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6.周游列国

F06.周游列国

第六章·晋文公流亡之路与称霸前的国际局势

06

F06.周游列国

这一年是晋惠公十一年(公元前640年,也有说法是前638年),他们流亡的第十六个年头,三十三岁的重耳离开齐国再次踏上征程,开始了游历中原的旅程,从此就再也没有长时间的停歇,直到最后回到国内。好在这次的行程提前有所准备,所以没有像上次那样狼狈,还算没那么辛苦了。

重耳每到一国都会找一个引荐的人,这个角色就类似于大客户销售中的教练,又或者是线人。通过这个线人,把他们带到国君家里去串串门寻求结盟,卫国的宁俞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在曹国他们所找到的教练是僖负羁,据说僖负羁的妻子对重耳很是看好,而且看到重耳的随行人员个个都是牛人,认为重耳的前途不可限量,就让僖负羁去巴结重耳。僖负羁不仅愿意引荐重耳去见曹共公,私底下对重耳也是礼遇有加,经常给去给他送礼。一次他向重耳送了些美食,在里面藏了一块璧玉,以向重耳示好,但重耳接受了他的美食,但是却把璧玉送了回去。

可曹共公据说就很昏庸了,他不任用贤能的僖负羁,反而把一堆无才无德的人拔擢为大夫。更令人气愤的是,曹共公听说重耳天生异象,有重瞳骈胁之相,就不顾对方的情绪,非要看个究竟。

所谓的重瞳,一般是说眼睛里有两个瞳仁(或者说是眼中有痣),重耳的名字大概也是由此而来。历史上记载有重瞳的人物有仓颉(面长四目)、虞舜(名重华)、重耳、项羽(重瞳子)、吕光、高洋、鱼俱罗(隋朝柱国,有双瞳)、李煜等等。重耳的另一个异于常人的特征是天生骈胁,所谓的骈胁是指肋骨紧密排列,就像是一整块骨头一样,和重耳一样有骈胁畸形的,还有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

人群中出现重瞳和骈胁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很低的,但因为古代统计学的不完善,在史书上出现这些记录的大多数都是有地位的人,于是后世就把这些本属于遗传病范畴的畸形特征,附会成了真命天子和圣人的象征。但在春秋早期的史料中,还很少有出现这种畸形的记载,恰好重耳就是一个集重瞳和骈胁等多种遗传病于一身的异类,这就引起了曹共公这个爱作死的好奇宝宝无穷的兴趣。为了看个清楚,他特意让人把重耳召了来坐在自己的身边,但也没聊什么具体的内容,大多数的心思还是在欣赏重耳的眼睛,观赏的时候还总是忍不住啧啧称奇。

重瞳的特征长在眼睛上,还能很方便地查看,可骈胁这种畸形是藏在衣服里的,当时的人们讲究衣冠礼仪,在公众场合穿着要得体,不能袒胸露乳。曹共公想看看重耳那异于常人的胸部,可又不好意思当场提出来,于是就让人给安排好,趁着重耳洗澡的时候隔着帘子偷看。

骈胁这种生理畸形对于日常的生活恐怕会有很大的影响,重耳也是深受其害,很不愿意示人。曹共公不顾个人隐私,执意要偷看他洗澡,对于重耳来说绝对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在朝堂上看眼睛我就忍了,但是偷偷摸摸地看我洗澡,这事是说什么也忍不了的。而且你偷看也就算了,还带着女眷,在一边饶有兴致地聊了起来,那可就更不能答应了。重耳因此与曹共公结下了仇怨,为后来晋文公伐曹埋下了伏笔。

这些故事被当做重耳受天命的证据被记载在史书中,以说明不待见重耳的都是些昏君庸臣,待见并礼遇重耳的都是些贤能之士,但是这其中恐怕还是有很多疑问的。重耳归国之后,在城濮之战中伐曹,命令三军不得侵犯僖负羁及其家人,以报答其礼遇之恩。但是魏犨和颠颉不听从命令,擅自进攻僖负羁,并烧毁了他的宅邸,晋文公重耳知道之后据说非常生气,便要处死魏犨和颠颉。魏犨在作战中胸部受伤,知道吉凶难料,就在晋文公派人前来探查他的时候,强忍着疼痛在来人面前蹦蹦跳跳的,表示自己根本没事,晋文公看在他还能继续作战的份上就没有杀掉他。

从这整个事件中可以看出,晋文公下令保护僖负羁不假,但是未必是真心的,否则又为何留下猛将魏犨不杀给人落下话柄?这其中透露出的意涵就很耐人寻味了。魏犨和颠颉都是跟随重耳出奔的功臣,重耳在列国受到的礼遇或者冷遇他们都有亲身感受,重耳能够受到礼遇,他们也是受益者,为何晋文公重耳会知恩图报,而他们却要恩将仇报呢?

答案就是僖负羁并没有如人们所说的那般,真的对流亡的重耳礼遇有加,反而是为了得到充当教练的好处,在重耳的背后挖了不少的坑。

曹国作为一个小国,夹在齐鲁宋郑这些大国之间,生存空间很是逼仄,各国流亡的公子也经常会到曹国落脚。但是以曹国的实力,不可能对每个公子都能够以礼相待,如果他破例收容了晋国的流亡公子,就必然要给他相应的待遇以示友善。这个具体的待遇就要比照别国的做法,就比如齐国,重耳刚到就是八十匹马的礼物,曹国就算是再寒酸,恐怕也总得出点血。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其他国家流亡的公子便会闻风而来,以区区曹国的实力,收容一两个公子或许还不成问题,可是过往的公子多了,就难免会左右支绌,疲于应对,最后的结果就是曹国会因为收容别国流亡公子而破产。

因此从经济角度看,曹国只能采取严格的措施,拒绝接纳任何流亡公子,重耳哪怕是再优秀,也只能拒绝。就像曹共公在拒绝僖负羁的提议时所说的,“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

可是僖负羁收了重耳的好处,就要忠人之事,于是他就拿出了杀手锏,告诉曹公重耳有遗传性的畸形,用这个来勾起曹公的好奇心,以达到让曹公收容重耳的目的。也正是因为僖负羁为曹共公提供方便,使得重耳在曹国受辱,这才让魏犨和颠颉恨之入骨,必欲杀之而后快,魏犨颠颉所说的「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实际上说的就是在说这件事。至于僖负羁赠送礼物给重耳的举动,很可能是在知道自己捅了篓子之后,特意向重耳赔罪的,而并不是因为仰慕重耳的才华。

可问题是既然僖负羁如此贪婪不义,晋文公为什么偏偏又要让晋军保护僖负羁呢?

这就涉及到重耳归国后的宣传策略了。重耳在流亡途中倍受冷遇,在做了国君之后为了给自己挣回面子编造了许多故事,说他在流亡期间,有齐、宋、秦、楚为外主,栾、郤、狐、先为内主,正是有了这么多得力的支持,才让他终于得偿所愿,重新返国为君。他编造这些故事的目的,是向世人表明自身的“贤能”,很多贤人早就知道自己能够成就霸业,因此对自己很是礼遇,而不礼遇自己的那些国君统统都是昏君败类。

但我们也知道,重耳在所谓的外主齐国流亡期间,除了齐桓公送他的八十匹马之外,也没得着什么有力的支持,否则他也就不用再四处流亡了。那些被他称为内主、外主的人,之所以没有揭穿,无非就是看在他霸主的面子上,也乐于攀附他而已。

因此僖负羁只不过是不小心成为他宣传战略的受益者罢了,他保护僖负羁实际上是在给诸侯树立榜样,将那个贪婪不义的僖负羁被他精心美化,塑造成了诸侯的行动标杆。这件事传达给中原诸侯一个明确的信息,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顺从晋国,哪怕是牺牲掉随从我流亡的患难之交,也要保护你的周全,否则就会面临曹共公的下场。

但以魏犨、颠颉武人的性子,实在是眼里揉不得沙子,见不惯小人得志的嘴脸,就愣生生地把僖负羁给灭门了。他们破坏了晋文公千辛万苦营造出来的统一战线,不理解国君搞舆论宣传工作的用心,自然要生一生气,来个杀鸡给猴看了。若不是如此,哪怕魏犨再蹦跶一万次,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好了,书归正传。因为曹公偷窥一事,重耳恼羞成怒,愤而离开前往宋国,并找到了大司马公孙固作为线人。此时正是泓水之战前夕,宋襄公恰好需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仁义,于是就同意收容重耳,而且还按照齐桓公的标准,不多不少也赠给他二十乘的车马作为见面礼。但是在帮助重耳归国的这个问题上,宋襄公却犹豫了,直到泓水之战结束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重耳在宋国待了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宋襄公一步步地步入深渊的全过程。在泓水战败后,他们终于确信宋国是无力帮助自己复国的,于是便开始琢磨着去寻求这次战争的战胜国、将来的准霸主楚成王的帮助。但或许是为了避嫌,重耳在离开宋国之后又向西折返,专门跑了一趟郑国,而这一次,在自家的亲戚面前,他们又碰了一鼻子灰。

他们托关系找到了叔詹作为线人想跟郑文公拉拉关系,但彼时郑文公被楚王送来的耳朵给吓傻了,时刻都充满了亡国的忧虑,根本没有心情接见他们。

叔詹知道重耳的目的地是楚国,害怕他们在楚王面前说郑国的坏话,就表示如果不能以礼相待,让郑文公把他们杀掉。郑文公觉得这个建议太过无厘头,一个流亡团伙能兴什么风做什么浪,便又拒绝了这个提议。然而就是这样一次心慈手软,竟然在几年后招来了晋国的讨伐,这恐怕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F06.周游列国

待续……

F06.周游列国

晋国史话·第一辑 晋文公霸业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