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脱贫记

老罗脱贫记

老罗脱贫记

罗祥明正在捆烤烟。

□赵婵娟

秋日的早晨,细雨伴着微风,略觉清冷。

天刚亮,水城县蟠龙镇高仲村贫困户罗祥明便早早忙活开来,摘刺梨、喂猪、捆烤烟,一刻也没有停歇。晌午时候,热一碗豆汤饭就着腐乳匆匆吃好,又继续理着烘出来的烤烟。

“14亩烤烟,还没收完就卖了2万余元。”罗祥明高兴地说,猪圈里,去年12月买的5头小猪仔,如今膘肥体壮;今年卖了第一房烤烟后,又购进11头幼猪。

每天凌晨四五点起,理不完的农活琐事,常常让老罗半夜才得休息,尽管如此,看着日渐鼓起的腰包,他心里却美滋滋的,因为穷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大道之行,始于垒土,脱贫哪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罗祥明心里清楚,党和政府一门心思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帮群众引水、修路、牵电、建房,立项目、搞产业、抓发展、惠民生,再“等、靠、要”,做懒汉,只会一辈子遭穷。

“正月间的时候,从木城过来的周书记来家里动员,说了开年要干的几件大事,我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听得出来他准备甩开膀子带着乡亲们大干一场。”罗祥明不敢忘记,当时他向村支书周勇立下了“军令状”——2018年脱贫。

诚然,罗祥明不是高仲村唯一一个提出“我要脱贫”的,却是第一个向村里表明脱贫愿望和决心的,他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县、乡脱贫攻坚安排部署,主动参与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靠着那股冲劲,定能摘穷帽,斩穷根。

“人穷志不短,高仲虽说是深度贫困村,全村496户2144人,贫困户就有123户473人,贫困发生率22%,但除了丧失劳动力的五保户、低保户之外,真正因为懒而穷的基本没有,要不是因为娃儿读书、媳妇生病,从来不怕吃苦的罗祥明根本不会被扣上贫困户的帽子。”周勇语重心长地说。

前些年,罗祥明的日子真真苦。三个孩子挨着长,老二老三个赶个地念高中,光是学费就难住了这个勤劳的庄稼汉,无奈地里刨不出“金坨坨”,老大初中没毕业就到外面打工了。“家里条件差,成绩也不理想,认个倒顺就行。”

入不敷出、收不抵支,罗祥明被生活压弯的脊背还没挺直,妻子患上了子宫肌瘤,昂贵的医药费更让他雪上加霜。“能借的都借了,一肋巴骨全是债呀!”

从以往的怕生病,生不起病,到现在看病全免,入院有“绿色通道”;老二在河北上大学,先后得到学校两次补助;种烤烟不愁卖,种刺梨公司保底收;村村通了不算,家家连,“户户通”。被确定为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罗祥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帮扶和支持。“好政策不是养懒汉的,政府扶你一把,你自身也要加把油、努把力,好日子才会快点来。”话糙理不糙,老罗决心要整出点名堂,活出个样,靠勤劳脱贫。

忙致富,致富忙。罗祥明掰着手给记者算账:烤烟净收入3.5万元,卖猪1.5万元,刺梨少说也有3000元,除去生活开销和孩子生活费,人均年收入将近7000元,这足以让他顺利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