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藩鎮割據的起因,在於唐朝遍設節度使。藩鎮又叫方鎮,原是封建朝廷在邊疆襟要地區設立的軍鎮,其長官為節度使。為了方便了解,我們還是先來看看藩鎮和節度使的起源。唐朝建立之初,為了方便對地方的統治,不僅改郡為州,對地方行政區劃也進行了調整,還逐步確立了府制。唐代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為三種類型:府、都督府、都護府。後來,為防止少數民族侵犯,唐朝又在邊境設置了大軍區,其長官為都督或大都督,像東突厥都督府和幽州都督府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剛開始,都督只管軍事,不問民政,有些邊防地區的都督,往往加“使持節”的名號,有專殺兩千石以下官吏的權力。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景雲二年(711)四月,睿宗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之名至此正式確立。再後來,到了天寶初年,玄宗已在邊境設置了十大軍區,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藩鎮,其長官為節度使或經略使。此時的節度使,由於身兼度支使(負責軍需調度)、營田使(負責屯田事務)和採訪使(負責監察)等職務,因此得以總攬軍、政、財、監之權,形成了一種非常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而與此同時,隨著廉族地主勢力的上升,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卻日益尖銳。朝廷派系林立,關鍵時刻往往不能步調一致,嚴重影響了中央政府的權威與效能。唐代後期的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在這一時期已經初露端倪。中央政府渙散,為地方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節度使有自主招兵的權力,招來的兵沒事幹,一天到晚都在訓練打仗。他們和中央軍的區別在於,中央軍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踢正步,而他們是拎刀砍人,砍著砍著就砍出了血性,戰鬥力自然就上來了。不過,這樣做也會有一個問題,即軍隊只聽命於節度使,而不買皇帝的賬,節度使就是他們的大老闆,管飯還給發工資。因此,藩鎮軍隊名義上是政府的,實際上是私人武裝。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當時,全國總兵力有57萬人,光十鎮節度使就擁兵49萬,其餘的8萬人才是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如此外重內輕的局面,不發生安史之亂才會讓人感到奇怪。那麼,為何藩鎮割據到了安史之亂後才會出現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唐中央對安史舊部處置不當,姑息養奸造成的。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一些降唐的安史舊部,被朝廷以賞功為名,授予節度使職位,逐漸做大做強。面對這種局面,時任皇帝代宗顯得很無奈,他無力消滅這些勢力,只好蘿蔔加大棒哄著他們過日子。藩鎮割據首先就起於這些安史舊部。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其次是節度使建制的擴大及其勢力的膨脹造成的。節度使初建時,一般都是設在邊遠要衝地區;安史之亂髮生後,為了當時軍事形勢的需要,軍鎮制度便擴展到黃河以南及江淮地區,後又發展到全國各地。據《新唐書·方鎮表》所列,全國共有藩鎮42個,實際上遠不止此數。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諸藩鎮中,勢力最大,為患最深的,是成德、魏博、盧龍三鎮,時稱“河朔三鎮”。成德節度使張忠志(後賜名李寶臣),統轄6州,佔據今河北中部和南部。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統轄5州,佔據今山東、河北、河南交界地區。盧龍節度使李懷仙,統轄7州,佔據今北京、河北北部及遼寧西部。三鎮節度使均為安史降將,他們“雖稱藩臣,實非王臣”,名義上歸順朝廷,但軍隊、賦稅、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並不服從中央管制。朝廷也拿他們沒辦法,只能採取睜隻眼閉隻眼的姑息政策。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節度使的職位往往是父死子繼,或由部下自代。朝廷的作用是等結果出來,走個形式簽字蓋章同意;就算皇帝看節度使一萬個不順眼,也必須承認,不能更改。河朔藩鎮割據能夠長期存在,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第一,河朔地區有獨立的經濟條件。由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主導,唐代的河朔地區自然條件較好,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不必與外部發生貿易往來就能吃喝不愁。

第二,通過控制相當數量的自耕農以保證財源和兵源,是藩鎮進行長期割據的社會基礎。唐代地主土地所有制正處於發展階段,各節度使還可以控制一定數量的自耕農,使其提供維持割據政權所需的大部分財政收入。與中央王朝統治地區相比,節度使在對待廣大農民的時候,更注意把剝削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因此,這些地區的農民所承受的負擔要相對輕一些,基層社會也相對穩定一些。同時,節度使本人及其僚屬也佔有大量土地,從而形成一個特殊軍人大地主集團。他們和本地大地主相互勾結,頑固對抗中央,以維護其既得的政治經濟利益。

第三,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藩鎮進行長期割據的軍事保證。節度使為了維護統治,都拼命擴充軍隊,還挑選精勇組成親信“牙兵”。牙兵是節度使武裝的核心,他們多“父子相襲,親黨膠固”,與節度使互為表裡,有著共同的利益。節度使對牙兵供給豐厚,往往可得其死力;如不合其意,牙兵便殺逐節度使,另立新主,就是所謂“變易主帥,如同兒戲”。牙兵的專橫難制,從側面說明藩鎮割據勢力是根深蒂固的。

第四,唐朝政權經過安史之亂的打擊,統治力量受到嚴重削弱,無法集中力量消滅藩鎮。在朝廷內部,宦官、權臣專擅朝政,政治腐敗,難以形成對藩鎮有效的威懾和控制。朝廷沒有一支自己控制的強大軍隊,每次對落鎮採取軍事行動,都要依靠那些專橫跋扈的地方將領。地方將領拿了朝廷的錢糧,並不給朝延賣力,往往按兵觀望,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而那些割據自雄的藩鎮,卻能互相聲援,聯合起來對抗朝廷。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這樣,隨著安史之亂結束,到代宗大曆年間,藩鎮割據的局面就基本固定下來。代宗時,最讓朝廷頭疼的是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田承嗣出身行伍,原為安祿山部將,累功至武衛將軍,後隨其反唐。郭子儀平定東都洛陽時,田承嗣見風使舵,舉旗投降,但不久又叛變。史朝義殺掉老爹史思明稱帝后,屢戰屢敗,與田承嗣一起退守莫州,坐困愁城。面對強大的唐軍,田承嗣反覆之心又起,就建議史朝義前往幽州搬救兵。史朝義聽從了田承嗣的建議,臨行前對他說:“我滿門一百餘口,都託付給你了。”田承嗣頓首流涕答應。誰知史朝義剛出城,田承嗣就把史家男女老幼綁起來送給唐軍請降。唐政府心胸倒很寬廣,對田承嗣所作所為既往不咎,封他為魏博節度使。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田承嗣為人深沉猜忌,好逞勇武,表面上接受朝廷命令,暗中卻只圖謀鞏固自身。他收取重稅、整修武備、統計戶口、強拉兵丁,幾年之內,部眾便多達十萬。大曆八年(773),田承嗣給安祿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建立祠堂,尊為“四聖”,又上表朝廷,求任宰相。代宗大為驚怒,趕緊以加封其為宰相作為交換條件,勸其搗毀祠堂。後來,代宗為安撫田承嗣,又封他為雁門郡王,並將女兒永樂公主下嫁其子田華,希望能籠絡其心。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不過,田承嗣生性兇頑,行為愈加放肆。大曆十年(775),田承嗣出兵兼併相衛節度使轄地,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代宗詔令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等8鎮聯手前去討伐。戰爭持續百餘日,唐軍四合,叛軍部將多降唐。田承嗣見形勢不妙,又開始裝孫子,趕緊造使奉表,向代宗謝罪稱臣。代宗並不能真拿田承嗣怎麼樣,只好赦免了他。後來,田承嗣再次叛唐,儘管還是以失敗結束,可終代宗一朝,魏博之患也未能根除。田承嗣死後,他的侄子田悅繼任為節度使,朝廷吭都不敢吭一聲便同意了。成德、盧龍節度使在這一時期儘管沒有魏博表現得搶眼,但並不表示他們沒實力,關於他們的“精彩”表現,後面還會提及。河朔藩鎮公開與中央對抗,在歷史上有人稱其為“叛鎮”。除“叛鎮”外,其他藩鎮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中原型落鎮,主要包括宜武、武寧、河東、河中等。從位置上看,中原落鎮控扼河朔,屏障關中,對河朔藩鎮起著防範作用,所以這裡駐有重兵。

二是邊疆型藩鎮,西北主要有鳳翔、振武、天德、銀夏、靈武等,西南主要有西川、東川、黔中、安南、嶺南等。邊疆落鎮通常是為了防範周邊民族政權的入侵而設置的。

三是東南型落鎮,主要有浙東、浙西、淮南、福建、湖南等。東南地區養兵少,軍費低,地方稅收大部分上供中央,是唐王朝重要的財賦來源地。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生下的一個怪胎

以上三類藩鎮雖然大體上還服從朝廷的政令,割據性較弱,但有時也會與朝廷兵戎相見,發生叛亂。比如華州節度使周智光,就經常劫持漕運,掠奪貢物,並公然聲稱華州地狹,睡覺伸不開腿,大有要踏破長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