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村的梯田是從下往上造的嗎,是如何造出來的?

老葉698


古代農村的梯田是從下往上造的嗎?

說到古代農村梯田是從下往上造的這個問題,我相信我們的祖先們沒有那麼愚蠢的,為什麼?

大家也知道,修建梯田必須要把土壤梯平,把田的面積增大,這些工程古時候都沒有機械化,都必須要通過人工手挖肩挑著泥土,去彌補梯田虛方的一面,也就指面朝山下的一面,並且開挖出一丘梯田,需要擔出大量的土石方才行,而石頭只能砌在梯田田硬上這一面的最底下,而不能放在梯田的上面,以免造成梯田漏水是吧,象這樣的工程士石方特別多,大家請說說是從上面往下倒土容易?還是用鐵鍬向上一鍬鍬送土容易一些呢?答案是肯定的,是從上至下建造梯田,把多餘的土石方推向底處容易一些。


建造梯田如同大家過去,建造茶園一樣,從上至下來的,只是你茶園不用裝水,沒有田埂罷了。

建造梯田不象平地上造田那麼簡單了,梯田的土壤必須用石墩一層層壓緊它,否則會容易漏水的。


古代人建造梯田更辛苦了,他們首先必須要把山上面的肥土擔成一堆,等梯田建造好了,田埂築建起來了的時候,再把那些肥土挑回來鋪上,再引灌水源為梯田試水,哪裡漏水就往哪裡築,再利用人工或者是耕牛把新梯田裡面的溼泥巴和熟,攪和勻稱,反反覆覆耕耘才使新梯田存水,成為了糧田。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古代農村的梯田,是農村農民用自己的勞動與智慧,從上至下建造而成的,而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從下至上而修建的,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看看古代梯田到底是怎麼樣建造的?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古代農村的梯田的修建的方向可能是沒有規劃的。古代,人們以農業為主,而且農業產量也比現在低得多,除了政府沒有人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集中建設。而且大片的梯田,無論是水田還是旱地,沒有機械的幫助,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持續不斷的高投入。

現在的坡改梯,一般都是提前設計好,然後機械挖土石方,砌築田坎,半年施工就結束了。古代可沒有這種專業化的設備,我們一般能看見的大片梯田,都不是按照設計規劃,一下子就建造完成的,可能是幾十年、幾百年持續建設的結果。更多是根據地形,各代各家各自修建,經過幾代人才相互連通,構成規模的。

可能有人會好奇:平地挖出來的土石“廢料”到哪裡去了。實際上,是沒有廢料產生的!在建設過程中,農民會採用“高挖低填”的辦法,平整土地的確會將高處的土石挖掉,接著土石分離,石塊用來砌築田坎,渣土用來填在低處;夯實的需要,往往還從別的地方運土才夠。

至於漏水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考慮,因為往往水田裡的淤泥具有很好的防滲性能,而且修建水田的地方本來肯定有水源補給(水渠、降雨)。

田坎的穩定性也不是靠上下支撐達到的,而是依靠後期的種植維護實現的。這些梯田只要沒人耕種,維護田坎,只需要十來年,就會被雨水衝散崩塌,土壤流失恢復山坡原狀。其實,遊客所見的壯觀,都是農民辛勤勞作創造的奇蹟,而不是大自然的作品。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梯田,很大一部分建於60年代,這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農業學大寨。1964年毛主席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全國各地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建造梯田運動,人們肩挑手提,修田造地,興建水利設施,改良耕地環境,只用了短短几年便完成了這一人類農業社會最偉大的壯舉,解決了千萬山民的吃飯問題。

單說古代的話,沒有上下的建造方向,只有因(主)人而異,因地(形)制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