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耳朵會流水流膿

好多人容易的中耳炎,一般表現為耳朵流水流膿,耳朵悶漲,耳聾、耳鳴,甚至會有頭暈頭痛全身發熱症狀。

那麼,中耳炎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什麼?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是由沿海感染受引起的。那麼,中耳炎的症狀都有哪些?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什麼?

為什麼耳朵會流水流膿

中耳炎一般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慢性漿液性中耳炎。其中化膿性中耳炎又分為急性和慢性之分。

一、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早期,炎性病變侷限在鼓膜和鼓室,抗感染治療後可以停止流膿很長一段時間,患者僅有鼓膜穿孔和聽小骨可逆性炎性病變所致的輕度聽力減退。中期,炎性肉芽形成並累及到鼓室、鼓竇、咽鼓管和乳突氣房,此時,抗感染治療後仍偶爾流膿,雖然有的患者因為膿量少而沒有感覺到流膿,但是,常常出現反覆耳癢,這是因為鼓室膿液溼潤合併黴菌感染所致。此時,患者僅有鼓膜穿孔、聽小骨活動受限所致的輕、中度聽力減退和耳癢。後期,病情進一步發展,炎症導致聽小骨活動明顯障礙甚至聽骨鏈固定,有的患者還出現咽鼓管功能障礙。此時,患者出現鼓膜穿孔和中度聽力減退,偶爾耳鳴。末期,病情遷延反覆發展,炎症波及到內耳發生混合性耳聾,此時患者感到明顯聽力下降。同時,炎性硬化灶逐漸形成(中耳炎後遺症之一,又名:鼓室硬化症)幷包繞聽骨鏈、甚至侵犯到卵圓窗和圓窗。此時,患者不但鼓膜穿孔,還出現中重度、重度混合性耳聾及明顯耳鳴。如果膽脂瘤形成並破壞聽小骨和周圍骨質,患者還會出現耳痛、頭痛、膿中帶血、甚至面癱、聽力明顯減退而影響工作生活。

為什麼耳朵會流水流膿

二、急性化膿性的中耳炎

症狀:

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它併發症有顱外併發症如迷路炎、面神經麻痺等。

為什麼耳朵會流水流膿

三、分泌性中耳炎

症狀:

(1)耳聾: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

(2)耳痛及耳內悶脹。

(3)耳鳴:多為低音調“轟轟”樣耳鳴,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氣過水聲。

(4)兒童病人可表現反應遲鈍、誤聽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鏡檢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內陷、光錐變形或縮短,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後鼓膜顏色改變,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若病程較長,則鼓膜多灰暗、混濁。若分泌物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線,透過鼓膜有時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增多;若鼓室內積液多,則鼓膜外突。

為什麼耳朵會流水流膿

中耳炎病人日常注意什麼?

1、均衡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使用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傳染感冒的場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進而防止中耳炎的惡化。

2、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環境的安寧,不可運動過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隨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儘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並且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鼻道耳咽管暢通,維持中耳的排洩與通氣功能。

3、有感冒發生,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4、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別要防止不潔的水經外耳道進入中耳(例如洗頭、游泳等),造成發炎的加重,必要時可用耳塞塞住耳道來預防,若水進入耳朵時,可用吹風機吹乾,或側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傷害。

溫馨提醒:患有中耳炎者,大部分都伴有耳聾的現象,不僅會影響生活還會影響工作。所以,一旦發現患有中耳炎要及時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