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混的地产圈 焦虑的地产人

by小西 敬请关注 华仔跑楼

难混的地产圈 焦虑的地产人

“拼搏到感动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

地产人每天喊着口号打鸡血。

直到夜深人静,才觉得自己全身力气都被抽光。

随着地产开发业务见顶预期逐渐在业内达成一致,焦虑正在深度侵袭,谁也摆脱不了。

1

混迹地产圈十几年,华仔接触的老板、高管不少,中层营销人、策划人更多,光鲜靓丽背后,更多的是心酸。

上周五,一位认识6年的朋友突然发来微信,托华仔物色合适的岗位,有个愿望很特别,周末只加一天班。

一直以来,他努力工作,希望能让领导赏识,希望赚更多的钱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

那天,女儿的埋怨、领导的责备,才发现在领导和女儿心里,自己做得都不太好,“真的熬不下去了,身体累,心更累!”

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几分钟,他却紧接着发来信息:“要开部门会了,回聊。”

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地产人:一边忍受疲累,一边咬牙坚持。

2

常年无休,是地产人的工作标准。

双休,不存在。调休,进度不允许。法定假期,更是要忙到飞起。

生病了,委屈了,心累了,压力大,都顶着!有人不理解,把工作当生命,地产人你有病吧!

可谁不要养家糊口呢,你牛逼,你给我找一份不用拼命的工作来!

从“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到“要么交业绩,要么交尸体”,地产人在业绩的重压下,只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几乎每个地产人都无数次在心中默念“老子不想干了”、“老子现在就走”,可真正能放下一切离开的却少之又少。

毕竟,在这里,竞争还相对公平;毕竟,干得好,买房买车有希望。

一年过千亿的销售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数以万计的地产人拿命换来的。

3

提起地产人迷茫的心与焦虑的现实,就不能不提地产策划人,其考验关乎身体和心灵。

他们整日行色匆匆,时而衣冠楚楚参加汇报会,时而邋里邋遢在电脑前码字写方案,时而和大学生一起跑市场调研竞品情况……

无休止地写PPT,日子一久,便不是老花眼、颈椎病、腰椎病那么简单了,而是,如何好好的“活着”。

心灵上,高尚的理想跌落凡尘,几级领导各种折腾,兄弟部门各种刁难,终于越来越不会写方案……

工作吃饭分秒必争,还要随时准备挨批,白天开会晚上写报告,加班到凌晨1点属常态。

所有这些付出,都是为了能够站得更高,看到更好的风景。但实际上,很多人还没看到风景,下面的年轻人已经冲了上来。

在地产行业,如果你35岁还只是经理,在猎头眼里你已经“没有价值”,除非有“特殊技能”加持。

4

地产圈,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让人焦虑。

可即使是拿命换来的小成就,却仍被人明里暗里说酸话:“房地产的钱就是好挣,努努力就能年薪百万。”

在外人眼里,干房地产的都能挣大钱。可低头看看自己的工资条,底薪+绩效却比人家少好几个零。

但你从年头忙到年尾,但你却时刻活在恐慌之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个行业待多久。

高周转,末位淘汰,稍稍松懈,分分钟有新人替代你。你干不了,自然有人能干——这才是最赤裸的职场信条。

当企业需要跑步向前的时候,你没有跟上步伐,你就会被淘汰;

有的企业开启多元化之路,而如果你还是一个“单纯的人”, 你就会被淘汰。

有的人虽然收入高了,但是自身的行业价值不断被消耗。赢得了现在,失去了未来。

5

一个干地产的朋友,之前因种种原因转行,可在外面兜兜转转了一圈,还是回到老本行。

地产圈里,有无数人在寻梦。

他们的梦想其实很简单:靠自己的努力,给家人一个舒适的生活,给自己一个不虚度的青春。

外面的世界可能更简单,但很难承载年少时心中的梦想。外面的世界可能更安逸,但地产人骨子里的拼劲儿却无处施展。

成年人的世界从没有“容易”二字。

这里的恩怨是非从不会少,但外面的世界似乎更适应不了。也许正像一个前辈说的那样:“一朝入地产,终身地产人。”

这就是职场,再牛逼的人,都会遇到职场危机;揣着再多的梦想,都会踏入中年。

有人的地方就有挣扎,挣扎着再为自己续一点血。

地产圈虽然难混,但待久了,便不知在什么时候就爱上了。

华仔跑楼

一个严肃、认真的楼市自媒体公号

创始人华仔

原资深地产媒体人、运营人

关注武汉楼市20年

敬畏真相

落笔千钧

源于一份情怀

坚守一种信仰

寻找有诗的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