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爲「文學巨匠」的魯迅大師,卻被這個女弟子罵作「衣冠敗類」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他一生所負的全是罵名。罵他的人,有當局,有論敵,還有來自同一陣營的“戰友”和自己的親兄弟。這些都不足為奇,奇的是有這樣兩個人:一個是郭沫若,在魯迅生前一直罵魯迅,而魯迅死後再也不罵,反過來稱頌魯迅,一直稱頌到自己死;一個是蘇雪林,在魯迅生前一直稱頌魯迅,而魯迅死後便開始罵魯迅,一直罵到自己死。蘇雪林為啥要大罵魯迅呢?

被譽為“文學巨匠”的魯迅大師,卻被這個女弟子罵作“衣冠敗類”

(蘇雪林)


蘇雪林(1896——1998),祖籍安徽太平,出生於浙江瑞安。1919年考入北京女師大,先從師於周作人,學習西洋文學概論,後來又成了魯迅的學生。魯迅到上海後,蘇雪林也同時到了上海。1928年在東吳大學任教時,出版散文集《綠天》,因此和魯迅才有了第一次的會面。相繼出版長篇小說《棘心》、學術研究著作《遼金元文學》、《唐詩概論》,是一位頗具實力的學者和作家。1925年與張寶齡結婚,婚後不久便離異,以後便長期獨居。

蘇雪林是一位沒有讀過書的女作家。在她小時候,由於祖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世俗偏見,蘇雪林不能像男孩子一樣讀書,她七歲開始,才跟著叔叔及兄弟們“名不正、言不順”地在祖父衙署所設的私塾裡跟讀,只是不解其意,囫圇吞棗地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女四書》《幼學瓊林》等。在私塾裡只跟讀一二年,男孩子們都紛紛去學校讀書了,她不得不輟學。

跟讀輟學後,閒著無聊,便利用在私塾裡學得的一二千漢字,從叔叔和哥哥那裡借一些通俗小說當作課本自讀。久而久之,她不僅能讀懂《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榜》等,也能粗讀文言的《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之類的書,整日埋頭於書海,自得其樂。

一位叔叔曾留學日本,思想比較開明,對他父親進行勸說,蘇雪林才得以進入當地一個基督教辦的小學讀書。1915年,蘇雪林考入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範。在校期間能詩善畫,很引人注目。後來,留學法國。

被譽為“文學巨匠”的魯迅大師,卻被這個女弟子罵作“衣冠敗類”

(蘇雪林)

蘇雪林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是《綠天》,1928年3月由北新書局出版。《綠天》一出版,蘇雪林很快就送給了魯迅。在扉頁上用黑色鋼筆寫了:“魯迅先生校正學生蘇雪林謹贈七、四、一九二八”。版權頁的留印處還加蓋了“綠漪”硃紅印章,現在魯迅博物館的“魯迅藏書”中收藏有這部書。“魯迅藏書”中還有蘇雪林另外兩部專著:1927年由北新書局初版的《李義山戀愛事蹟考》,和1934年2月由商務印書館初版的《唐詩概論》。

蘇雪林在魯迅面前謙稱為“學生”,可見其對魯迅先生是敬重的。1934年,蘇雪林曾在《國聞週報》上發表《及魯迅創作的藝術》一文,對魯迅的《阿Q正傳》等小說創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但是,魯迅死後,蘇雪林的態度截然相反,開始大罵魯迅。

被譽為“文學巨匠”的魯迅大師,卻被這個女弟子罵作“衣冠敗類”

魯迅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去世後,蘇雪林對魯迅先生的態度卻忽然轉變。

1936年11月12日,蘇雪林拉開了她“半生‘反魯’的序幕”。她寫了長達四千言的《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公開祭出反魯大旗,破口大罵魯迅是“褊狹陰險,多疑善妒”,“色厲內荏,無廉無恥”,“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在文壇“興風作浪”,“含血噴人”,其雜文“一無足取”,“禍國殃民”,並影射、攻擊魯迅勾結日本特務機關內山書店,“行動詭秘”等等。

蘇雪林還稱,“魯迅病態心理將於青年心靈發生不良之影響也,”“魯迅矛盾之人格不足為國人法也”,“左派利用魯迅為偶像,恣意宣傳,將為黨國之大患也”,“陰險,多疑,善妒”,“是一個刻毒殘酷的刀筆吏,陰險無比,人格卑汙又無恥的小人”,“不近人情,睚眥必報”。她還攻擊魯迅的雜文“文筆尖酸刻薄,無以倫比”,“含血噴人,無所不用其極”。

從1936年秋末至1937年春,蘇雪林連續寫了多篇文章《說妒》、《富貴神仙》、《論偶像》、《論誣衊》、《論是非》、《過去文壇病態的檢討》、《對(武漢日報)副刊的建議》、《論魯迅的雜感文》等,無論從內容及語言上看都十分激烈,對魯迅極盡口誅筆伐之能事。

1967年,蘇雪林將自己“反魯”的大部分文章結集出版《我論魯迅》(愛眉出版社)。該書出版時,蘇雪林稱“半生的‘反魯’事業,……以後我不高興再理會了”。

被譽為“文學巨匠”的魯迅大師,卻被這個女弟子罵作“衣冠敗類”

(蘇雪林)

魯迅活著的時候,蘇雪林謙卑的稱呼魯迅為老師,死後為啥態度大轉彎,開始罵魯迅了呢?有人說魯迅曾經冷落過她,1928年,在她和魯迅共同出席的李小峰舉辦的宴會上,主人把蘇雪林介紹給魯迅時,魯迅只是點點頭,既沒有握手,也沒有寒暄,令她非常尷尬。

另一說:自女師大風潮以後,她與魯迅對女師大校長楊蔭榆女士在女師大風潮中的所作所為看法截然相悖,隨著時局的變化,她與魯迅在思想上的分歧愈來愈大,招致對魯迅的反感。

還有一種八卦說法是她因愛生恨,愛之極亦恨之極。

更有甚者,有人說蘇雪林罵魯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1、 蘇雪林反魯的動機無非和今天社會上的一些公眾人物一樣,向當權者獻媚。

2、借攻擊名人自我炒作。

以上種種,無論是別人的猜測,還是蘇雪林自己的表白,都不足為信,經不起推敲。因為她撰文批判魯迅,都是發生在魯迅逝世之後,也是上述事發多年之後,真正的原因只有她心裡清楚。1949年蘇雪林離開大陸後淡出了文壇,並從現代文學史上銷聲匿跡,究其主要原因,與她早年和魯迅的恩怨不無關係。

蘇雪林在《論魯迅的雜感文》中說:“有些善罵家,罵一開了端,可以幾年罵不完。罵得人家不敢回嘴了,甚至被罵的人死了,他還要罵,大約要罵到自己也死了,這一樁‘罵人公案’才能完結。”這真是歷史的嘲弄,蘇雪林攻擊魯迅的這些話,反過來扣在她自己頭上,何其恰如其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