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縣:「三變」改革改出新活力

今年,禮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全省農村“三變”改革推進會議精神,結合縣情實際,深入研究思考,積極探索創新,在基礎較好的鄉鎮村組率先開展了“三變”改革工作,通過一系列實打實的新舉措,激活了農村內生動力,有效推動了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村發展繁榮,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

活資源,興產業,農民轉型得實惠

禮縣海原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充分運用“三變”模式,公司負責投資、管理和經營,吸引農戶用土地入股,與農戶簽訂種植養殖合同,因地制宜發展林果、中藥材、肉牛育肥、飼用玉米、紫花苜蓿等產業。目前已在祁山鎮康集村、楊窯村、夏集村、五一村與寬川鎮朱家河村、白家村等六個行政村流轉土地12340畝,採取“保底收益+分紅+務工收益”方式,帶動周邊800多農戶76戶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

禮縣海原公司在祁山鎮和寬川鎮的成功做法是禮縣農村“三變”改革的縮影。如今,在禮縣各鄉鎮,農村“三變”改革如同雨後春筍般破土發芽,改革的效益和紅利也日益凸顯。

“流轉土地、開發產業,既盤活了資源、壯大了產業,也讓貧困戶增收脫貧有了多重保障。”寬川鎮朱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朱輝說。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模式促發展

近年來,禮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產業,激發群眾脫貧攻堅內生動力,著力構建黨建與產業高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雷壩鎮積極探索“聯合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採取“支部控股、貧困戶配股、普通戶入股、合作社經營”的方式,由聯合黨支部牽頭,組建禮縣關之西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村“兩委”班子成員任理事,駐村幫扶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和村民代表兼任監事,強化支部引領,全面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助推到戶產業扶貧工作落地見效。

關西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峰告訴筆者,為提高蔬菜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管理水平,新成立的蔬菜產業黨總支部在全村蔬菜產業發展中,發揮了帶頭引領和協調推進作用。在生產經營中,合作社用工優先考慮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日薪男性最低100元、女性最低80元的標準給予報酬,有效增加了貧困群眾經濟收入。

強改革,重實效,龍頭企業助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今年以來,禮縣依託土地肥沃遼闊、光熱水資源充足等自然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搶抓國家“金雞產業扶貧項目”,與北京德青源公司主動對接,達成合作協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總投資1.58億元,規模120萬隻金雞產業生態園正式啟動建設。項目建成後,江口鎮紅崖河一帶流轉出土地的農民每年可以獲得穩定的土地入股保底收益,還可解決周邊400多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帶動發展訂單玉米種植10萬多畝,輻射帶動當地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物流運輸業、餐飲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間接帶動4000多人穩定增收。

在農村“三變”改革工作中,禮縣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能人參與”的原則,積極探索“三變”發展新模式,在全縣形成種植、養殖、加工、生態循環、鄉村旅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生態產業鏈,同時將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結成利益鏈條,通過整合有效資源,強化基礎保障,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等方式,盤活了農村資源,拓寬了扶貧開發新路子。(楊建強)

禮縣:“三變”改革改出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