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长乐路在旧上海叫蒲石路,这是一条有人物,有故事,有历史的路。小曼家的民宿在长乐路中间(682弄),东邻一个藏书楼,西临一个图书馆。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在“一间屋”民宿的东面的一座藏书楼-- 宝礼堂的故事,它目前是中日合资上海厚诚口腔医院。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宝礼堂”曾是旧上海商人潘宗周的旧居

先介绍一下潘宗周先生的生平和他的藏书:

潘宗周(1867~1939),近代著名藏书家。字明训。广东南海沙瀛人。

少时供职洋行,居上海,经商成巨富,民国间曾任上海工部局总办。藏书专重宋刻。以巨资蓄书,喜藏宋元古本,并得有100余种,均为精品。并且获得袁世凯的三子民国藏书家袁克文所藏宋刻孤本《礼记正义》、《公羊经传解诂》等。另有一位民国藏书家傅增湘的书有部分被他收藏。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抗日战争时期潘宗周先生辞世, 他儿子潘世兹为防止藏书落入日本人的手里。急速与英国在沪的亚洲文会组织联系,居然派出一搜英国军舰,专程载上国空驶往香港,存放在香港汇丰银行保险库.谁知一放就是10年。新中国诞生后,潘世兹先生将藏书全数捐个中国政府。 之后又将宝礼堂的洋楼也捐赠给政府。

潘世兹1933年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1939年回国,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后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1993年谢世。

说到潘世兹先生,他回上海后居住在湖南路一处普通的花园洋房底层,晚年十分孤独,妻子和儿子均先后出国。他中风后一切生活均由保姆料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三字经》的英译工作,向世界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该书在新加坡出版后.被李光耀总理亲定为新加坡儿童的必读书。1988年。他的姓名被收入美国版《世界名人录》。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这座历史性保护建筑在建筑上面的价值吧:

这是一幢仿古典式花园洋房,或者说是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世人怀着对古希腊罗马建筑风范的钟爱,摆脱了一味拟古的教条主义束缚,崇尚功能、自然与真实而出现的一种新建筑。潘先生的住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屋高3层,面向南,砖混结构。坡屋面,红瓦顶,局部有大尺度女儿墙,设水泥洋瓶护栏,屋顶挑檐上有密密的饰纹,微微透露出当年主人的意趣。南立面三段划分,平面轴线对称,中间强调竖向线条与两侧的横向构图形成对比,立面简洁朴素。平挑檐,竖面设多扇长窗,顶端为平拱。底层米色磨光花岗面,二三层为水泥刷面。中部底层为爱奥尼克券柱外廊,主入口及其顶部含装饰艺术派风格。入口门廊上檐部饰三角形山花。庭前有双抱露天大理石大阶梯,从两边引向二层客厅入口平台。外形十分庄重气派。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交通信息

地铁:乘坐地铁一号线至陕西南路,七号线至常熟路站,十三号线至淮海中路站下。

公交:乘坐公交26、146路至长乐路陕西南路站下。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长乐路上的藏书楼——宝礼堂(长乐路666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