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網友建議叫「黃牛」,廣告都想好了

“紅牛”這個品牌大家肯定都有耳聞,不僅是最知名的功能飲料,也是中國最成功的飲料品牌之一,20年來獨佔功能飲料的頭把交椅,沒有品牌能撼動地位。2015年的時候營收甚至超過了可口可樂中國,達到了230.7億元,是全中國銷量第一的飲料單品。然而近年來它的“盛世”開始出現了不太平。減產、停用辦事處、商標授權到期等傳聞不斷傳出,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網友建議叫“黃牛”,廣告都想好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賣了20年的中國金罐紅牛並不是“紅牛”品牌的所有者。原來,“紅牛”品牌是泰籍華人許書標在1966年註冊的,初衷是讓倒班的公認和司機白領們在熬夜的時候能保持清醒狀態,意料之外的是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成為泰國最火的飲料。在後來的個人傳記中許書標寫道:靠紅牛我每天就能賺1100萬泰銖(人民幣200萬左右)。 1982年奧地利人馬特希茨去泰國出差喝了紅牛發現很有有意思,於是找到許書標,兩人一拍即合成立奧地利紅牛公司,馬特希茨持股49%,略低於許書標的51%,儘管股份上讓步了但馬特希茨才是真正推動紅牛走向世界的功臣。

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網友建議叫“黃牛”,廣告都想好了


許書標和馬特希茨

紅牛進入中國

11年後的1995年,中國商人嚴彬聞到了紅牛的中國市場,於是擁有了紅牛的中國使用權並在深圳建廠。接著採用中國最有效的立竿見影的廣告方式:投放電視臺黃金時間段廣告。“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渴了喝紅牛,累了困了更要喝紅牛”等廣告語深入人心,隨著廣告效應的見效,短短一臉年時間紅牛便席捲了中國白領、學生、企業老闆以及夜生活的人群,迅速崛起成第一功能飲料。

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網友建議叫“黃牛”,廣告都想好了


頗具商業眼光的紅牛中國老闆——嚴彬

與中國紅牛粗獷的營銷不同,馬特希茨的奧地利紅牛採用的是“極限運動”戰略,常年贊助跑酷、F1、跳傘、滑雪、賽車等。熱氣球、網絡、賽場到處都是紅牛的LOGO。國際市場的成功也直接推動了中國紅牛在中國的知名度。

中國紅牛和奧地利紅牛都是泰國紅牛(即許書標)商標的被授權方。它們本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在各自的戰場,各自安好。可人總是喜歡往平靜的湖面扔石子,掀起層層浪花。2016年底,中國紅牛的商標授權到期了,負面新聞也莫名開始流傳,比如經銷商辦事處關門,工廠大部分停工。另一方面樂虎、東鵬特飲等功能飲料的崛起還是撼動著紅牛的市場霸主地位。

中國紅牛商標到期,接下來路在何方

奧地利紅牛試圖在中國紅牛商標到期後接管龐大的中國市場從而擴大自己的壟斷地位。這在商業上是很常見的,吞併諸侯國擴大勢力範圍。奧地利紅牛在體育運動上營銷的巨大成功與股權收購已經使得它成為紅牛商標的完全擁有者,體量遠大於中國紅牛。

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網友建議叫“黃牛”,廣告都想好了


華彬是紅牛在中國市場的實際開拓者,深耕十年他擁有著“紅牛”中文的使用商標與金色矮胖的罐裝特徵,已經深入中國消費者的內心,並且華彬還擁有了紅牛的配方。 奧地利紅牛在中國悄悄註冊公司等著紅牛中國商標到期以便於停止給華彬授權來奪得中國市場的舉動很可能會讓兩家處於兩敗俱傷的局面,此時中國功能飲料的市場局面已經不是1995年紅牛剛進入中國時的空白了。

網友建議自立門戶改名“黃牛”

紅牛商標到期的新聞已經在網上傳開,關於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有才的網友建議叫“黃牛”,因為“黃牛”這個群體在中國是神一般的存在,你買不到的車票門票、手機,甚至是醫院的優先掛號,黃牛都能給你解決。網友甚至連廣告都想好了。網友認為:“黃牛”在中國的知名度家喻戶曉、都不需要過多的營銷就能火起來,和“紅牛”只有“顏色區別”。廣告語就叫“喝了黃牛,搶票就是猛。”

年輕人最愛喝的飲料被迫改名,網友建議叫“黃牛”,廣告都想好了


網友的留言讓人忍俊不禁,只能感嘆“才子都在民間”,玩笑歸玩笑,不過中國紅牛最近與“生父”泰國紅牛以及“養父”奧地利紅牛,上演了一場品牌授權的生死大戰,儘管暴露出不少問題,然而中國紅牛目前仍然還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中國紅牛品牌商標的紛爭,再一次警示企業,商標的設計和商標的申請應該是高優先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