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爆買」廢舊瓦楞紙 引發日本供應危機

由於全球貿易摩擦的影響,日本國內對瓦楞紙短缺的擔憂正在加劇。這是因為最大生產國中國將作為瓦楞紙原料的廢紙的供應來源由美國轉向日本,進行“爆買”。日本的廢紙流通量減少,局部開始出現缺貨。在保持快速出口的背景下,在屬於需求旺季的冬季,瓦楞紙短缺導致物流陷入混亂的情況正在出現。

日本最大的瓦楞紙板製造商王子Materia董事福嶌悟郎針對目前的困境表示,“有些工廠是在擔憂當天是否能進到廢紙的情況下進行生產”。現階段沒有對生產造成影響,但對今後的生產存在不安。排在行業第2位的Rengo公司9月因廢紙不足而進行了減產。業內還發生了被稱為“紙芯”的紙板出現缺貨的情況。

為何會出現廢紙短缺呢?原因在於,中國領導層貫徹的環保政策再加上貿易摩擦,導致中國正在爆買日本產廢紙。

出口價格上漲

中國2017年瓦楞紙板產量達到4720萬噸,是日本的約5倍。從2018年起,中國對進口廢紙中含有的雜質比例進行嚴格限制。有分析認為,相對於和其它垃圾一起處理的歐美的廢紙,具有垃圾分類習慣的日本的廢紙品質更高。

中國5月在事實上暫時停止進口雜質較多的美國廢紙。8月又對美國廢紙徵收了25%的關稅。中國的購買需求集中到了比美國廢紙物美價廉、離中國也更近的日本廢紙上。

面向中國的廢紙出口佔到今年日本出口量的7成以上,價格出現上漲。作為指標的關東製紙原料直供商工組合(簡稱關東商組)的10月裝船出口價格達到每公斤27.5日元(約合人民幣1.7元),比1月裝船價上漲43%,逼近2017年7月的歷史高點(27.7日元)。有利可圖的出口當前或將增加。

“如果目前的出口增長局面持續下去,廢紙將出現短缺”,市場上的擔憂升溫。關東商組的估算顯示,2018年廢紙回收量為近1100萬噸,而日本國內造紙公司的需求量接近900萬噸。如果出口量控制在200萬噸以內,日本國內不會出現短缺。1~9月的總出口量為150萬噸,但5~9月每月平均為約20萬噸,同比高出4成。瓦楞紙短缺的分界線正在逼近。

受出口價格帶動,日本國內價格也有所上升。進入10月後,日本國內造紙公司相繼宣佈提高作為瓦楞紙箱材料的紙板的價格。同時要求廢紙批發商控制出口,用於供應國內。

對此批發商顯示出不滿。2018年初庫存膨脹的造紙公司減少收購廢紙。批發商為推進出口而奔走,經受了窘境。東京都內的一家致力於出口的批發商憤怒地表示,“造紙公司在廢紙充足時說通過出口渡過難關,一旦出現短缺就說優先供應國內。太自私了。”

造紙公司也有自己的主張。為了維護廢紙批發商的經營和資源的循環系統,造紙公司和廢紙批發商設定了採購基準價格,造紙公司自認為一直在發揮支撐作用。廢紙價格每上漲1日元,就會對行業整體100億日元左右的收益構成擠壓。即使以紙漿進行代替,由於價格高於廢紙,也難以實現盈利。

一家造紙公司的高管透露,“現在處於即使給出較高價格也很難採購到的局面”。Rengo公司的副社長長谷川一郎呼籲稱,“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如果供貨停止將非常麻煩。為了維持循環系統、實現瓦楞紙的穩定供應、避免物流的混亂,希望批發商為減少出口提供協助”。

日本國內需求有望創新高

隨著網購的普及等,日本國內瓦楞紙需求旺盛。全國瓦楞紙工業組合聯合會認為,2018年需求將連續3年創出歷史新高。

不過,最近出現風險的萌芽。瓦楞紙板工廠2017年的開工率達到93%,接近滿負荷運轉。由於再投資遲緩、設備老化問題突出,如果發生作業故障,有可能直接導致供給短缺。

需求方也感受到貨源不足的跡象。電子商務巨頭表示,“正在努力提高紙袋等瓦楞紙以外的包裝的比例”。面臨年底商戰,是否陷入名為“紙箱短缺”的另一個物流危機?相關人士的表情仍然凝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