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險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卻不止於此

水位基本恢復了!

近日,金沙江堰塞湖的險情牽動著世人,如今水位基本恢復常態且無人員傷亡,可謂是有驚無險,已是最好的結局。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這次金沙江堰塞湖是山體滑坡導致,經壩體自然洩洪後,沒有給下游造成巨大損失,除了我們應急處置及時有效外,也是有老天爺的眷顧:沒有發生更大規模的滑坡,上游沒有更加猛烈的洪水。

其實,滑坡的危害遠不止於此......

滑坡,全球見

其實,在全球範圍內,凡是有人類居住和工程活動的山嶺地區類型,幾乎都有滑坡災害發生,成為各災種中頻度最高、損失最大的地質災害類型之一。

在歐洲,納維亞半島地區、阿爾卑斯山地區、亞平寧山區及英國大部都是滑坡災害的高發區。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在美洲,落基山脈、馬德雷山脈及安第斯山脈孕育著全球最多的滑坡災害。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位於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上的日本、中國臺灣省,青藏高原南緣喜馬拉雅地區的尼泊爾及印度北部都是亞洲滑坡災害的高發區。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滑坡,中國尤其多

中國是一個滑坡災害極為頻繁的國家,其中大型和巨型滑坡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中國的西部地區,大型滑坡更是以其規模大、機制複雜、危害大等特點聞名於世,在全世界範圍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為啥中國這麼倒黴?

沒辦法,咱的地形簡直就是大型滑坡的孕育場

約80%的大型滑坡發生在我國地形第一級階梯邊緣。同時,該地區也是世界上板內構造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其地殼內、外動力條件強烈的交織與轉化,促使高陡邊坡發生強烈的動力過程,從而也促進大型滑坡災害的發育。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有了環境,還得有觸發滑坡發生的因素。

強震、極端氣候條件全球氣候變化都是大型滑坡發生的重要觸觸發和誘發因素。

像1920年海源地震誘發了675個大滑坡,形成40餘個堰塞湖;大量村莊被毀,死亡10萬人。

1994年重慶武隆雞冠嶺因為地下采礦和降雨發生巖崩,崩塌體入烏江,形成近 10米的水位落差,斷流半小時,沉船5艘,中斷運輸3個月,經濟損失近1億元。

2004年四川宣漢天台鄉因暴雨發生滑坡,搬遷1255人,滑坡壩高23米,形成長20公里堰塞湖,2萬人受災。

中國南方夏季多發暴雨,中國西北地區春季土壤凍結層的融化,也是大規模黃土滑坡發生的誘因。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氣溫上升、雪線上移、冰川后退、冰湖潰決,也成為特定地區大型滑坡災害發生的誘發和觸發因素。

滑坡一定是天災?

其實,半數以上的大型滑坡發生與人類活動有密切的關係

例如1996年貴州印江巖口因坡腳採石發生滑坡,堵江壩高65米,形成長8公里的堰塞湖,數千人受災,失蹤3人。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型滑坡伴隨社會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而進入一個新的活躍期,相繼發生20餘處滑坡,給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損失。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資料來源:《20 世紀以來中國的大型滑坡及其發生機制 》黃潤秋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堰塞湖险情已除,滑坡的危害却不止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