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崑嵛山林場)

二師獨立二營駐地煙臺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 牟平區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位於膠東半島東部,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北瀕黃海,南臨乳山市,東接威海市,西臨煙臺市萊山區,西南與煙臺市棲霞市、海陽市接壤。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歷史沿革

  • 漢初(公元前206年),於今縣境設東牟縣,隸屬青州東萊郡。
  • 王莽代漢建立新朝,自天鳳元年(公元14年)起,大舉更易郡縣名稱。東牟縣改名弘德縣。
  • 三國時魏仍設東牟縣,隸屬青州東萊郡。
  • 隋統一後,今牟平縣地仍屬文登縣,惟文登縣改隸萊州,後又更為隸東萊郡。
  • 唐初,今牟平縣地仍屬文登縣。
  • 五代至宋,均沿設牟平縣及登州。
  •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寧海軍為寧海州,治所仍在牟平縣,轄牟平、文登二縣,隸屬山東東路。
  • 元沿設寧海州,仍治於牟平縣,轄牟平、文登二縣。初隸於益都路,繼隸於淄萊路,至元九年(1279年)直隸於中書省。
  •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牟平縣省人寧海州,僅轄文登縣,州治不變,但改隸萊州府。洪武九年復登州府,寧海州隸。萊州、登州初屬山東行中書省,繼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 清時(1644-1911年),沿襲明建置。
  • 民國二年(1913年),改寧海州為寧海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浙江省寧海縣重名,改牟平縣。屬膠東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東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屬山東省第七行政區。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四年(1938一1945年),先後屬魯東道、登州道。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牟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分為牟平、牟東二縣;次年6月,二縣又合併為牟平縣,屬膠東區行政公署東海專署。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 1950年5月,牟平縣屬山東省文登專區,1956年3月,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1月,牟平縣撤銷,併入煙臺市。次年11月,恢復牟平縣,屬煙臺地區。1983年11月,煙臺地區改市,牟平縣屬煙臺市。
  • 1994年7月2日,撤銷牟平縣,設立牟平區和萊山區。將原牟平縣的萊山、解甲莊兩鎮成建制劃出後設立牟平區,區人民政府駐寧海鎮。

1970年山東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按軍隊編制牟平縣昆嵛山林場改編為二師獨立二營,牟平縣昆嵛山林場各分場改編為連。

  • 營部設在煙臺專署昆嵛山林場場部(牟平縣龍泉鎮殿後);二師獨立二營下轄八個連隊;原昆嵛山林場所屬的五個分場改編為5個連隊。
  • 二師獨立二營成立後,相繼成立了工業六連、農業連,苗圃連。
  • 1974年11月山東生產建設兵團獨立二營撤消,昆嵛山林場交歸地方。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 昆嵛山林場 為煙臺市林業局直屬單位,是山東省第四大林場,地跨牟平、文登兩縣,總面積7.1萬餘畝,林業用地5.4萬畝,其中有林地4.9萬畝,疏林地1300畝,幼林地204畝,天然灌木林364畝,苗圃43畝,乾果水果樹830餘畝,高山宜林地610畝,森林覆蓋率為70.4%。
  • 1918年私人組成造林會社,在昆嵛山經營林木面積3.6萬餘畝。
  • 1941年被抗日民主政府接收,改稱為膠東林場。
  • 1944年5月正式成立昆嵛山林場。
  • 1950年為省屬一級林場。
  • 1952年5月由文登專署代管,1956年1月由萊陽專署管轄。
  • 1970年山東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昆嵛山林場移交山東生產建設兵團,改編為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原下屬各隊改編為連。
  • 1974年山東生產建設兵團撤消,昆嵛山林場交地方,恢復林場原建制。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昆嵛山

  • 位於煙臺市區東南50公里,方圓百里,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蹟薈萃,是全真道,教的發祥地。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裡稱昆嵛山為“海上諸山之祖”,《齊乘》雲:昆嵛山“秀拔為群山之冠”。昆嵛山生態優越,水質潔淨,環境幽雅,氣候宜人,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北方難得的一處天然氧吧,是原始的、純自然的、無汙染的生態旅遊區,是最適宜人類休閒度假的地方。
  • 昆嵛山林場位於膠東半島東端,橫亙牟平、文登、乳山三區(市),總面積71000畝,1992年由原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8年由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 昆嵛山是道教名山,峰巒疊翠,古木參天,風光秀麗,環境幽靜,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是一處美麗的風景名勝區。昆嵛山有莽莽蒼蒼的林海,千姿百態的森林景觀,植物種類繁多,林木結構合理,現已形成較為穩定的森林生態群落,森林覆蓋率達82%以上,四季林變幻豐富、色彩斑斕,有南方的杉木、東北的紅松、落葉松、美國火炬松、山東最大的“活化石”水杉,還有頗具欣賞價值的馬褂木、華山松、辛夷花、火炬樹和千年樹齡的銀杏、杜松及300年樹齡的北方玉蘭王,共有木本植物328種,草本植物600多種,可供觀賞的花卉348種。通過營造混交林,搞綜合防治,促進了生態平衡,25年沒施化學農藥而無蟲災,經專家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 昆嵛山有跌宕起伏的地形地貌,這裡屬長白山系,嶗山山脈,多為花崗岩,地形複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奇峰異崮星羅棋佈,溝壑縱橫交錯。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除主峰外還有大崮、小崮、金銀崮、槍桿崮等72崮,形成了奇峰林立,雄偉壯觀的自然景觀。昆嵛山群山環抱,地形複雜,溝谷曲折幽長,形成了以溪水、瀑布、清潭、山泉為主的水體景觀,長年不枯,且無汙染,九龍池瀑布實為人間仙境。昆嵛山由於特殊的地形地勢形成了許多天象奇景,著名的有“泰礴日出”、“山市蜃樓”、“古洞煙霞”、“昆嵛疊翠”等。
  • 昆嵛山有眾多的古蹟遺址、名人史料、碑碣石刻等人文景觀,如道教的全真教發祥地煙霞洞,膠東第一古剎無染寺,名揚全國的嶽姑殿、九龍池、龍王廟、齊王墳及無鹽王后墓葬,王母娘娘洗腳盆,抗日英雄於得水洞。煙霞洞內有元、明朝的聖旨碑、“銅碑”、邱處機手書石刻,無染寺中唐昭宗光化四年無染院碑、清光緒年間重修無染禪院碑等。這些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進一步體現了“秀”、“古”、“奇”、“俗”、“幽”的特色,更體現了昆嵛山悠久的歷史文化。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獨立二營一一牟平縣(昆嵛山林場)

  • 昆嵛山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煙臺、威海市及萊山機場各50公里,距牟平、文登各20公里,距蓬萊120公里,煙臺、牟平有直達班車。近年來,加大開發力度,初步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有招待所、飯店六處,一次可安排住宿200人。目前已推出泰礴頂、煙霞洞、九龍池、嶽姑殿、無染寺5個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