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被逐出皇宫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退位诏书》,遂宣告大清帝国正式终结。《清室优待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民国政府支付清帝岁用400万两;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旧”等条款。

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分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恩德,积极扶持,使逊清皇室小朝廷得以摆出龙门阵式,兴通于一时。溥仪退位后,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原来的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

在皇宫紫禁城内生活期间,溥仪仍旧发布“上谕”,仍用宣统年号纪年,遗老遗少仍行跪拜大礼。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遂使当时的紫禁城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派出国民军包围紫禁城,欲将溥仪及其小朝廷驱逐出宫。执行此项任务的首都警备总司令鹿锺麟,向清室宣布了摄政内阁议决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五项。溥仪被迫交出了皇帝印玺,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监和宫女。于当日下午,被监护离开皇宫紫禁城。

溥仪与庄士敦。☆庄士敦爵士,KCMG,CBE,别号“ 志道 ”,英国苏格兰爱丁堡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及牛津大学,中国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之外籍帝师。

庄士敦早年在香港殖民地政府任职,1906年被派往在山东的英国租借地威海卫。1919年至紫禁城教授溥仪英语、数学、世界史、地理;师生感情甚笃,曾封“一品顶戴”、“ 毓庆宫行走”,溥仪亦因庄士敦的教导眼界大开。

1927年任英国驻威海卫总督;1930年10月1日威海卫归还中国,庄士敦返回英国。1931年他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教授,主要研究汉学。1938年于爱丁堡去世,享年64岁。

溥仪与婉容。☆婉容,郭布罗氏,字慕鸿,号植莲,达斡尔族,籍属满洲正白旗。清朝逊帝溥仪嫡妻,逊清小朝廷和满洲国皇后。婉容出生于北京帽儿胡同荣源府内。父亲郭布罗·荣源是兵部官员,生母爱新觉罗氏,出身皇族。

1922年11月30日,溥仪大婚,婉容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后。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文绣也随之离宫。溥仪离开紫禁城之后,先前往父亲载沣的宅邸醇王府居住;后居住于天津市日租界的张园和静园。【历史上的今天,溥仪被逐出皇宫。资料:Goog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