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頻出港資大舉買入之後,我對市場的幾點看法

利好頻出港資大舉買入之後,我對市場的幾點看法

今天的內容其實有大部分是週五晚上發的語音已經講過的內容了,再大致敘述一遍,預測的不一定都對,但是這是我最真實的想法,最近利好消息頻繁的出臺,本週更是誇張到每一天都有消息出臺,現在的消息面已經從當初村長召集幾家券商開個普通的研討會,上升到了最高總院最高級別會議,以及老一都在指點股權質押這個問題,緊接著就是唐總和老一打來的電話,於是市場資金開始強力追買,導致11月2日(週五)大盤直接高開,港資不得不追買各路績優股。

在前面語音聊天中,我把這次的拯救跟2015年3373期間的託市做了一個對比,2015年的時候,股災的第一波5178點連續跌停一直殺到了3373點,盤面上可能獲利盤太大,慘烈的程度超出了村裡的預期,之後村裡商量著展開了一波救市,消息公佈後,連續三天千股漲停,之後行情震盪半月有餘,最終還是跌下來了,也就是在這半月有餘的時間裡,就有大量的資金趁著托起的市場逃之夭夭了,這裡有已經進去喝稀飯的徐總舵主,還有各大利益關聯方。

而本次的託市其實和2015年有類似之處,這也是我在前面談股權質押解決辦法的時候談過了,托起這個市場給予市場金融機構或者XX方更多的時間來處理這個危機,雖然這個危機不能在短期化解,但是可以把100分的危險降低到七八十分也可以,所以最終市場一定會有人買單,估計會像2015年一樣還會有一波懷疑人生的回撤在後頭。

現在跟上一輪股災也有兩點不同之處,市場資金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十月份之前的反彈中某隊的部分資金已經撤離市場,完美的躲過了十月份之後的這波下跌,而公募機構那些資金也不得不在最近這段恐慌之中斬倉離場,直到本週的連續幾日反彈,資金其實是難受的,剛斬倉就利好頻出,這不是鬧麼?而在這一波的殺跌過程中還有一部分資金參與那就是港資,從十一節後港資就大量的在砸,而到了本週的時候港資再次大舉買入176億。

反覆的在砸盤在買入之間循環操作,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分析有兩點原因,第一,股市利好頻出之後唐總打來電話緩和了外部的影響因素,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唐總下週就要大選了,這會也無暇顧及針對某大國的貿易問題;第二,本幣最近上漲明顯(RMB匯市)港資買入一是可以抄短期白馬的個股二是可以賺取匯市的利差。

通過港資最近頻繁的操作,咱們也不難發現其實香港資金搞來搞去買的還是那幾只白馬股,格力,美的,恆瑞,茅臺這些現金流充足,業績穩定的大白馬。

外資買入某國市場,依據的不是該市場的估值,也不是該市場的技術面,而是該市場經濟的基本面,大家都覺得美國股市強勢了十年,為什麼不來股災呢?其實大家沒有考慮到當今世界上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強勁的發達經濟體,國際資本總歸有個去處吧,況且今年全球亂成一鍋粥,新興市場隨著美元收緊之後類似於土耳其,阿根廷這樣的經濟本身就存在嚴重問題的市場自然是扛不住資本流出的,再看歐洲市場,默嬸已經宣佈要下課了,歐盟本身就是三個大佬帶著一幫窮兄弟過日子,英國這個白馬王子不幹了,意大利這個老鐵現在問題一堆隨時會因歐央行的收縮出現斷糧,所以國際資本是聰明的,對未來的預期有很大黑天鵝風險,那資本是不會流入的,反觀某大國,天天期盼著外資的流入,其實是喊不來的,只要本幣穩定,經濟穩定,不喊自來,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現在有一筆國際資金給你管理,你會買新興市場嗎?只怕賺錢的速度比不上貶值的速度吧。

經過這四天的反彈之後,很多人是懼怕踏空的,其實咱們看上證指數上方的缺口還未填補,如果不是港資瘋狂買入可能週五的市場就扛不住了,要不是唐總打了個電話,可能也就沒有周五的行情了,現在盤面上是利好頻發走的還算看的下去,我們也要考慮一下如果利好停止了呢?市場資金會不會擔心調整而賣出?因為這幾天的走勢盤面的獲利盤已經不小,況且這波資金也不是來幹長線買賣的,稍有風吹草動一定比兔子跑的還快。

俺這幾天踏空了反彈,但是俺也踏空了今年整體的下跌,我對風控還是滿意的,這幾天後臺有很多留言勸我進場幹,但是我不太會做反彈的行情,所有的超跌反彈模式跟我以往的模式是背馳的,沒法下手,即便入場稍微震盪可能也無法堅定的持有,交易習慣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因為它會慢慢的滲透你的大腦控制著你的所有思考系統。

本週折騰了一天現在我還在場外,你們也別勸,我要是怕踏空我現在就在3000點上方等村裡救援了,後市還有回踩,還有震盪,還有築底的階段,再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