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擁抱等了38年,鄭和平的漫漫尋親路

38年後,當44歲的鄭和平再次與66歲的母親楊朝志相見的瞬間,她們相擁而泣,足有五分鐘。

38載春秋,蒼老了一個人的容顏,催白了滿頭的青絲,卻始終撼不動母女之間無法述說的牽掛與思念。

38年的尋親路,真的是太苦!

这个拥抱等了38年,郑和平的漫漫寻亲路

母女相見

10月29日,對小寨壩鎮石橋村荷包寨組的楊朝志一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這38年來,自己日夜思念的女兒鄭和平終於要出現在眼前。當天一早,44歲的鄭和平坐在遵義市正安縣春雨義工協會志願者的車上,來到小寨壩鎮高速路收費站,會同縣婦聯、小寨壩鎮派出所工作人員,風馳電掣般奔向南橋村荷包寨組。鄭和平噙著淚水說,38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母親、哥哥和弟弟,真希望他們下一秒就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38年的親人分離,鑄造了一顆無比堅強的心,但想到即將到來的親人相聚,依然觸動了鄭和平內心那根最柔軟的弦。每交談一句,她都難掩眼中的淚花。心很急,車卻很慢。

是什麼原因,讓這對母女38年間天各一方未能團聚?彼此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坎坷人生?這一切,得從一個負心的男人說起。

1964年10月,停工3年的川黔鐵路息烽段全面復工。在修建鐵路的工人中,有一個叫鄭某某的帥氣小夥,他身體強壯,幹事麻溜,說話幽默,深深地吸引了一個情竇初開叫楊朝志的女孩兒。很快,他們墜入了愛河,跟很多年輕人一樣無法自拔。兩人舉辦婚禮時,楊朝志剛年滿17歲。在婚後9年的時間裡,他們先後生了3個孩子。其中,包括二女兒鄭和平。

結婚後,楊朝志一家在息烽生活了8年。1977年,鄭某某帶著楊朝志和三個孩子回到老家,遵義市正安縣鳳儀鎮轉馬村。然而,令楊朝志沒有想到的是,一切都與丈夫之前所描述的不一樣。丈夫曾結過婚,育有子女,家境窘迫。“這些我都不介意,不能忍受的是丈夫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楊朝志說,回到正安後,丈夫不再勤勞,嗜賭成性,脾氣變得暴躁,經常問她索要賭資,拿不出就對她拳打腳踢。有一次,丈夫直接將刀揮向了她,至今後背仍留有長長的疤痕。這一次,楊朝志的心徹底的死了。於是,她逃離了丈夫,回到位於養龍司鎮的孃家,不久後與丈夫到法院離了婚。然而,她未能爭取到三個孩子的撫養權。這一別,就是38年。

父母親離婚時,她的大哥9歲,自己6歲,弟弟3歲。母親離開後,她們三姊妹被寄養在同村的二婚奶奶家,而父親從此不知所蹤。兩年後,唯一的依靠奶奶已去世,繼爺爺就將他們掃地出門。就這樣,三姊妹開始了長達兩年多的流浪生活。

冬天冷了,就撿垃圾堆裡的衣服穿,睡在山坡上、墳堆裡、別人家的屋簷下;肚子餓了,就向行人乞討,撿人家扔掉的餿菜剩飯吃,挖野菜,摘野果,摸河魚;想母親了,就站在高處眺望,幻想母親的樣子,流一肚子的淚。在流浪生活期間,鄭和平三兄妹因分頭找東西吃而走散,自己卻愈走愈遠,來到了隔壁鄉鎮,從此找不到回家的路,辛好被一湛姓人家收留。當時的鄭和平,年僅10歲。

14歲時,鄭和平就外出到廣州務工,24歲時結婚在正安縣城,30歲時因家暴離婚。期間,楊朝志因想念兒女,曾多次到正安縣尋找三姊妹。在多方打聽和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她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但因鄭和平養父母不願她們母女相見,不告訴楊朝志實情,導致她多次都無功而返,未能成功尋得女兒消息,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思戀。同時,鄭和平的哥哥和弟弟也多次到正安、廣州等地去找過她,但陰差陽錯都無法聯繫上。自懂事起,鄭和平也多次向養父母和鄰村人打聽母親、哥哥和弟弟的消息,但每次都未能獲得可靠消息。

这个拥抱等了38年,郑和平的漫漫寻亲路

家人團聚

離婚後,鄭和平又來到廣州打工,不久後認識現在的丈夫黃某,結婚後定居湖南懷化。這些年,鄭和平對父母親、哥哥和弟弟的思念越來越濃,她就決心要找到親人。今年8月初,一次偶然的機會,鄭和平聽朋友提到公益網站“寶貝回家尋子網”可免費登記尋親人尋親信息,然後廣大志願者的幫助下,很多人都找到了回家的路,於是她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託朋友聯繫網站刊登了尋親信息。未曾想到,就是這一根“救命稻草”,真幫鄭和平找到到了家人。

今年9月初,正安春雨義工協會在“寶貝回家尋子網”上獲知鄭和平的尋親信息。因鄭和平能夠準確地講述她出生於正安縣鳳儀鎮轉馬村,春雨義工協會就聯繫當地的村支兩委,查到了她父親的信息。根據掌握的情況,春雨義工協會聯合正安縣公安、婦聯等部門多次走訪調查,發現當地敬老院一名鄭姓的老人與鄭和平存在疑似父女關係。“通過三次走訪,採取DNA血樣後做親子鑑定,發現鄭姓老人和鄭和平確是父女關係,我們就通過湖南懷化的‘寶貝回家’志願者將鄭和平護送了過來。”正安春雨義工協會會長韓繼剛說。

“找到父親後,我就問他母親、哥哥和弟弟如今生活在哪裡,他卻沒有如實相告。”鄭和平說,父親稱母親已經去世多年,兄弟不知去向,聽到這個消息,她的心都碎了。相處一個月後,鄭和平要接父親回湖南懷化,就在此時,父親卻突然告訴她,母親沒有去世,改嫁到息烽縣小寨壩鎮南橋村荷包寨組,哥哥、弟弟與母親生活在一起。“我後來才得知,原來是父親不願告訴她母親已改嫁的消息,所以一直隱瞞了事實,當聽到母親還健這句話時,我心中的希望又重新被點亮,說不出的激動。”

这个拥抱等了38年,郑和平的漫漫寻亲路

鄭和平一家與正安春雨義工協會志願者、息烽縣婦聯工作人員合影

10月19日,正安春雨義工協會聯繫了縣婦聯,告知相關情況,叫他們幫助聯繫楊朝志,希望他們先到她家瞭解一下具體情況。縣婦聯在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聯繫了小寨壩鎮派出所,會同民警來到楊朝志家,所瞭解的信息與春雨義工協會提供的完全相同,遂將楊朝志一家的照片、信息發送給鄭和平確認。10月29日,在春雨義工協會志願者的護送下,鄭和平一家終得團聚。慢慢尋親路,終不負有心人。

38年的時間很長,但親人的心卻很近。當見到鄭和平的那一刻,66歲的母親楊朝志從十多個人中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一刻,所有的思戀都化成了嗷嗷的哭聲和一行行的淚水。該恨?還是不該恨?鄭和平的心裡突然變得很平靜,38年的相思之苦,不知該向誰討要。

主辦:息烽縣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