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遥远的过去:徐州小品之二,粮店

五六十年代,在文亭街靠近彭城路宽段的路口,有一个粮店。七十年代,它又搬到了文亭街的中部。这是供应市区中心地区居民口粮的唯一场所。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粮食是严格按照人口的具体情况定量供应的。每户一个购粮本,居民拿着粮本购粮,后来也有很长一段专人到家发放购量券的时期。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时候,一般城市成人居民,每月定量是27斤 ,无论男女,更不问你饭量大小,统统如此。初中生大概就是每月31斤,高中生最有福气,每月定量为34斤。上了中学的孩子,身体正处在在发育阶段,饭量自然要大些,政府当然是通情达理的。1964年夏天,我考取了高中 ,所以 ,在我们家里,我的粮食定量首屈一指,这无疑是我多吃多占的重要依据。至于其他小小孩的粮食定量,也是根据年龄的大小,三六九不等。家长们通常一个个眼巴巴地期望自家孩子快快长大,一旦到了该涨粮食的年纪,就马上揣着自家的户口本和粮食本,急着去办理增加定量的手续。对于这样的大事好事,谁都是一天也不想耽误。

那个年头,居民们普遍都喜欢每个月的一号,不仅仅是喜欢,简直是盼望,说热切盼望也不为过。因为几乎家家户户的口粮,都很难十分准确地安排到月底最后一天 ,也就是说,月底的那几天,肚子可能要吃些亏了。更有一些不会调理日子,大手大脚的家庭,没到月底 ,米袋就已经空空如也 。现在,终于熬到了月头,又可以重新拿起口袋,去粮店买米买面了。这一天,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好日子。

居民们普遍对二月份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二月份一般只有28天,最多也就是29天,比起大月的31天,一来一去,整整少了三天。吃饭的天数少了,粮食的定量还是那些,这多好啊!二月份竟然让人有一种讨巧赚便宜的神奇感觉,这真是莫名其妙!如果用当下的时髦话语来表达那时人们对二月份的感情,那就是:二月、二月,我爱你!

这里尤其要说的,就是每月的一号那天粮店门口热烈而隆重的景象。

一号那天,天还只是蒙蒙亮,粮店售粮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起先,不是真人在排队,而是由篮子、筐子、板凳,或者干脆就是一块砖头充当替代物。有几个热心的市民,还在这些替代物上画上记号写上顺序,以防止开始营业时秩序出现乱套导致有人加塞。在我的记忆里,排队买粮的队伍,常常从粮店的窗口延长至新光文具商店的北边,足足有上百米不止。八点不到,营业窗口即将打开,大人们赶紧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替代物撤下,而改由真人披挂上阵。大人有大人的涵养 , 他们耐着性子,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地慢慢向那个营业窗口靠近。大约在中午到来之前,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心中的布局,凭着排队买好的牌子,把货真价实的大米白面稳操在自己手里,有时还可能把一斤或者半斤的豆油装到自家的油瓶里。

民以食为天。家里有了粮油,日子过起来就有了心劲。

从每月的一号开始,新的生活画卷又重新铺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