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1950年冬,朝鮮東北部長津湖地區爆發了一場血戰,相較於西線萬歲軍38軍的光榮戰役,這裡的戰鬥我們較少提及。

如今,當我們沉下心來回首那個戰火盈天的歲月的時候,應當發現,衝鋒在異國戰場上的我們的英雄們,都有著一樣的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可以在那種步槍對大炮的懸殊差距下戰勝敵人的關鍵。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在黃草嶺一線阻擊了北上的韓國陸軍第3師和之後陸續趕來的美國陸戰一師,這使得美軍的“聖誕節攻勢”被迫放緩。後隨著美軍對黃草嶺一線的增兵,42軍主動放棄黃草嶺陣地,邊打邊退,成功將美陸戰一師所屬的美10軍等多國部隊誘至長津湖地區,而在這裡,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早已悄然接替了退下來的42軍,布好了一個大口袋等待著美軍鑽入。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然而比美軍更早到達這裡的是朝鮮半島五十年不遇的嚴冬,氣溫驟然降到零下三十度甚至四十度,我們的戰士匍匐在長津湖周圍的山地當中,靠著那種在國內北方地區深秋時換上的棉衣抵抗嚴寒……從太平洋吹來的海風裹挾著大量的溼氣,一遇低溫便化身成寒風中凜冽的冰晶,大風過處,一片銀裝,然而此時,戰士們根本無暇欣賞這原馳蠟象的壯闊,因為這風雪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美景,而是要命的猛獸,多少昨日還熱情激昂設下伏擊圈的戰友,如今卻變成了冰雪中一動不動的雕塑……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一動不動,這不僅是那些已凍僵的戰士,還有更多成千上萬的還活著士兵們正在做的事。他們看著趴在身邊的戰友睏意襲來,眉毛和鬍鬚上結滿了冰碴子,眼中跳動的火苗漸漸熄滅,口中微弱的呼出容易暴露的白氣,儘管此時推一把將要睡著的戰友就可能救了他,卻仍然一動不動……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誰知道他們心中的悲痛呢?這些躺在身邊的人,他們一起離開村莊,可能為了打鬼子給老鄉報仇,可能為了解放全中國過上好日子,離開家鄉,參加革命,他們一起打鬼子,打老蔣,如今又一起為了不受霸權欺負而來到這異國戰場,他們一起槍林彈雨走過來了,生死早已看的平淡,然而,今天這樣的訣別,還是讓那些鐵骨錚錚的漢子一口口嚥下熱淚,可他們仍然一動不動,因為這是命令。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埋伏不知等待了多久,餓了,小心翼翼的抓把炒麵,炒麵太乾,便和著嘴邊的積雪嚥下,臨行的時候給戰士們發了蒸熟的土豆,如今是吃不得了,凍得比林中的石頭還硬,若是渴了還好,嘴邊有的是吃不盡的積雪,然而即便是張張嘴這樣微小的動作,戰士們都儘量的不做,在敵人沒來之前,他們就是這大山中的林木和頑石,與這山、這樹、這片土地化作一體,因為簡單的命令——絕對不能暴露。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美軍終於來了,大大咧咧,伴隨著機器的轟鳴,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坦克冒著的黑煙,士兵們裹的像一群笨熊,伴隨著坦克周圍行進……是啊,若是有條件,誰不想像這樣裝備精良的去打仗,今天,本來該是一場完美的殲滅戰。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美軍數萬大軍均已陷落包圍,是發起進攻的時候了,隨著一聲劃破天際的軍號,在美軍行軍的周圍,從山坡上,從樹林裡,從石頭旁,從路邊的草從中猛然衝出數萬名等待了太久的志願軍士兵,他們眼中滿是怒火,胸中全是悲憤,像一頭頭髮急了的餓狼撲向美軍——長津湖戰役就此打響。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劇情並沒有完全向著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美軍,一個在二戰中打贏了歐陸戰場又緊接著打贏了太平洋戰爭的百練之師,想想也不會輕易的被打垮,更何況還有著裝備上的天壤之別。但美軍確實是慌亂了,百戰如他們也沒有打過這樣的戰爭,一聲軍號,四面八方便突然湧出成千上萬的士兵,彷彿神兵天降……短暫的慌亂之後,美軍便開始依託山石、樹林、窪地組織防禦,坦克不停地攻擊著最具威脅的火力點,為美軍建立臨時陣地拉開空間,戰鬥打響半天之後,多數的美軍均已建成臨時的作戰工事,並依託著工事進行著防禦。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我們的志願軍也沒有遇到過如此頑強的敵人,一次完美的伏擊竟然只能在戰鬥伊始取得短暫的優勢,繼而便是強大的火力壓制和有條不紊的反擊——美軍不知要比之前的日軍強大多少。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不僅有著不懼任何對手的大無畏精神,還有著高超的作戰技巧,他們在廣袤的山林之間快速的穿插迂迴,並不急著膠著於個別敵軍據點的頑抗,敵軍的坦克和火炮的確厲害,這不需要等被炸的灰飛煙滅才能知道,我們不與之硬碰硬,是因為我們有著更進一步的戰略目標——幾日之後,幾乎所有進入包圍圈的美軍被我們的志願軍們成功的分割包圍在各個據點,剩下的,便應該是我們收尾的階段了。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然而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美軍同樣是善於機變的,絕不會待在包圍圈裡坐以待斃,事實上就在志願軍剛剛完成分割包圍的時候,美軍高層就已拿出了針對性的突圍方案——多國部隊全體成員向興南港方向突圍,從海上撤離。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戰鬥進入最緊要時刻,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極盡其能的向著興南港方向突圍,志願軍第九兵團全軍出擊以求迅速殲滅盤踞各個據點的敵人……雖然在整體戰術上我們基本是處處成功了,然而真到了一槍一炮交鋒的時候,我們的短點就暴露無遺——裝備落後,後勤難繼,火力不足。面對著美軍坦克集群式的衝鋒,再厚的人牆也只是擺設,一排排炮彈沒有間歇的打過來,你剛一躲避,坦克就衝過去跑了好遠,你想追,漫天呼嘯的戰機不停的向衝鋒的戰士投彈,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彈在頭頂上爆炸,人就像秋風裡的落葉一樣被吹飛老遠……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在經歷了巨大的傷亡之後,志願軍鍥而不捨的追擊仍然沒法趕上美軍的機械化撤退,當我們趕到興南港的時候,只能看著美軍帶著元氣大傷的多國部隊突圍而去……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此戰過後,進犯到三八線以北的多國部隊均被志願軍趕了回去,從戰略上說我們達到了目的,然而後勤孱弱、火力不足以及對戰場環境瞭解不充分造成的巨大傷亡和沒有全殲美軍第一王牌師陸戰一師,還是留有一定的遺憾……而從事後美軍對參與此戰的官兵的關照程度上來看,美軍確實是驚魂未定,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了此戰給美軍留下的深刻印象!美國《時代週刊》曾評價這次戰役“

敗北——對美國來說從未有過的最大的敗北”。

中國歷史上最應該拍成電影的五個事件,第五篇:血戰長津湖

血戰長津湖,今天,我們回首往事,應該看到前輩們捨身為國的壯烈,也應該看到我們在諸多方面還不盡如人,但是這樣的一場戰役,卻可以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中華在覺醒,中國不可欺,歷史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英雄氣概永遠流淌在我們中華兒女的熱血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