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講講發生在我家鄉的抗戰故事——葛家莊戰鬥

我的家鄉——沂蒙革命老區。

我來講講發生在我家鄉的抗戰故事——葛家莊戰鬥

沂蒙,這裡是舉世聞名的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曾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勳,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紅色的沃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沂蒙人民在中國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我們一提起“沂蒙精神”,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解放戰爭年代沂蒙人民推著獨輪小車,帶著煎餅、大蔥支援前線的情景。沂蒙人民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八百里沂蒙鍾靈毓秀,戰爭年代“百萬人民擁軍支前,10萬英烈血灑疆場”載入史冊。陳毅元帥曾深情慨嘆:“我就是躺在棺材裡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尤其是1947年5月那場聞名中外、震驚環宇的慘烈戰爭,使沂蒙山的孟良崮變成了一座人民戰爭的豐碑,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我來講講發生在我家鄉的抗戰故事——葛家莊戰鬥

今天,我就和大家講講發生在我家鄉的抗戰故事之一-------葛家莊戰鬥

葛家莊位於我村不遠處。

我來講講發生在我家鄉的抗戰故事——葛家莊戰鬥

葛家莊( 今萬成莊),位於大王莊鄉駐地東北4.7 公里。東與莒縣毗連,三面丘陵, 東為平地。1939 年6 月,日軍2 萬餘人對魯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先後佔領莒縣、蒙陰、沂水縣城。為堅持反“掃蕩”,保衛魯中根據地,中共魯東南特委機關和山縱二支隊後方司令部警衛連( 二中隊) 共208人,於6月30 日,在特委書記高克亭、軍事部長謝輝率領下,從莒北出發向泰( 安) 石( 臼所) 路以南轉移。7 月1 日凌晨,當隊伍行至公婆山附近的葛家莊時,與自莒縣城出動的日軍遭遇,敵人從東西北三面夾擊包圍過來。

為了掩護特委機關和群眾轉移,警衛連搶佔葛家莊南嶺,進行了頑強的阻擊。戰鬥異常激烈,中隊長孫成盛在指揮戰鬥中英勇犧牲。在這危急關頭,指導員挺身而出接替中隊長繼續指揮戰鬥。在戰鬥中他腹部中彈,腸子流了出來,他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把匣子槍交給戰友說:“我不能走了,給我手榴彈,我和敵人拼,你們快撤退。”當日軍衝上來時,指導員的手榴彈爆炸,炸死了一大片敵人,他也為人民英勇地獻出了生命。二中隊的戰士們以寡敵眾,子彈打光了,用手榴彈,手榴彈打光了,就同敵人展開肉搏戰, 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英雄氣概。在這次戰鬥中,21 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我來講講發生在我家鄉的抗戰故事——葛家莊戰鬥

在二中隊進行頑強阻擊的同時,高克亭、謝輝率特委機關安全轉移,很快擺脫了敵人。為緬懷烈士,沂東縣軍民於1944 年10 月將烈士遺骨遷葬於陡溝烈士陵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