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前段时间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平均23岁!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1700个年轻人,他们中的2/3是第一代民国的富家子弟,出身名门。像林徽因的弟弟林恒,蒋介石的远亲、国防部长的儿子、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复……他们,“没有明天”,时刻准备为国捐躯。

中国空军的飞行员驾驶着数量与性能落后于日军的战机,为了捍卫祖国的蓝天,视死如归、前赴后继地抗击着日本空中强盗,对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有一批龙的传人,从海外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充实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他们就是华侨飞行员。可悲的是,满怀救国抱负的海外青年,一上岸就撞上了南墙,国民党中央政府对他们的志愿服务毫无兴趣。细节虽不可考,情景可以想象。其时国民党政府官僚充斥,又无先例及指示可循,中国政府虽呼吁国际援助,却未曾料到会等来这样一批不请自到的志愿者。更何况,他们带着海外华侨的身份来华,不免引发里通外国的嫌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外国,同样的嫌疑也一直缠绕着他们)。话要说回来,这样的怀疑虽近乎病态,毕竟普遍存在于各国,故而无悖常理。这些爱国华侨放弃了在海外的安逸生活,归国效力。他们有的阵前杀敌,功成身退,淡泊名利;有的为国捐躯,长眠于故乡的土地之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些飞天赤子——华侨飞行员的抗战经历。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黄毓全,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中毕业后就读于航空学校,1926年随哥哥回国,任广东空军飞行员。次年赴苏联学习深造,学成回国后升任分队长。1932年2月初,黄毓全新婚蜜月后从广州前往南京探望在中央空军服役的哥哥。途经上海,正逢“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932年2月5日那天是农历除夕,中国空军首次投入对日作战,黄毓全见到一位战友被敌机打伤,驾驶的霍克式战斗机紧急迫降。为了支援空中的战友,他自告奋勇,换上飞行服就跃入迫降的霍克式战斗机起飞迎敌。不料该机操作系统已经在空战中受损,起飞爬升后失去控制,飞机不幸坠毁,黄毓全壮烈殉国,成为中国空军抗战中捐躯的第一人。牺牲时年仅27岁,结婚还不满一个月。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黄新瑞,出生于广东台山,九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父亲曾援助国父孙中山革命,捐助过军饷。黄新瑞自幼受父亲爱国思想薰陶,立志报国。军国主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18岁的黄新瑞投身洛杉矶中华会馆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34年毕业回国加入广东空军,参加华侨培训班后,被授予少尉军衔。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1941年3月14日,日本海军航空队出动12架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扑向成都。中国空军在半年前的璧山空战中由于俄制战斗机性能与零式战斗机相差悬殊,被击落和击伤共24架,而日军零式战斗机无一损伤。璧山空战让中国空军患上了“零式恐惧症”,各地机场只要一听到防空警报,就赶紧起飞作战飞机逃跑避战。黄新瑞得到拦截日机的命令后,却毫无畏惧,率领第5大队全体升空迎敌。不到20分钟的空战中,第5大队虽然拼力厮杀,但无奈俄制战斗机在盘旋半径、爬升速度和格斗性能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零式战斗机。起飞迎敌的第5大队超过半数被日军击落,10多名飞行员血洒长空。大队长黄新瑞的座机中弹后失去控制,飞机坠地导致头部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殉国。黄新瑞烈士在抗战期间,先后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空战一百多次,曾击落过各种型号日军飞机共八架,获得过两枚三星星序奖章。这位爱国华侨可谓身经百战,在其最后一战中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却毅然亮剑出击。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气魄!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陈瑞钿,1913年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父名 Fon Chin,祖籍中国广东省台山县,母名 Eva Wong。1930年代初期,美国华侨界深受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影响,当地华人社团全额资助陈瑞钿和一批热血青年入波特兰 Al Greenwood 航空学校学习。飞行训练极其昂贵,可见当地华侨的援华捐助是为可观。在华侨父老乡亲重托之下,为救故国于困危,陈瑞钿和其他11名优秀的华侨青年一道,于1933年远涉重洋来华,志愿参加中国(国民党)空军。1936年他与另外四名飞行员被选派到德国接受先进战斗机飞行训练,向曾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任秃鹰军团飞行员的德国教官学习了大量宝贵的实战经验。培训基地设在历史悠久的巴伐利亚州Lager Lechfeld机场,当时该机场由制造梅塞施密特设计的Me109和Me110等飞机的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专用。就在这段期间,他结识了印尼出生的华裔伍月梅并与之结为连理。据陈氏家谱及中国一些资料记载,伍月梅是著名归侨伍廷芳(1842-1922)之女,伍廷芳是香港首位华人大律师,在1896至1909年间历任驻美国、秘鲁、古巴外交公使,后任民国临时政府司法总长、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及代总理等职。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血洒长空是天空骄子的完美归宿,陈瑞钿的空中格斗生涯在最激动人心的空战高潮中终于结束。1939年12月27日,他率领由一架I-15Bis和另一架角斗士组成的混合编队,护送苏联飞行员驾驶的三架SB轰炸机去袭击集结在昆仑关附近的日军。在惨烈的开路过程中,他编队中的两架战机先后折翅,但日军方面同样被打掉两架,第三架负伤返回(无法判断功归于谁)。阿陈的角斗士不幸也被击中油箱,他驾着一团熊熊烈火紧急飞回到中方安全线内,然后带火跳伞,全身大面积烧伤。落地后虽终于被中国士兵发现并救出,辗转香港最后由美国空军派运输机接阿陈回美。在纽约医院的20个月中,陈瑞钿又经历了20多次手术,逐步修复脸及手部创伤。虽然疤痕重重叠叠,总算全身出院。1949年,陈瑞钿携带家小回到他在美国的家乡波特兰。从1950年9月20日的一份体检证明可知,他一直想在航空公司找一份飞行员的工作,但显然无果。最后在当地邮局谋到一职,直到退休。按时间论,陈瑞钿有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一个王牌飞行员。陈瑞钿从1937年就面对的敌人正是在1941年轰炸珍珠港的同一个敌人——日本帝国军队。由此而论,陈瑞钿应既是中国的英雄,也是美国的英雄。1995年2月28日获得承认,美国空军为表彰他在“驼峰航线”的飞行而授予他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和空军勋章。陈瑞钿于1997年9月7日去世,在人走后不到一个月,他的照片被迎入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兰的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美国空军名人堂,这位被长期忽略的美国英雄终于在美国获得应有的认可。2008 年 3 月 5 日,美国国会批准一项提案,将俄勒冈州 Beaverton市的一栋邮政办公楼命名为“陈瑞钿少校邮政楼”。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上图为华侨飞行员陈瑞钿、马鸿安、苏英祥、黄泮扬、黄新瑞和陈锡庭。仅照片中,便有苏英祥、黄新瑞两人,陈瑞钿在作战中重伤毁容,而他们击落的战机,至少在照片人数的三倍以上(陈瑞钿7.5架,黄新瑞8.5-10架,黄泮扬7架)。除了上述三位外,还有众多华侨飞行员投身抗战。据记载,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最多时占四分之三比例。

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抗战中的华侨飞行员



讲到这里,我们可能一直心存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华侨愿意放弃海外安逸的生活,回到祖国舍生忘死地抗击日寇呢?刚刚介绍的华侨飞将陈瑞钿生前接受美国当地报刊记者在采访时也曾被问过类似问题。他的回答非常简短:“China called me,(中国在召唤我)。”也许泰戈尔的一首诗能更好的诠释这些先烈当时毅然回国的心情。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你靠什么谋生,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渴望什么,

你是否有勇气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临怎样的挑战、困难,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怨声载道,

还是视它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你的年龄,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愿意冒险,

哪怕看起来像傻瓜的危险。

为了爱,为了梦想,

为了生命的奇遇。

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看到你忧伤的核心;

生命的背叛,

是敞开了你的心,

还是令你变得枯萎、害怕更多的伤痛。

你跟我说的是否真诚,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对自己真诚,

哪怕这样会让别人失望。

你跟谁在一起,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

你是否真的喜欢做自己的伴侣,

在任意空虚的时刻里。

你有怎样的过去,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怎样活在每一个当下。

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当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时,

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愿我看到真实的你。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起飞线,梦想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