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鄉情,夢系徐舍……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故鄉

我們在城市漂泊

追逐著詩與夢想

故鄉是一生不羈的牽絆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枯藤老樹昏鴉

雞啼犬吠蟬鳴

鄉音是一首樸實的歌

歌頌夕陽西下的殷紅

吟詠舉頭望明月的惆悵

唱出和城市不同的韻律

讓你一生也聽不夠 聽不厭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雪蓑鐘聲

看不盡西氿帆影點點

美不夠洴浰雪蓑輕舟

多少人半身蓑笠忘寒暑

來聽一聽雪蓑禪寺的鐘聲

悠揚而遙遠

讓負重太多的靈魂

可以輕裝前行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霧斂朝天雨腳殘,青山獻出舊峰巒…

徐舍鎮西南的一座山,它有著一個讓人浮想翩翩的名字——煙山。據說,古時候,煙山山頂終年煙霧縹緲,紫氣氤氳,所以稱為煙山,又稱紫雲山。而煙山的來歷,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傳說姜太公封神後雲遊經過,發現有條烏魚精在作怪,把這裡變成澤國,他就把烏魚精釣了上來,扔進了大油鍋裡炸。烏魚精一個打挺把油鍋弄翻了,向北面逃,姜太公撿起地上的鍋子,把烏魚精扣在了裡面。從此這裡變成了魚米之鄉。後世就將姜太公坐的石頭稱為姜太公釣魚石。油鍋打翻,火一騰起來,人們就看到山上煙霧繚繞,所以稱之為煙山。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鯨 ● 塘

城市裡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年味卻是越來越淡

要說熱鬧 還要數故鄉的鯨塘獅舞

迎新納瑞青獅舞 歡聲浪卷鍾靈地

豐收喜慶逢年過節

村村鑼鼓響處處獅子舞

濃濃的年味就有了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徐舍老街裡的“豫和泰”

在時光的斑駁中,在幽深古巷裡,徐舍有一個藏著古風味十足的“豫和泰”。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徐舍小酥糖創建於1860年前,曾經作為貢品敬獻宮廷,在民間更是廣泛流傳。原料選用黑白芝麻、白如魚牙的上等糯米、半山區出產的籽粒飽滿的紅筋大麥、綿白糖、精白麵粉、麥芽糖等,製作工具有擀筒、滾杆、酥糖板、刮板、竹篩、炒鍋、木桶等,以手作為主。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成品小酥糖包裝成火柴盒般大小,小心翼翼地打開白杏連紙,一股淡雅的芝麻香撲面而來,是兩顆淺木色的小方塊,就著可食用的糯米紙輕輕咬一口,薄如蟬翼的糯米紙最先在嘴裡溶化開來,接著是骨架鬆軟、口感綿密的小酥糖漾開淡淡的清甜,再咀嚼兩下,整塊酥糖在瞬間就幻化成香酥的背影,只留下濃濃的芝麻味讓你回味良久。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徐舍的花田

You Are My Sunshine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徐舍鎮北部的美棲村,是一個擇花海而居的村莊。就如海德格爾說的“充滿勞頓,但人詩意地,棲居在這大地上”。

美棲居住的大多是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宗澤的後人,所以這裡的大部分村民姓宗。宗澤後人遷居至此,並建立了“宗氏桂林祠”,祠內植有多株桂花樹,桂花又名木樨,美棲一名也由此而來。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而說起美棲花田,這原是一片佔地150多畝、閒置多年的荒地,在地方政府、美棲村的齊心努力下,荒地變良田,荒涼變美境,這片花田已然是美棲村人的夢田。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文東花田,它是美棲花田的姐妹篇,同樣是荒地改造,文東花園的深處,也藏著一片小型的百草園,有白色醉蝶花、金色向日葵、淡粉波斯菊、紫色千日紫...還有許多無名小花,繁星一般撒在大地上。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徐舍是農業大鎮,

每年的九月,是屬於金色與收穫的。

浸潤陽光的土地,

遼闊壯美的稻田,

忙碌樸實的面龐,

都在靜靜訴說田間的故事。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走過許多地方的路

看過許多次數的雲

依然想回到西氿明珠--徐舍

去走一走童年的青石板橋

去雪蓑禪寺聽一聽悠揚的鐘聲

去鯨塘看一場獅舞表演

去嘗一嘗甜美的酥糖

慰藉思鄉的情念

乡音乡情,梦系徐舍……

整理自鮮美徐舍 陽羨茶館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