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下游卻僅有210米寬,河水都去哪了?

如果按照人員的DNA研究結果,整個人類都起源於東非高原,因為人口增多而引發食物、領地等各方面的矛盾,使得這些人開始逐步遷徙和擴散。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支,便是順著尼羅河北一路上,從尼羅河口進入亞洲,一部分人往西北進發,到達現在的歐洲。而另一部分人繼續往東。

這部分人翻越伊朗高原之後,有的到達印度地區,有的則走得更遠到達東亞的長江、黃河流域。在黃河流域發展期間,有一部分人類因為逐獵而居,最終在一次冰期時,跨過冰封的白令海峽走向美洲,至此,人類完成了漫長的遷徙過程,在此期間,地球上先後出現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文明。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下游卻僅有210米寬,河水都去哪了?

在歐亞、甚至美洲遷徙的這一分支當中,大部分人的祖先都曾在尼羅河流域生過很多年。當然,這裡所謂的“很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這種說法真的成立,尼羅河便可以說是整個世界的母親河了,因為沒有尼羅河,東北非洲大陸將會與撒哈拉連成一片無法穿越的茫茫沙漠,人類北遷的進程難度也將因此大大增加。

即使是在機械現代化的今天,尼羅河依然是從貫通非洲大陸南北的唯一“生命線”,這一點我們從非洲人口的主要分佈,以及非洲人口密度圖可以看出。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下游卻僅有210米寬,河水都去哪了?

其實在6500萬年前,地中海還沒有閉合,撒哈拉地區生長著大量的植物以及恐龍,是動植物樂園。地中海閉合之後,又經歷了數次冰川期,250年前的一次冰川期終於滅絕了撒哈拉幾乎所有的植物,撒哈拉開始迅速沙漠化,但是尼羅河卻頑強地在撒哈拉以東劃出一道生命綠洲。

尼羅河雖然是世界第一長河,孕育世界第一個文明古國古埃及,是埃及的母親河,但是在世界年平均徑流量排名前100的名額當中看不見它的身影。即使如此,尼羅河依然靠著不多的河水,養育著埃及近一億的人口,以及蘇丹數千萬人。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下游卻僅有210米寬,河水都去哪了?

從古代埃及開始,人們就不斷探索尼羅河雨季與旱季的規律,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洪水氾濫時期,洪水中夾雜大量肥沃泥沙的特徵,開渠引流洪水漫灌耕地。洪水退去之後,地裡留下一層肥沃的淤泥,人們只需撒上小麥、豆類等作物,即可獲得豐收。

母親對兒女總是無私奉獻,但換來的往往是兒女無盡的索求。步入現代以來,尼羅河的水流被工業和過度農業可以說正在處於被榨乾的邊緣。長度位列世界第一的尼羅河,在下游流經開羅的地方,河道寬度最窄處僅有210米,而在尼羅河上游約2600多公里的地方,僅一條支流的寬度就不知210米。原本尼羅河流經蘇丹尼羅省之後的2000公里下游區基本就一直處於消耗狀態,沒有補給,根本不堪壓榨。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下游卻僅有210米寬,河水都去哪了?

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尼羅河的水資源,自上世紀20年代開始,埃及、蘇丹,以及尼羅河上有的國家紛紛在尼羅河修建水庫、堤壩,攔截河水以備精細化利用。但是這樣一來,尼羅河下游的埃及就吃了啞巴虧,因為埃及埃及幾乎沒有河流,唯一的農業用水來源於尼羅河,幾乎全部的耕地都分佈在尼羅河河谷和尼羅河三角洲,倘若尼羅河上游紛紛建立大型水壩,可以流到埃及的水就所剩無幾了,而埃及在上游僅有一個老阿斯旺水庫,蓄水能力小的可憐。

於是在痛定思痛之後,埃及在上世紀60年代,興建了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阿斯旺水壩。這座水壩所形成的納賽爾水庫水域面積5120平方公里,是青海湖的1.1倍,蓄水量達1689億立方米,是三峽水壩的4.2倍,是丹江口水庫的近6倍,是非洲最大水庫。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下游卻僅有210米寬,河水都去哪了?

阿斯旺水壩雖然解除了埃及被上游國家切斷水資源的風險,但卻因為水壩庫容量太大,攔截了大量的河水,並且還尼羅河水中的淤泥也全部攔截,導致尼羅河水變少變清,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道變窄,這樣一來,尼羅河先是被榨乾了河水,又被榨乾了肥力。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母親河吧!

那麼尼羅河被榨乾之後,人類有究竟從中得到了什麼?是嚴重破壞的尼羅河生態、人工增肥的土地、還是化學肥料種植的碩果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