生概率越大,可能導致投保不了或者被加保費。

小編身邊就有幾位同齡朋友(30歲不到)曾經由於小手術住院而被拒保或者被提高保費。

所以,在不幸降臨之前,都不要以為自己很健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