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 安丘县衙

安丘几次因避讳而改名的历史背景

文 / 曹耀华

历史上安丘曾多次改名,如王莽新朝刻意“创新”,“改置万国”,将安丘改为“诛郅”,莽败复为安丘;隋开皇十六年改称牟山,大业二年再复为安丘;唐肃宗乾元二年改称辅唐,后梁开平元年,复为安丘;后唐再称辅唐,后晋时又改为胶西,至宋开宝四年方复置安丘。这里仅说说几次因避讳引起的改名的历史背景。

所谓避讳,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但广义上的避讳又可分为敬讳、憎讳和忌讳三种情况。由于礼制或习俗的规定、约束,而不敢直呼尊长名字,以至音同之字,这是敬讳;出于厌恶、憎恨心理而不愿其姓名、物称与仇家相同,即是憎讳;而出于迷信畏忌心理而讳用不吉利字眼或音节的,是为忌讳,与安丘改名有关的是前两种情况。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董家庄汉墓壁画

首先遇到麻烦的是安丘的“安”字。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于唐玄宗末年叛乱,僭称帝号。唐肃宗即位,以安禄山乃国仇,恶闻其姓,这就是所谓“憎讳”,史学家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称之为“恶意避讳”。唐肃宗至德一年和至德二年,陆续“……改安化门为达礼门,安上门为先天门,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唐会要》卷八十六)当然不仅仅是京都的几个门、坊之名,且涉及到带安字的郡县改名达数十处之多。

当时郡县改名的方法有:1、以宁代安,如改保安县为保宁,安海县为宁海,军安县为军宁。2、以保代安,如改安定郡为保定,安静县为保静,安城县为保城,安京县为保京。3、直接改称,如改安化郡为顺化、安康郡为汉阴、咸安郡为蓬山、万安郡为万全、安城郡为嶺方、安乐郡为常乐、始安郡为建陵、安邑县为虞邑、尚安县为万全、同安县为桐城、绥安县为广德、唐安县为唐兴、洊安县为洊水、宝安县为东莞、遂安县为晋康、安南县为镇南、齐安县为恩平、安昌县为义昌、始安县为临桂、兴安县为理定、安仁县为容山、安义县为永业、崇安县为崇平、安远县为柔远、安定州为宜定,等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安丘的改名也就不足怪了,“乾元二年,刺史殷仲卿奏请(安丘)治于故昌安城,因改为辅唐。”(《旧唐书·地理志》)大多数郡县的改名还保留了原名中的其中一字,但安丘却直接另取新名——辅唐,应是“辅佐唐朝”之义,这样看上去就更加态度鲜明,其他地方与此相类的有安边郡改为兴唐,同安郡改为盛唐等。唐末藩镇割据,唐朝灭亡,原为藩镇的朱温建立后梁,这时他看着“辅唐”之类郡县名称就不顺眼了,于是就将这一些郡县恢复旧称,安丘之名也随之恢复。不料后梁短命,不久即为原也是藩镇之一的李克用推翻,李克用打着恢复唐朝的旗号,建立后唐,这时安丘又只得重新捡起了唐朝旧称——辅唐。

很快李克用手下的大将石敬瑭,勾结契丹,甘称“儿皇帝”,建立后晋,这时又要避国讳“塘”字了,不仅“塘”字,而且要兼避“唐”字,称唐代为“先代”,《唐书》为《前朝李氏书》。据宋代《册府元龟》卷三记载:“晋高祖讳敬塘,少帝天福七年:应殿名及州县名、职名等,有与高祖讳犯者,悉改之。……唐州为沁州,思唐州为思化州,密州辅唐县为胶西县,蔚州兴唐县为灵山县,博州……高唐为济城,定州唐县为博陵,莫州唐兴为宜州,真定府兴唐为永昌……彭州唐化为彭山,蜀州唐兴为乡城,道州延唐为延喜,福州福唐为南台,寿州盛唐为来化,鄂州唐年为临江,杭州钱唐为钱江,唐山为横山,台州唐兴为台兴,随州唐城为汉东,代州唐林为广武。”不仅“唐”字,就连“堂”字也要回避,改博州堂邑为河滨,真定府堂阳为蒲泽,汉州金堂为汉城,这就有点可笑了。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才于登位十余年之后的开宝四年又恢复了安丘旧称。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公冶长书院“夫妻”银杏树

“安”字刚刚安稳,可“丘”字又有了麻烦,这是因为“至圣先师”孔子名丘。虽然从汉武帝起就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直到宋代“理学”出现,儒学才达到“吓人”的地步,为孔子避讳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宋人引书遇圣讳,皆改为‘某’”(清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笔下则写为“丘”(缺右边一竖)。至北宋末年宋徽宗时,终于在“政和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太常侍奉诏:‘孔子高弟子所封侯爵,与宣圣名同,失弟子尊师之礼。今乞以瑕丘侯曾参改封为武城侯,苑丘侯颛孙师为颖川侯,龚丘侯南宫綏为汶阳侯,楚丘侯司马耕为雒阳侯,顿丘侯琴张为阳平侯,瑕丘伯左丘明为中都伯,龚丘伯谷梁赤为雒陵伯,楚丘伯戴圣为考城伯。’从之。”(宋马瑞临《文献通考·学校五》)既然连大儒——《孝经》作者瑕丘侯曾参、《左传》作者瑕丘伯左丘明和《谷梁传》作者龚丘伯谷梁赤都要改封,作为地名的瑕丘县和龚丘县自然不能怠慢,实际上早在上一年亦即“大观四年,避孔子讳,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瑕丘县和龚丘县都在今山东省西部,看这架势,要不是北宋很快亡国,全国其他带丘字的地名,起码在圣人的家乡——今山东省内进行大量改名也势在必然。

从此以后,为孔子避讳的声音就不绝入史,元代时又有人说:“字书之学,训蒙者率以‘上大人……’二十五字先之,以为点画简而易习也,然所谓‘三千’、‘七十’,殆若指孔门弟子而言,是则第四字乃圣人名讳,理合回避,岂宜手之口之,以渎万世帝王之师乎?——尝易之数与方名,曰‘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曰‘东西南北左右前后’,以字画较之,亦简易也。”(元谢应芳《龟巢稿》)这里所谓“上大人……”的二十五字是:“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虽有人提倡用数目字和方位字代之,然沿袭成习,终未能推行,至清代才干脆用“孔”字代替了其中的“丘”字,于是,就有了后来鲁迅小说中那个颇具冷幽默色彩的“孔乙己”绰号。

看来到了清朝这才动了真格的,特别是雍正登位后,接连做了一系列尊孔的大动作。雍正一年,封孔子上五代祖为王,雍正二年,增加配祭孔庙两厢的先儒人数,“寻命避先师讳,加‘邑’为‘邱’,地名读如期音,惟‘圜丘’不变”(《清史稿志五十九》)。据清代叶名澧《桥西杂记》载:“雍正三年,奉上谕,孔子圣讳,理应回避会议,令九卿议以系姓氏,据加阝为邱字;凡系地名,皆更易地名;书写常用,则从古体作丘(古体丘字)字。议上,上谕:‘朕细想,今文出于古文,今改用丘(古体丘字)字,是未尝回避也。此字本有期音,查《毛诗》古文作期音甚多,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地名亦不改易,但加阝旁,读作期音,庶乎允协,足副尊崇先师至圣之意。’”雍正之后,天坛内的“圜丘”仍写为圜丘,经书内丘字写为“丘”(缺右边一竖),姓氏之丘和地名则“但加阝旁”。这个阝旁加在字的左边、右边是不一样的,在字的左边如部队的“队”字,是“阜”字,在字的右边如部队的“部”字,则是“邑”字,所以凡是右边有阝旁的字都与城邑有关。这样安丘就写为“安邱”,直到现在有些老年人还一直习惯于这种写法。至于要求读期音就难办了,其实为避孔子讳,早在元代,“凡云孔丘者,则读作‘某’,以朱笔圈之;凡有丘字,读若‘区’,至如《诗》以为韵者,皆读作‘休’。”(元孔克齐《至正直记》)不管是读“区”,还是读“期”,由现在推广普通话的难度就不难想象,实际上是很难推行的,晚清俞樾就说“加阝旁作邱,至今遵行;至读期音,则世无知者”,可见即使在清代当时也未能做到。

避讳是语言文字崇拜和政治独裁相结合的产物,而狭义的避讳,又几乎可以说是汉语的专利,但是也因此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的印记,如能正确运用避讳知识,也能解决一些小问题,如可以通过文章中避讳的写法进行断代。《聊斋志异》里的“张贡士”篇说“安丘张贡士……”,因为《聊斋》写于康熙年间,所以“丘”字当时并未加阝旁以避孔子讳,但我们从山东博物馆里陈列的康熙时曹申吉和张在辛的书法作品,其落款“安丘曹申吉”和“安丘张在辛”的“丘”字又都是古体丘字,可以判断蒲松龄《聊斋》原稿中的丘字亦必是古体,而雍正之后的版本就皆为“安邱张贡士”了。

你可知道?安丘历史上曾多次改名!

△雹泉

上述安丘几次因避讳引起的改名或改写,由辅唐改为胶西和在丘字右边加阝旁成邱,都有圣旨,自然没有异议,但由安丘改为辅唐,却不能发现明确的“上谕”,因此光绪《安丘县乡土志》说:“乾元二年,移安丘治昌安古城,因改为辅唐,至更名之故,不见于史,或曰因禄山之叛也。”“或曰”即“有人说”,这是一种不确定的判断。实际只要看看全国范围内那么多涉及到“安”字的郡县都一并改名,就不难做出肯定的判断。历代史家都有点滴言及,近代史学家陈垣在《史讳举例》中对唐肃宗时带“安”字地名改名的详尽列举,更有说服力,他说,“避讳有出于恶意者,唐肃宗恶安禄山,凡郡县名有安字者多易之。试以《新唐书·地理志》核之,凡至德元二载所改郡县名,皆因其有安字也”。唐肃宗刚刚登位后的至德元年和二年的“改名运动”是由于“安”字之故,毫无疑问,仅过了三年之后的乾元二年的安丘改名也是因“安”所致。由此可见,研究地方史既要注重具体史料,也要放眼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只有了解了大的社会背景,才有可能更准确地把握“地方脉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