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差錯更正納稅調整怎麼做?

根據會計確認標準對會計計量產生的影響,可以將會計確認標準分為基本確認和補充確認兩大類.與基本確認標準不符的會計差錯有:與權責發生制確認時間不符的會計差錯,如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或不確認實現的收入,期末應計項目與遞延項目未及時調整等人為舞弊、欺詐行為;會計要素的定義和特徵不符的會計差錯,如賬戶分類不當、資產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劃分的差錯等.與補充確認標準不符的會計差錯有:與真實性不符的會計差錯,如企業對某項建造合同本應按建造合同規定的方法確認營業收入,但該企業按商品銷售收入的方法確認收入;與合法性不符的會計差錯,如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專門借款,企業將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發生的借款費用也計入固定資產的價值,予以資本化.

會計差錯更正納稅調整怎麼做?


前期差錯更正怎麼做賬務處理?

答:企業應當採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發現前期差錯時,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追溯重述法的具體應用與追溯調整法相同.

對於不重要的前期差錯,可以採用未來適用法更正.前期差錯的重要程度,應根據差錯的性質和金額加以具體判斷.

具體的會計處理:

(1)涉及損益的,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費用增加、收入減少→利潤減少,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費用減少、收入增加→利潤增加,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最後將淨利潤的影響數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中,然後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

(2)所得稅費用

①與稅法規定一致

會計差錯使利潤增加時,調增所得稅費用: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會計差錯使利潤減少時,調減所得稅費用: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②與稅法規定不一致存在暫時性差異的

會計差錯使利潤增加時,調增所得稅費用: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差錯使利潤減少時,調減所得稅費用: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