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北方無紅梅,僅見黃梅和蠟梅。畫梅的表現方法也不同,有圈梅、墨梅、紅梅、粉梅、白梅、赭梅、黃梅、綠梅之分。畫梅以圈花最難,論者以為數十年尚未能入格。圈花用筆要似圓非圓,似方非方,大小相襯,前後左右攢聚。

圈瓣之外,又須研究破蕊法。畫梅要注意蕊、萼、須、英。畫時用渴筆圈瓣,以淡墨畫須,以深墨點英。畫蕊時須視花之反正欹仰來斟酌點蕊方向。花須不宜太多,五七筆就行,點英可超出五七點,但不能太多,太多則亂。一般畫“野梅”,只畫花須,不點英。墨梅亦可純用深墨畫蕊萼,亦可用渴筆點椒。

畫梅構圖宜用出紙法,長卷更應用散點透視法。梅枝佈局,要注意空白,有時虛一段紙,憑空出幹,反倒有不盡意處,若枝幹處處到邊,亦不能說明完整。梅乾有粗有細,粗幹可用大羊毫刷出,或數筆一起運用。老幹多在後,宜用淡墨,細幹在前,宜用較深墨,畫枝用淡墨。乾枝陰處可用深墨破,苔點隨筆而上。點苔或點萼時應點在枝幹上,但又要稍稍離開枝幹,又須看起來是長在枝幹上,不是憑空脫離。古人論畫梅枝幹有“女”字、“之”字、“戈”字、“叢”字之分。畫枝要求勁挺有力,又須注意平出而忌勻稱,中鋒韌筆,渴焦兼施,濃淡暈染。運筆須用腕力和臂力,始能表現其傲霜凌雪之神。

梅花實景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梅花技法之 花瓣的畫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梅花技法之 花的畫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梅花技法之梅枝的畫法

梅花枝條的幾個自然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出枝的方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畫梅枝用筆的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均可。【如下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練習:

畫一幅簡單的梅花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的結構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的結構包括花瓣、花蕊、花蒂等,學畫梅花,宜先寫生,對梅花有個具體的瞭解。

梅花枝幹呈灰褐色,多縱駁紋,每節著花一至二朵,花瓣五枚,除常見的單瓣梅花,亦見下面的復瓣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枝幹的畫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出枝可概括為以下幾種方法,掌握基基本出枝形態及對應的墨稿畫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枝幹的穿插與走勢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枝幹的單組和多枝組合畫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老幹新枝的畫法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老幹新枝畫法步驟(之一)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老幹新枝畫法步驟(之二)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花朵的畫法

梅花有多種表現手法,最常見的為雙勾和沒骨的畫法。雙勾梅宜用筆尖蘸淡墨,中鋒用筆勾勒花瓣,再用濃墨勾點花蕊。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沒骨畫梅用短鋒羊毫或兼毫,筆尖蘸水調色(胭脂、曙紅、朱磦等),水分稍大,色即飽和,宜用兩三種色混合調配點染花頭,吳昌碩、齊白石皆善用此法畫梅。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練習雙勾墨梅折枝畫法:宜先中鋒用筆寫出枝幹,一兩筆勾出花瓣,畫出花朵,最後點厾花蕊和蒂。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練習沒骨紅梅折枝畫法:先畫枝幹,用筆要頓挫有力,畫紅梅時,需調配朱磦和曙紅,水分略大,畫出梅花的不同姿態,待色稍幹再點厾花蕊和蒂,雌蕊較長,雄蕊分佈四周,花蒂側面一般三四筆,背面則表現五筆。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練習沒骨綠梅折枝畫法:畫綠梅時須調配花青和藤黃,含水分宜多,筆下宜覺著,留意花瓣要近大遠小。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臨摹吳昌碩真跡範本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一:筆蘸宿墨,從畫面左上角向右下角寫出梅花枝幹,逐步添加輔枝,留出空白,以備著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繼續添加小枝,注意枝幹間的相互穿插。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三:長枝宜疏,短枝宜密。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四:畫幅左下角添加另一組梅枝,墨色略淡,用筆宜渾厚,宜疏簡,與上方枝條形成呼應。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五:在枝幹之間中鋒勾出花瓣,注意梅花的正、側、仰、俯的變化,用筆柔中帶剛,方顯生機。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六:勾蕊、點蒂,添加枝幹上的苔點,草率不得,此作看似“粗頭亂服”,實則筆簡意足,氣息高古。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臨摹齊白石真跡範本題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一:右上角出枝,注意長短、粗細等變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添加小枝,忌對稱與平行。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三:增加枝幹的穿插,用筆宜靈動、勁俏。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四:朱磦略摻曙紅,點厾花瓣,注意花朵的不同姿態,用筆宜沉穩,忌刻板。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五:待花瓣色澤稍幹後,添加花蒂,勾出花蕊,細微片須見功力,不可草率。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六:為畫面增加情趣,最後添畫八哥。此幅是白石老人賀歲祝壽之作,故為“鬧春增福”之意。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八哥畫法步驟

1.筆蘸濃墨,側鋒畫出八哥的背部輪廓,以確定其在畫幅中的位置。

2.濃墨畫出八哥的頭部羽毛特徵。

3.中鋒用筆添加八哥的嘴喙、眼睛。

4.中側鋒並用,濃淡相間畫出八哥的胸部、腹部及翅(局部留白)。

5.焦墨畫出尾羽,用赭石色添畫赤足。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本內容摘錄自江蘇美術出版社《學吳昌碩齊白石畫梅》,胡老溪著,僅供參考

冬日裡最應景的,莫過於學畫梅花,對於初學國畫的人來說,梅花造型概括,最便於練筆。如學習梅枝的用筆以及枝條穿插關係,可以鍛煉出堅挺有力的骨法用筆,同時也掌握了中國畫的用墨技巧。中國畫最重“寫”法,除了書法以外,習畫“四君子”(梅、蘭、竹、菊),無疑是進行國畫練筆的最佳途徑。

本系列素材內容摘錄自網絡公開的電子書——任明編著《國畫入門訓練新編 梅花》,安微美術出版社出版,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筆法

畫梅花重在用筆。梅枝可表現用筆的力度和用筆的靈活性。筆在手中抑揚頓挫,極盡變化。最忌用筆浮滑,缺少骨力。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用筆。

中鋒:筆鋒垂直於紙面,入筆要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即要有藏鋒的動作。線條的特點:圓潤流暢,平穩厚重,有立體感。

側鋒:執筆斜向一邊,筆鋒靠一邊行,畫出的線條一邊光一邊毛。線條的特點:樸實厚重,變化生動有力,多用於畫樹幹、山石等。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順鋒:是相對逆鋒而言。行筆時筆鋒攏在一起,順行而下,線條較為光潤。

逆鋒:用筆反其道而行之,筆鋒由右向左,由下向上。筆鋒在紙上行走,有阻力,線條有毛邊、飛白出現。線條特點:凝重、毛澀、潑辣。需要時筆可以臥倒逆行。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散鋒:筆鋒散亂,含水較少,在宣紙上捻、揉、挫、擦,形成濃、淡、幹、溼的效果,變化生動。

轉筆:行筆時筆桿要在手指的作用下內外轉動,把散亂的筆鋒攏在一起。畫出的筆線粗細變化和墨色變化較明顯,常出現意外的筆墨效果。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顫筆:行筆時手腕有節奏地顫動,運筆要穩健,可用中鋒、側鋒。

拖筆:順、側鋒並用。用拇指、食指、中指虛拿筆桿上方,使筆桿傾斜或臥倒,順筆桿方向拖行。畫出的線條輕快流暢,均勻有致,如畫柳條。注意要力注筆端,頓挫有方,不能隨便拖行。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墨法

筆墨中的墨,主要是指墨色的變化。墨分“五色”,也就是焦、重、濃、淡、清。通過墨色的變化,出現了幹、溼、濃、淡、黑、白,也就是“六彩”。墨色由最黑到最淡的變化,可表現物象的陰陽、虛實、遠近、蒼潤的變化。中國畫常用的墨法有三種:潑墨法、破墨法、積墨法。

潑墨法:是指在繪畫過程中一次性用墨完成乾溼、濃淡等墨色變化,無須重複用墨,要求一氣呵成,是典型的大寫意墨法。在運用潑墨法時一定要出現幹筆與飛白,否則筆墨就會只有溼墨一種。

破墨法:是指一次用墨之後,趁溼進行第二次用墨。可分濃墨破淡墨、淡墨破濃墨、幹破溼、溼破幹、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種破墨法。使用破墨法,畫面中筆墨的層次變化更加豐富多變。

積墨法:多層用墨的方法,一般由淡墨到濃墨,也可由濃墨到焦墨。每用一遍墨都要等墨幹後再進行下一遍,而且墨一次比一次要重。在畫後一層墨時,一定要留下以前墨的墨色和筆痕,不能全面覆蓋或破壞掉。從少積多,漸積漸厚,最終達到理想效果:畫面整體完整,筆墨厚而不塞,多而不亂,層層對比,呼應有理有序。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怎樣使墨色變化豐富

墨色的豐富變化是靠在調墨盤裡蘸水、蘸墨並在紙上完成的。如以清水筆尖(筆先蘸清水)蘸一點墨,略調,落紙後墨色會出現由濃到淡的現象。在落紙後變化腕的動作,也能出現多種墨色,豐富而自然。反之,蘸墨後用筆尖蘸水也可。在含有墨的筆根處注入清水,落紙後同樣有墨色變化效果。

筆墨的運用

中側鋒用筆畫枝幹,新枝用濃墨,老幹用淡墨,新枝用墨較溼,老幹用墨較幹,點苔屬於破墨法,濃墨破淡墨,溼墨破幹墨。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枝的畫法一

畫梅花,枝幹是最主要的。因為在一幅梅花構圖中,枝幹是主要部分,它的造型決定構圖的佈局。所以,畫梅花要多練習畫枝幹。梅花枝幹一般大幹多曲,小幹多直,枝節明顯。畫大幹多用側、逆、散鋒,畫小枝多用中鋒。同時要使枝枝相隨,相輔相成,互相呼應,大勢向一,縱橫交錯。

畫幹多從嫩枝起筆,因筆剛蘸濃墨,筆鋒合攏。小枝以濃墨中鋒落筆。其後,筆頭的墨色變淡,水分變少,順勢畫出老幹,易出現飛白,呈現潑辣、蒼勁有力的筆墨來。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枝的畫法二

畫梅枝可從主幹畫起,先布主枝的大勢,然後畫小枝。

用中鋒畫出梅枝架構,用墨稍淡,枝條穿插成女字形,如鹿角。然後再添小枝,枝條交錯時,勿集中於一點,枝與枝之間的空白分割要有區別,這樣畫出來的枝條疏密得當,富有韻律感。

最後整理枝幹,留出畫花的位置,或增添小枝以豐富畫面。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新枝的畫法

畫新枝大用用濃墨,以中鋒用筆,畫時要注意筆斷意連。斷處空白是留出畫花的位置,或是表明前後枝條的穿插關係。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枝幹組合

兩組枝幹的組合要有交叉相連的關係。枝條交錯形成的空白,也要有所講究,空白大小要有變化。梅乾上一般都畫有苔點,點苔要在枝幹的適當位置上進行,也要有大小、疏密的變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老幹的畫法

畫老幹以側逆鋒用筆,用墨要幹、溼、濃、淡並用,特別是要有幹墨、枯墨的運用,飛白能表現老幹的質感,再加上苔點,更顯蒼老的氣質。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枝造型舉例

進行梅枝造型時,首先要畫出梅枝的勢,這種勢一般多為欹斜狀。然後使細枝順主幹方向生髮,互相穿插。用筆要有中、側、逆、散鋒及捻、轉、折、順、拖等變化,以編織成一幅節奏性強的畫面。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畫干時,可以一筆畫完,也可以數筆畫成。小枝與乾的交叉,或枝與枝之間的穿插,要注意變化和畫面的均衡關係、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枝的粗細變化是靠筆的轉動、提按來實現的,點苔的大小、疏密要錯落有致,富有節奏感。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古人云:石分三面,樹分四枝,就是講物象的透視和立體感,畫枝幹的穿插要有主次、前後、粗細、虛實、疏密等變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畫梅枝時,筆中含水墨不宜過多,筆鋒也不必過尖,以乾枯、鬆散一些為好。用筆一氣呵成,不要反覆蘸墨,除非筆乾枯無墨。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也可先畫出嫩枝,筆中含水量漸少時,再順勢用枯筆畫老幹。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畫粗大的老幹時,墨色不宜太濃黑,筆中墨色濃重的部分偏向線條一側,可視作老幹的暗部,若老幹的造型不完整,可以用乾枯的墨色添補線條加以整理。請注意不要把飛白全部填掉,要保留筆觸的生動感。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點苔法

在花鳥畫中,點苔法是突出山石的筋節和樹幹的質感的技法,可彌補運筆的不足或遮掩敗筆,同時豐富畫面的表現力。點可墨可色、可圓點可長點等。運用時要群三聚五,不能毫無章法地亂點。

群三聚五↓↓↓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新枝上的苔點較老幹上的稍小,點苔用墨要根據畫面的墨色需要來畫。一般枝幹用墨幹淡枯澀,那麼適宜用濃、溼墨點苔;枝幹濃重、溼潤,適宜用乾枯、淡墨點苔。

新枝上的苔點↓↓↓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老枝上的苔點↓↓↓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小常識

在畫梅枝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弊病:用筆輕飄,線條浮滑,生硬呆板,無收無縮,不含蓄,不能筆筆到位而瀉勢漏氣;用墨無深淺變化,墨色髒而膩且散亂,死墨平滯等。

畫梅枝最忌出枝勻稱得像“魚刺”,穿插平行得像“井”字,多線交叉像“米”字,還有交叉形成等邊三角形以及垂直出枝等。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花朵的畫法

常見的梅花花朵分五個花瓣,花瓣呈圓形,有花心、花蕊。花色多為紅、白、綠等幾種。近似梅花的有杏花、桃花、梨花。畫梅花多用勾勒法、沒骨法。

勾勒法:是指花朵以線條為主的勾勒方法,又稱圈花法。以淡墨勾花瓣,以中鋒用筆,筆順由左到右、由中間向兩邊,線條如鐵絲,要有彈力,類同書法用筆。花蕊可用重墨勾,也可用赭石加墨勾。花心可用淡黃或橘黃染,花托用重墨勾。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運用勾勒法時,白梅花花瓣用墨較淡,與枝幹的較濃的墨形成對比,更顯花的嬌嫩。

勾花的線條要有輕重的寫意感。不能勾得太死。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沒骨法:是指不用墨線勾勒而直接用色彩或墨點染而成的技法。沒骨點染的工序比較簡單,一般一遍畫完。用沒骨法表現花朵比“勾勒法”更有自由表現空間。在技法上可從水、色、墨、筆四個要點把握,最重要是用水。古人云“得筆墨易,得水法難”,“惜墨如金,惜水如銀”等,都說明了水在繪畫時的重要性。水與色、墨的自然融合,可使所畫顏色潤澤、靈透,畫出的花朵也更顯嬌媚動人。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畫沒骨紅梅可先用清水筆直接蘸洋紅、曙紅、胭脂等國畫顏色點花;也可先用清水筆調白粉(不要過濃),再調曙紅顏色,最後用筆尖蘸少量胭脂點花。點花時要注意花瓣的造型和透視,等快乾時畫花蕊、染花心。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畫沒骨白梅,首先選用國畫顏料的白粉,後選用色宣紙為宜。因為色宣紙可襯托白粉,更能表現出花的生動色澤。畫法是用清水筆調白粉於筆腹,筆尖再蘸白粉,按花的形狀有法度地落筆點瓣,畫出花的各種造型和透視。白粉幹後勾花蕊、染花心。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綠梅、臘梅畫法和紅梅、白梅相同,只是用色相異而已。

花朵的佈局

畫一幅梅花,花朵不僅有大小、正反、向背的變化,以及含芽、含苞、待開、將開、盛放、殘放的姿態,而且在佈局上還要有主次、疏密、穿插的關係處理。在整幅畫面中,盛放和殘放的花一般不宜多畫。但這也不絕對。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創作示範一

畫一幅完整的作品,首先要立意,即構思和經營,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大膽落筆。然後細心整理,在似與不似之間求其神韻。

步驟一:先畫主幹,以中、側鋒用筆。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主幹上要適當留些飛白。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三:從上向下畫小枝。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四:順筆勾枝。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五:勾細枝,交叉為“女”字形。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六:接著畫梅枝,要互相穿插形成聯繫。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七:點主幹上的苔點,可大可小,可濃可淡。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八:用曙紅或胭脂點細枝上的花苞。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九:用曙紅或胭脂點花,畫出梅花的不同姿態。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十:整理花朵佈局。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十一:用濃墨勾蕊(墨裡也可加點胭脂),以中鋒用筆,線條要挺拔、剛健。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十二:用濃墨加胭脂點花托。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完整圖:整理畫面,補花或補苔點。枯筆處也可用淡墨點苔。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創作示範二

步驟一:用中側鋒畫出主幹,墨色幹、淡一些。用中鋒畫出新枝,墨色稍濃。畫出的主幹成Z字形,形成此幅作品的大致佈局。嫩枝的穿插要注意疏密,以及與整幅作品的大勢協調好關係。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運用沒骨法點花。花的佈局要遵循疏密節奏規律,並且花的造型也要不同,正側、仰俯、正背、含苞、怒放、將放的姿態都可以適宜地安排在畫面中。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完成圖:整理花朵與枝幹,用淡墨勾花蕊,畫花托,根據畫面需要點苔,然後題款、鈐印。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創作示範三

步驟一:用墨畫出梅花的老幹與新枝的結構,墨色有濃、淡、幹、溼變化。在一筆墨用盡後再蘸墨,筆筆貫通,筆斷氣連。不要反覆刷筆蘸墨。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因圖中表現的是白梅,所以用淡墨勾勒花朵 。可用小勾線筆、葉筋筆來勾。注意花朵的佈局,要有疏密聚散變化。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完成圖:將花朵在勾勒的基礎上染白粉,筆中要有足夠的水分,注意不要把白粉染出花瓣外。然後整理畫面。白粉幹後,在花朵的周圍用淡草綠或赭石點染成復勾,可凸顯白色花瓣。然後勾蕊並畫花托,最後用重墨點苔,以豐富畫面。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創作示範四

步驟一:用中、側鋒畫出主幹,順勢畫出細枝,將畫面的大勢布好。用中鋒畫出新枝,墨色稍濃。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用沒骨法點花瓣。注意花瓣的濃淡、疏密、含放、向背等因素。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完成圖:整理花朵與枝幹,用濃墨加胭脂勾花蕊,畫花托。根據畫面需要點苔。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梅花創作示範五

步驟一:用側鋒畫出主幹,墨色較為幹淡,濃墨畫出嫩枝。注意穿插與疏密的關係。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二:用勾勒法畫花瓣。注意花瓣的疏密、含放、向背等因素。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步驟三:用白粉染花瓣。濃墨勾出花蕊,點花托。為了襯出花的白色,再用赭石或淡草綠點染花瓣的周圍。

國畫入門訓練之梅花

完成圖:整理畫面, 增加一些花朵,根據畫面需要點苔。整幅畫面花朵的佈局疏朗,色彩淡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