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业有两个特点促进了新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全球各地!

从盘古开天地再到人们飞上天际,历史记载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又一个脚印。从二维世界到三维世界再到所畅想的四维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缓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远古文明的步伐从非洲大陆跨越千万里走到这里,在世界上留下了四个文明至今只剩一个依旧前行。历史的车轮滚滚带来每一个生命,请来每个时代的名人讲述属于他们的事迹,然后留给后人审评与追忆。历史是博大的又有几分小气,从来不会精心排序,只会一股脑全部打包处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历史放进粉碎机,再把名人大事的历史放进都塞玻璃柜里,让后人去慢慢处理。历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滚滚看上去没半点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泞里却藏着黄金。这就是历史的美妙。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一起去看历史上的明星,听一听他们的事迹,看一看历史上的大事情。

原始农业有两个特点促进了新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全球各地!

新的生活方式从这两个已初具规模的农业发源地——也许还有其比发源地,只是现在还不能确定——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原始农业有两个特点促进了这一传播过程。一个特点是,在原始农业阶段,植物的栽培时断时续,常要转换地方。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土壤的肥力。农业的这种粗放性,使被放弃即养生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土地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 5~10:1的关系。

这一点再加上人口不断增长,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必要性,须经常进入新的区域,以扩大耕地面积。所以,人口过剩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扩张因素。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扩大了食物来源,使食物来源更加可靠,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增多。当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水平所能支待的人口限度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个连续的发展,即“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以这种方式从发源地向四面八方传布。

这里并不意味着农业已最终推广到全球各地。哪些地方的农业出现得早些,哪些地方的农业出现得晚些,哪些地方根本没有农业,这完全由极其多样的当地环境所决定。在亚非沙漠带和北极地区,由于显而早见的原因,农业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及整个澳大利亚,由于与世隔绝造成的愚昧闭塞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农业也是很缺乏的。在中欧和西欧等其他地区,由于那时还没进入铁器时代,没有造价低廉且有效的工具,茂密的森林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农业的出现也推迟到很久之后。当石斧为铁斧取而代之时,植物栽培的疆域大大扩展了,不仅从地中海沿海地区扩展到欧洲内地,而且从印度河流域扩展到.恒河流域,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从非洲的大草原扩展到热带雨林地区。

最后,某些地区的农业之所以推迟很久的另一原因是,那里的动植物极其丰富,向人类提供的食物比原始农业所能提供的还要多。例如:在美国西南部,只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有选择地培育中美洲盛产的玉米、蚕豆和瓜类,才有可能使它们的产量抵得上那里所有的大量的橡树果和小动物。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虽然居住在早期农业中心的附近,却依然长期过着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听历史,忆历史,品历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对于历史有没有什么新认识呢?历史是属于所有人的历史,但是真正能够在历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并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难的!但是不能成为历史名人也不必遗憾,因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过日子也是一种乐趣不是吗?毕竟人红是非也多嘛!有时候愚昧的快乐总比聪明的烦恼要好上许多倍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