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趙匡胤篡奪皇位沒有人指責他?

一聽到“篡位”這個詞,很多人都會認為那都是一些非常不好,不名正言順的行為,畢竟皇位原本是別人的,篡位自然就是把正統趕下臺自己當皇帝。不過,也並非是所有的篡位都是這麼受人詬病,就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篡位,他的皇位同樣也是從別人手裡搶過來的,但是幾乎沒有聽見後世對他有什麼指責,為什麼會這樣?

为什么赵匡胤篡夺皇位没有人指责他?

隋文帝楊堅的皇位是篡奪來的,卻一直被稱為明君,他兒子隋煬帝楊廣的皇位是繼承來的,卻落下了千古罵名。而趙匡胤之所以作為一個篡權者卻名聲不錯,主要是因為他實在不算一個壞人……對於謀朝篡位這種事,在趙匡胤那個時代裡簡直再正常不過了。從唐朝滅亡以後,中國的政權更迭達到了一個喪心病狂的頻率。短短五十三年間光中原王朝就換了五個,最長的不過十六年,節度使篡權這種事簡直再普遍不過了。而在趙匡胤兵變時期的周恭帝柴宗訓,當年才七歲,不篡權簡直不好意思。

为什么赵匡胤篡夺皇位没有人指责他?

但趙匡胤開創了一個篡權的新模式。在宋朝以前,中國的權力鬥爭毫無底線可言,滅人滿門株連九族簡直是家常便飯。比如隋文帝楊堅篡奪了北周的權力後,幾乎將北周皇族殺的一乾二淨。五代的政權更迭更為殘忍,身死族滅,父子相殺再普通不過。

但趙匡胤在篡權之前,就已經對參與兵變的將士們說過:嚴禁傷害周朝皇室及大臣。所以當兵變士兵佔領都城的過程中,除了與個別忠於周朝的將領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以外,幾乎是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在建國之後,趙匡胤下旨要求子子孫孫優待後周皇室,對待周恭帝,趙匡胤沒有像之前的篡權者一樣將他殺掉或者明著封王背地裡暗殺,而是將他封為鄭王,生活極為優待。周恭帝死後,趙匡胤十分悲痛,輟朝十日,以皇帝禮下葬。

为什么赵匡胤篡夺皇位没有人指责他?

趙匡胤善待年僅七歲的周恭帝以及原後周皇室成員,只要不生異性不抵抗,保他們一生富貴平安。事實也是如此,後周皇室成員包括周恭帝本人都是平安終老,這也凸顯了趙匡義的仁慈。趙匡胤發動兵變,進入開封城以後,由於趙匡胤之前身為掌握一定軍權的將軍,所以特別注意嚴肅軍紀,勒令士兵不得燒殺搶掠,更不能傷害後周大小官吏。也因此得到了後周大小官僚階層的支持。

为什么赵匡胤篡夺皇位没有人指责他?

趙匡胤穩固原後周江山後,便按照“先南後北”的策略,發動統一天下的戰爭,在此後十幾年的時間內分別消滅了盤踞在南方的南唐,後蜀等十個地方割據政權,並努力嘗試收復北邊的北漢還有幽雲十六州。雖沒有徹底統一華夏,但也基本統一了天下大部分地區,為兩宋三百年基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基礎。趙匡胤基本統一天下後,對待開國功臣的態度算是歷代君主中非常仁慈的,“杯酒釋兵權”,既結束了唐代以來藩鎮割據的隱患,也確保了開國功臣榮華富貴得善終的局面。一舉兩得自然也讓趙匡胤贏得了不少人的心。

为什么赵匡胤篡夺皇位没有人指责他?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不斷提高文人地位,從制度上壓制武將,最終奠定了宋朝刑不上大夫,與文人共治天下的局面。史書記載的權力大多掌握在文人手中,這些文人自然對趙匡胤稱頌有佳。所以綜合以上幾個原因,就算趙匡胤預謀發動兵變奪取江山,後世也很少有人對他口誅筆伐,何況他確實對當時的民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再加上和文臣關係搞好了,想不撈個好名聲都難。

本網部分文章信息來源於網絡轉載,只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對其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發現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聯繫本網 ,並提供稿件“糾錯”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