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的受封與晉地局勢

唐叔虞的受封与晋地局势

第一章 晉國早期歷史概略

04

唐叔虞的受封与晋地局势

繞了半天,總算要說回正題,唐叔虞的受封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產生的決策。唐國也即後來晉國所在的區域,據說一直以來都是夏后氏的地盤,也即是原來夏朝統治的核心區域。按照我們一般的想法,商朝滅掉夏朝以後,夏朝故地的部族應該緊密團結在商王的周圍,共同建設新王朝才對。但是與我們想象不同的是,商朝大概只是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尊號,對於夏朝核心區域並沒有實行有效的控制,夏后氏的部族在晉南擁有很大的自治權。而王朝控制薄弱,就導致了遊牧民族的入侵,也就出現了很多戎狄民族所建立的方國,比如鬼方。夏后氏的部族與戎狄的方國大多數時候也都與商王朝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而不是順服的狀態。

這也可以想見,商王朝統治時期的中國,依舊保留著部落聯盟時期的政治觀念。商王朝可能也只是剛剛步入了城邦制國家的階段,而周邊的部族還或多或少的保留著部落制的社會形態。這種鬆散的政治結構,也讓周人鑽了很大的空子,周人在滅商的過程中,首先爭取到了夏地方國的支持,進而才從容地經過晉南一線進入中原與商朝決戰。

在武王克商之後,夏地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社會形態,直到武庚與三監發動叛亂,夏后氏中最強盛的唐國也趁火打劫,讓周人吃了不少的苦頭,這才讓周公產生了要整頓夏地政治格局的想法。

說起這個唐國,據說來頭很不小。唐國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被尊為上古五帝之一的堯帝所在的部落,據說很善於燒造陶器,故而以“陶”來為部落命名,被稱為“陶唐氏”。這其中還有其他的說法,比如有人分析,古時堯讀作陶,帝堯很可能就是陶唐氏部落的人格化象徵。

帝堯之後陶唐氏逐漸衰落,有虞氏興起,虞舜就取代了帝堯成為了部落聯盟的首領。這時的陶唐氏部族飂(劉)叔安的後裔形成的一個分支,在整個部落聯盟中仍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部族首領董父在聯盟中擔任重要職務,據說很善於馴養龍(有可能是鱷魚),其部落也被人們稱作是“豢龍氏”。

飂(劉)叔安後裔形成的另一支號稱“御龍氏”的部族,因為其首領劉累偷學了養龍的手藝,漸漸受到夏後孔甲的重用。但是不久之後,劉累又因為養死了一條龍,因而得罪了孔甲,只好偷偷地帶著部族遷到魯(河南魯山縣)。

之後經過部族之間的兼併整合,御龍氏改頭換面以豕韋氏的面目出現,隨後逐漸北遷回歸故地,建立唐國。武王克商時唐國歸附周人,但是三監之亂中他們趁火打劫,結果被周公打敗。周公將唐國整體搬遷到杜(陝西長安縣),放在周王的眼皮子底下看管起來,因此後來又被稱作是唐杜氏。唐杜氏雖然被打敗了,但其土地人口仍然不容小覷,在周王室仍舊有一定的地位。一直到西周後期,周宣王殺死唐杜氏子孫杜伯,杜伯的兒子隰叔逃回故地避難,在晉國擔任大理一職,成為晉國異姓貴族範氏的始祖。到春秋後期,陶唐氏在晉國的後裔範匄,曾誇耀自己的家族“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便是由此而來。

除了唐以外,散佈在整個地區的許多大小方國,如陶、劉、董、黎等等,單從國名上看,便與陶唐氏有著不少的關聯,整個陶唐氏在夏朝故地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為了能夠制約陶唐氏的力量,對夏朝故地進行有效控制,武王滅商前後就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三監之一霍叔處所封的土地就在這片區域內,虞國則是武王的堂兄弟虞仲的封國。後來虞國與當時的方國芮發生衝突,周王將芮遷到離自己近的地方以便於控制,而在芮國故地則又新封了一個姬姓的魏國。儘管如此,還是沒能制止唐國參與周朝初年的這場叛亂,為了平定這次叛亂,周王朝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於是在搞定了商朝故地的權力分配之後,夏朝故地的權力制衡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而叔虞封唐便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安排。

從這些細節中都可以看出,唐叔虞受封唐國顯然不是如兒戲那般輕率。如果開頭的那個梗是真實存在的話,那情形可能是正當周公不知道讓誰去擔當此重任的時候,突然叔虞跑過來說天子要給他封地,然後他靈感閃現,覺得面前的就是絕佳的人選,乾脆順水推舟,走你!

於是這事就這麼定了——誰說大人就不能開玩笑呢?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大體確定唐叔虞的受封時間,應當是在周公歸政成王的那段時間前後。但由於西周早期歷史記述的殘缺,我們無法確知這個受封的具體年份,只能推測唐國——也即後來的晉國——建國的時間大體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的十幾年間,是為晉國曆史的上限。

叔虞封唐時,舉行了隆重的授土授民儀式,周天子賜給叔虞懷姓九宗,職官五正作為其治下的百姓,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之甲,沽洗之鐘這些禮器作為授命唐叔虞征伐不臣的象徵。周王對唐叔虞的叮囑和對魯衛的囑託是一樣的,都是要懷柔與武力並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同樣都是要採取“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具體來說,就是考慮到唐地的特殊情況,夏人和戎狄混雜,讓他“啟以夏政,疆以戎索”。這個政策比魯衛的“啟以商政,疆以周索”還要寬鬆,不僅要按照夏朝的政治制度來統治人民,還要以戎狄的風俗習慣和法律規制來治理國家。

其中的“夏政”和“戎索”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政治形態和法律制度,由於手頭缺乏相關資料,因此不敢斷言。唯一可以確證的是,晉國沿襲了夏朝時的歷法,與“啟以商政”的魯、宋等國採用的殷正,和周王室採用的周正是有區別的。這三種不同的歷法,都採用十二地支作為各個月份的標記,以冬至日所在的月相週期作為建子之月,此後如無閏月,便依次是建醜之月、建寅之月……建亥之月。不同的是:夏曆以建寅之月——與現行農曆大體相似——為正月;殷歷提前一月,以建醜之月——冬至日的次月——為正月;周曆在殷歷的基礎上再提前一月,以建子之月——也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為正月。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春秋》及《左傳》,雖然是魯國的史書,但其記述事件時又是以周曆為依據的,因此相應的春季也就是從冬至月開始計算。如果對比今天西方國家使用的天文四季的話,就會發現周曆的四季剛好錯開了:也就是說周曆的春季,剛好是寒冬臘月大雪封山的時候,秋季又恰好是酷暑難耐的炎熱季節。當然了,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引用《詩經》中的一些詞句,認為周時的四季與我們現在通用的四季並無二致,這些在這裡就不作討論了。

至於周王賜給唐叔虞“懷姓九宗”,和賜給魯、衛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其性質是一樣的。這些部族其實都是常年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本來就不聽王室管教,根本算不上是什麼周王的賞賜。唐叔虞要想穩固統治這塊土地,就必須要實行武裝殖民,只不過為了體現周王的權威,履行了一下“授民”的手續還是必要的。至於“懷姓九宗”的具體構成——據很多學者考證,認為所謂的懷姓,其實就是鬼方的隗(wei)姓部族,因為隗和槐字近似,因此被訛為懷姓——都是一些處於遊牧狀態的所謂“蠻夷”。

想要與這些“蠻夷”和平相處,就必須要遵循他們的風俗習慣,因此不得不給出特殊寬待政策“疆以戎索”才能制服這些遊牧民族後裔。但不管怎麼說,唐叔虞乃至於後來晉國的歷代國君,對於國內的原住民族的政策始終是比較寬鬆的。這種對於周邊部族的寬鬆和解態度,成為了晉國與周邊戎狄相處的基本方針,一直延續到了春秋中後期。可以說晉國能夠成就霸業,實際上是離不開這些戎狄的支持的。

跟戎狄打交道的時間久了,也讓他們身上沾染了不少戎狄的習氣。唐叔虞死後,原來的唐國也一分為二,唐叔虞的嫡子燮改唐為晉,繼承其衣缽繼續發展,而另一個兒子另立爐灶建立賈國——這種現象被稱作是“藕國”,據推測這也是因為受到遊牧民族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在草原文化的傳統中,未繼承王位的成年王子都會分領人眾外移立帳,而即便是一般貴族家庭,成年的兒子也會分產外住——這恐怕是另一種形式的嫡長子繼承製。當然,受到戎狄文化影響的並不僅有晉國,當時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在確立分封制和嫡長子繼承製的時候,恐怕也多少受到了遊牧部族文化的影響。

從另一方面講,唐國國內尚且有這麼多鬼方後裔,周邊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建國之初的晉國基本上就被戎狄包圍了,這些遊牧民族不論是戰是和,總會不時地在唐都城外晃悠,衝著他們秀肌肉、露獠牙,鬥爭形勢和姜姓的齊國有一拼,想必唐叔虞每日也睡得不安穩。局勢是如此的複雜,戎狄就在家門口表演胸口碎大石,可是又山高皇帝遠,一旦遇到什麼事,遠在千里之外的天子親戚是壓根都指望不上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儘管唐叔虞有克商滅唐的征戰之功,有“射兕於徒林”的神功護體,但也架不住對方沒日沒夜的侵擾。看到如今的這番情景,不知唐叔虞在寂寞的夜裡,會不會想起那個“桐葉封弟”的故事,早知今日如此艱難,又何必當初要跟成王開那樣一個玩笑呢?

唐叔虞的受封与晋地局势

晉國史話·第一輯 晉文公霸業的基石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