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代名人——张开儒

张开儒(公元1869年—1935年),字藻林、苏林,今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蒙姑村人。

1904年秋,张开儒和李根源、唐继尧被选赴日本留学,入振武学校学习。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张开儒即加入,1907年12月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军事。1908年12月,张开儒毕业。1909年春归国,任云南讲武堂教官。1910年5月李根源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张开儒为提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开儒与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等密谋发动新军响应起义,10月30日昆明举行“辛亥重九起义”,张开儒奉起义司令部命令,率领讲武堂学生开城门迎起义军,并配合新军第七十四师等部攻下云贵总督署,31日昆明光复;11月1日成立了大汉军政府,张开儒任军政府军务部机械局局长。

1911年11月11日,云南军都督府决定派兵援川,14日云南援蜀军从昆明出发,张开儒任援蜀军第一梯团副梯团长兼联队长,奋勇当先,率部渡江进入四川攻击,大败清兵,攻占叙府。1912年5月张开儒随援蜀滇军撤回云南。1913年3月12日被任命为滇军第二师步兵第三旅旅长,旋加陆军少将衔;10月4日唐继尧任云南都督兼民政长,任命张开儒为云南陆军迤南边防第一旅旅长,驻防滇东南边境的开化(滇东南文山),10月20日实授为陆军少将。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称帝,云南宣布独立,讨袁护国战争就此爆发,张开儒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第一梯团长, 1916年1月随第二军向广西广东进军;先歼李文富军;后围攻百色,蒙自围解。6月19日张开儒占领了韶关和粤北地区,护国战争因袁世凯已死结束;10月8日张开儒加陆军中将衔,任护国滇军第三师师长,兼任南(雄)韶(州)连(县)镇守使,21日实授陆军中将。

1917年6月13日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国会,26日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所率驻粤滇军宣布北伐,积极响应支持孙中山掀起“护法运动”;8月14日,张开儒任靖国军第五军总司令;9月10日,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特任张开儒为护法军政府陆军部总长,授陆军上将,又兼靖国军第五军军长和第三师师长。

1918年1月15日,西南各省护法联合会议在广州成立,1月20日,莫荣新等十三人联衔通电公布《中华民国护法各省联合会议条例》,张开儒指出,“组织名虽为联合会议,其内容实为合议政府”,由于孙中山、章太炎、张开儒等人的及时揭露,西南联合会议终于破产;2月6日,张开儒通电宣布就任陆军总长,他坚定维护护法军政府。5月4日军政府改组案成立以后,莫荣新突然发表命令解散陆军部警备队,通令各县解散陆军部所设招兵机关,并且诱骗张开儒来省接洽公务,李根源强行接管了张开儒的第三师,11日张开儒从韶关返回广州,在西村车站被捕,被囚禁于广州,莫荣新又枪杀了陆军部次长崔文藻;5月20日军阀政客们依靠非常国会改组了护法军政府,21日孙中山被迫辞职,护法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1920年11月,张开儒被释放,驻粤滇军重新组成“护法滇军”三个旅,张开儒任总司令,但是陈炯明突然袭击并解除了“护法滇军”武装,张开儒被迫回到云南。

1921年2月,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在战败回云南驱逐了唐继尧,张开儒返回昆明。10月,任云南北伐军(总司令顾品珍)副总司令兼中央直辖军滇军总司令。1922年3月,唐继尧回云南争夺统治权,顾品珍战死,张开儒率领残部经贵州转移到广西柳州、芦寨一带,准备跟随孙中山北伐。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张开儒响应孙中山号召向广东进军。 7月20日,张开儒率滇军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等旅(顾品珍旧部),经贵州盘县入广西,败桂军林俊廷,占柳州,与刘玉山部会合,随即南下蒙江。9月,孙中山致函张开儒与朱培德军合力讨伐陈炯明。12月3日,张开儒在广西平南通电讨伐陈炯明。顾品珍旧部退到柳州时,内部意见分歧,张开儒主张跟随孙中山北伐,大部分将领却主张以广西为立足点,伺机再回云南。由于意见分歧,12月6日,张开儒被解除滇军总司令职,另举金汉鼎代理滇军总司令,杨希闵代理滇军总指挥,张开儒只得逃亡,找到孙中山。

1923年3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再组陆海军大元帅府。4月10日,张开儒被任命为广州大元帅大本营参谋长。10月28日,张开儒改任广州大元帅府上将参军长。1924年张开儒因病辞职,去澳门居住,从此潜修佛典。1927年秋由澳门回昆明定居,任云南省政府高级顾问。1935年7月7日,张开儒在昆明病逝,终年66岁;10月18日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云南近代名人——张开儒

张开儒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