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兩個「稻香村」,「老字號」的新路在哪裡?

一南一北,有兩個稻香村

在現有法律框架內,我們如何保護老字號商標知識產權

在知識產權領域有個規律,企業越早做,越主動去做,成本就越低。

兩家公司如何整合好,進行全國化運營顯得尤為重要,對南北稻香村的可持續發展也更加有利。目前在西北、東北、西南等市場,兩家企業都沒有形成全覆蓋的態勢,建議雙方可以坐下來,把全國市場做大。

國家層面應推出保護和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品牌建設,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進一步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學界加強對老字號保護的研究,共同促進老字號健康發展,讓類似的商標權之爭儘可能少地發生。

不久前,“北京稻香村”這個全國知名的中華老字號一度上了熱搜,不是因為它的銷量龐大和“北京特產”身份,而是其商標權引發的兩場官司。也正因為媒體對這兩場官司的報道,讓一些“吃著稻香村糕點長大”的老北京驚覺,原來稻香村不止一家,北京市場上銷售的稻香村糕點,竟然有蘇州稻香村(下稱蘇稻)和北京稻香村(下稱北稻)之分。

作為名享中華的老字號,怎麼會有兩家?難道一家是正宗,另一家是仿冒?

相恨又相棄

南北兩個“稻香村”,“老字號”的新路在哪裡?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正文無關

梳理蘇稻北稻發展軌跡,會發現兩稻關係淵源極深。

資料顯示,蘇州稻香村於1864年左右在蘇州開店,店名“蘇州稻香村茶食店”。據說稻香村,就取自《紅樓夢》中“柴門臨水稻花香”的字句。1925年,蘇州稻香村向民國政府農商部申請了“稻香村”商號註冊執照,文化大革命期間改名為“紅太陽”,1976年恢復“稻香村”字號,1980年更名為“蘇州糕點廠”,1986年6月12日又更名為“蘇州稻香村食品廠”,2004年3月合資成立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收購河北保定稻香村,同時將其“稻香村”商標轉讓到新公司。也即,此時“稻香村”的文字及圖商標,來源於保定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則始建於1895年。據《北京史志文化備要》中記載,“北京稻香村……清朝末年,由南京人郭寶生創辦……稻香村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經營各種南味食品”。此後由於政局動盪、軍閥混戰,1926年,“稻香村南貨店”被迫關張,而這一關就關了半個多世紀。

1984年,北京南味食品派系第五代傳人劉振英恢復了“稻香村南貨店”這個老字號食品企業。同年1月,北京稻香村復業後的第一門市部東四北大街營業店正式開業。1994年9月,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公司正式組建,並於1997年註冊“稻香村”商標,2005年改製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這樣看來,南北兩稻均有歷史出處,算不上哪家仿冒哪家。如果各自“鎮守”南北市場,兩家稻香村也便不會相遇,更不會相恨相殺。

矛盾,出現在蘇稻與保定稻香村合併,後者註冊商標轉入蘇稻之後,南北兩稻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期於此終結。

2005年,蘇稻將新商標設計為手寫體“稻香村”文字及扇面邊框的稻香村商標,並於第二年提出申請註冊扇形“稻香村”商標,被北稻提出異議,註冊未能成功。

2010年,北稻開始申請註冊糕點類“北京稻香村”商標,並於2015年註冊成功。隨後,北稻以擁有“北京稻香村”商標為由,要求蘇稻不得使用手寫體“稻香村”,如要使用則需加上“蘇州”字樣以示區別。

2013年4月2日,國家商評委作出裁定,對蘇稻的扇形“稻香村”商標不予核准註冊。蘇稻不服裁定結果進行起訴。次年,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維持了國家商評委對蘇稻的扇形“稻香村”商標不予核准註冊的裁定。

此後,圍繞商標權,兩家稻香村相互打起了多場官司。自2015年9月起,北稻分別向多家法院起訴蘇稻侵權,索賠金額累計近4000萬元。

2018年9月10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雙方侵害商標權糾紛與不正當競爭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公告指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

僅一個月後的10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一審判定,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侵害了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的商標專用權,要求前者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同時賠償後者115萬元。

儘管商標之爭還沒落幕,但南北兩稻的角力已經引起消費者群體的撕裂:吃慣了北稻的人紛紛留言攻擊蘇稻“盜版”,對他們宣稱是“北京特產”的行為十分不齒;而蘇稻的擁躉則反唇相譏北稻“不正宗”。

“戰爭”與“和平”

南北兩個“稻香村”,“老字號”的新路在哪裡?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正文無關

廣東咀香園也是一家百年老字號企業,其公司副總經理張延傑表示,一直對雙稻商標之爭較為關注,因為老字號如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得不夠好,有時會拖累整個企業的發展。他介紹,十幾年來咀香園和多個“李鬼”打過官司,對一些企業的“傍名牌”行為及時進行了維權。

的確,所有的金字招牌最怕被仿冒。近來,有很多消費者拿著印有“福聯升”“祥聯升”“步聯升”“鑫聯升”“吉福聯升”等名號的鞋,找到北京著名老字號內聯升公司,提出換貨。每次,售貨員都要耐心解釋,這些鞋都不是內聯升的產品。“看著挺像啊,我以為都是一家的貨呢。”一些顧客被眾多“聯升”弄得暈頭轉向。

其實,這些“聯升”都是出自一家名為“福聯升”的公司。內聯升跟這家公司“打交道”有七八年了。“福聯升”向商標局申請註冊多個含有“聯升”的商標在商品上。內聯升公司得知後,便向商標局、商評委提出異議,同時一直在跟這家企業打維權官司。內聯升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他們每年都要“剿滅”侵權作坊千餘家,打掉近似商標10餘個。

飽受侵權困擾的不光內聯升一家。北京多數知名的老字號企業都中過招。同仁堂就曾在其官方網站發佈聲明稱,名號屢屢被不法分子盜用以宣傳和銷售產品。北京市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張健介紹,近幾年,一些大型老字號企業都成為被“山寨”的對象,因為仿冒他們利潤高。

維權行為每年都要耗費各大老字號很多人力、物力,包括內聯升在內的不少企業,為此都成立了自己的法律維權部。比如全聚德,大街小巷裡層出不窮的假冒真空包裝烤鴨,至今讓該公司的法律維權部門忙得焦頭爛額。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瑛認為,一些企業過度利用商標註冊程序以及鑽法律空子進行投機的行為,是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破壞。

執著追求商標和名稱的相似度,這是我國商業領域一個奇特而怪異的普遍現象。與上述“傍名牌”的泛濫不同,同時具有百年曆史的南北稻香村,本可以在認可彼此發展歷史的前提下,各自形成自己的風格,以各自的獨異性吸引不同消費者,將最終的選擇權交給市場。特意以相似度與對方抗衡,恰恰是企業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戰爭”還是“和平”,這是考驗雙方智慧的課題。

另一條出路

南北兩個“稻香村”,“老字號”的新路在哪裡?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正文無關

在知識產權專家、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看來,南北稻香村商標爭議可能一時不會停止,

它給其他老字號帶來的最大鏡鑑是,在現有法律框架內,如何更早更快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趙虎認為,如果北京稻香村在我國商標制度建立之後馬上對自己的商標進行註冊,也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兩稻之爭了。“在知識產權領域有個規律,企業越早做,越主動去做,成本就越低。”同樣,蘇稻也做得不夠好。比如北稻在餃子類進行商標註冊時,蘇稻沒有提出異議,同時,在某個歷史階段,他們的保護意識也不強,只註冊了一些商品,而沒有把所有商品都註冊。

趙虎提醒,企業進行商標註冊時要有計劃,現在使用和將要使用的類別,包括商品周邊產品,都要進行註冊。合同約定方面也要細緻周全。“兩家有過相關協議,蘇稻授權北稻使用商標,如果當初蘇稻在合同方面細緻一些,比如說約定商標你可以使用,但不得另行註冊,使用的商譽都歸我,等等。當時注意了,也沒有現在的糾紛了。”

對於南北稻香村商標糾紛案件,武漢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所所長寧立志教授曾指出:解決稻香村商標糾紛須遵循四大原則,即尊重歷史原則、保護在先權利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及公平競爭原則。“其實,像這樣的百年老店,類似的商標字號近似問題很多。比如蘇州雷允上和上海雷允上,上海吳良材和南京吳良材,蘇州陸稿薦和無錫陸稿薦,杭州張小泉和蘇州張小全等等。這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希望雙方好好協商,找到可以和解的方法。”

不管是歷史遺留原因,還是商標歸屬之爭,雙方的糾紛都是一場利益之爭,也是一場意氣之爭。

“兩家公司如何整合好,進行全國化運營顯得尤為重要,對南北稻香村的可持續發展也更加有利”,中國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指出,目前在西北、東北、西南等市場,兩家企業都沒有形成全覆蓋的態勢,建議雙方可以坐下來,把全國市場做大。

這對於處於糾紛中的南北稻香村,未嘗不是醍醐之醒。

“老字號”新路

南北兩個“稻香村”,“老字號”的新路在哪裡?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正文無關

面對老字號企業屢屢被侵權的現實,北京市也開始摸索老字號企業整體保護的新路子。

2018年6月,慶豐包子鋪、稻香村食品、中國照相館、同仁堂等首批145家企業、共151個品牌,獲評“北京老字號”稱號,並正式授牌,讓消費者在辨識相關產品時有了依據。而名單外的商家,就不得打出“北京老字號”旗號了。

“這是首次正式對這些企業進行認定和授牌。”北京市老字號協會會長姜俊賢說,由於老字號的知名度較高,社會上出現了一批“自封”的“老字號”企業,對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也成為棘手的問題。以往追究冒用“老字號”商家的法律責任時,會因“老字號”商標註冊問題而維權困難,但此次北京老字號協會以獨立法人身份註冊“北京老字號”集體商標後,企業便可通過正規法律程序,解決這一問題。

武漢市中級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樊小娟指出,近年圍繞老字號的案件逐漸增多,多集中於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領域,原因包括企業未對商標保護類別留足發展空間、圍繞主商標的保護體系不夠健全、老字號和商標的權利流轉不規範、不嚴謹等。與此同時,法律適用層面也缺乏老字號獨有保護體系。

樊小娟認為,國家層面應推出保護和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品牌建設,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進一步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學界加強對老字號保護的研究,共同促進老字號健康發展,讓類似的商標權之爭儘可能少地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