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法之下的代購能否繼續生存發展?

隨著電商法出臺、社交電商平臺興起等諸多因素,使得代購的市場空間日益狹小。加上距離元旦正式執行電商法僅剩兩個多月,代購行業一片哀鳴,供貨渠道受阻、運營成本提高,曾經通過不同地區價格差來獲取用戶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甚至有言論認為一個時代即將終結。但是情況真的有如此的糟糕嗎?有人斷言未必。

跨境電商在國內發展的時間並不算長,經過多年野蠻生長,規範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的關鍵詞。從商業本質上來說,代購可以理解為利用社交網絡做緊俏商品的生意,低進高出賺取差價。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銷量是不二規律,只要做好這幾點代購就有望走出困境。且《電商法》雖然加大了對行業的規範力度,但明確提出,國家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從事跨境電商。

新電商法之下的代購能否繼續生存發展?


《電商法》實際落地的執行力度還未可知,不過可以明確的是,代購的管理成本和稅務成本直接上升:個人代購被納入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範疇,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而跨境電商平臺需要報送商家的身份信息和納稅相關信息。這意味著,未來代購要以正規主體運作,而且需要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增加的稅務成本讓其在市場競爭中失去了價格優勢,同時正規化運營加大了管理難度和成本。

新電商法之下的代購能否繼續生存發展?


在說到電商市場時,很多人會說這麼一句話:電商流量為王。事實上,零售商業市場都是流量為王。流量越精準,流量規模越大,流量的商業價值就越高。代購行業也是零售商業的一種,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能獲取更多的流量,那麼同樣能夠增加銷售,提升收益。特別是在當前供應渠道受阻、成本提高的形勢下,開拓新用戶市場顯得尤其重要。

新電商法之下的代購能否繼續生存發展?


代購原來享有一定地區價格差和供應穩定的天然優勢,主要是和同行進行競爭。但現在他們則需要面對來自更多的商業競爭,比如來自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和線下店面。從前講究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比誰的貨來得快、賣得便宜。現在在商品價格優勢逐漸拉小的情況下,成本無法再壓縮就只有比拼服務來贏得用戶的認可。

總體說起來最受益的還屬廣大客戶,之前可能應為代購的產品價格上的奢侈而含淚放棄,現在卻可以考慮購買了,小面最近就發現了一個微信小程序隨你淘,上面售全進口美妝、母嬰用品等,在價格上又超級實惠。由此看來,熱愛進口產品的朋友等來了福音,代購儘管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這都是暫時性的。只要找到為用戶創造價值的方式,代購就能繼續生存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