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点中药-芡实(鸡头米)

芡实,即我们常说的鸡头米,也叫:鸡头苞、鸡头莲、黄实等,为睡莲科一年水生草本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每年秋季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实,去除果皮,取出种子,洗尽,再除去外种皮也就是种仁外的那层硬壳,晒干即可。芡原产于我国,常与莲同生,南北各省皆有分布,以湖北、湖南、江苏、山东等地产量较高。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芡实(鸡头米)

芡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芡的身影,芡实是一味很好的药食两用的植物,乃是传统的中药材及珍贵的天然补品,又被称为“水中人参”“水中桂圆”。民间常用来煲粥、熬汤、作羹,也可用于制作糕点如芡实糕等。作为中药则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且被列为上品。《本经》中说芡实“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本草纲目》说芡实“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芡实(鸡头米)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经:归脾、肾经;

功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主治: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15-3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或煮粥食;

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

《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疾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芡实(鸡头米)

芡实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另外还含有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核黄素,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

芡实是滋养强壮性食物,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古时人们将其当作永葆青春活力,防止衰老的良品。其功效与莲子稍有类似,但芡实的收敛固精作用强于莲子,用于慢性泄泻,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下量多等症。可酌情与莲子、菟丝子、山药等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芡实补而不峻,防燥不腻 秋天可以适量进食芡实,暗合秋收之理,补益调整在炎夏酷暑时消耗的脾胃之气。清代名医陈士择有言“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年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能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芡实(鸡头米)

临床上现有很多中成药中都含有芡实。如:乌鸡白凤丸、金锁固精丸、妇炎康片、锁阳固精丸、止痛化癥胶囊等。

芡实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一般人群皆可食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梦遗滑精、早泄、便溏、小便清长、频数;妇女带下清稀者。但要注意的是,芡实乃固精缩尿止带之收敛药,故,大便秘结、小便潴留及食滞不化者忌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