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安千亿国企现95年女董事?

梧桐树141052306


在国有企业之所以出现这种“嫩董”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国家规定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不得在企业兼职,那么作为政府部门出资的国有企业,政府官员既要对企业实际进行控制,又不能违反上面的规定,就只有任命一些只挂名不干事的年轻董事长、董事(实际上啥事也不懂)来应付一下,以便于幕后实际控制。

二是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董事会制度都形同虚设。除了一些上市公司和家族企业外,许多企业的董事会都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所谓的董事会制度也就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当董事长,当董事都没有关系,他们的作用就是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决定开个会,表个决而已。所以,在一些企业出现挂名董事长、董事的现象就不奇怪了。

实际上,不仅是西安这家公司,有许多公司都是这么做的。只是西安这家公司的做法被媒体披露了出来了。而这种事情,没有关注是可以的,但拿到明面上来说,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才引起了这么大的舆论反应。

同时,这一事件也深刻反映出当前许多的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制度非常不完善,一些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命比较随意。


熙熙天下


从后续信息看,三人中的李甜在一天内挂了7家国企的法人、董事长或总经理职位,官方称她并没有特殊背景,担任“要职”的收入看上去也很低。

如果这些消息都属实,从逻辑上分析,这三人是所谓“人头操作”被曝光后的牺牲品。

所谓“人头操作”,指国有企业在成立、组合或重组时,或因上级管理部门图省事,或因实际负责人不愿挂名,就临时指定一名不重要的公司工作人员(有时是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挂人头”,充当董事长、董事、副董事长之类“挂名不干活”的角色,至于这种操作能“省什么事”,那就是个更有趣、但三两句说不清的问题了。

这种“挂人头”一般会征求本人同意,但有时候也会碰上本人毫不知情就“被董事长”、“被法人代表”的事,家母当年在南京市委机关工作时就莫名其妙当了好几个月“董事长”,幸亏她是会计,负责查账,恰巧在年审时查到了自己“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司,赶紧去闹,才总算在“董事会换届”时“光荣离任”了。当时(很多年前了)在南京市各市属公司里这种“挂人头”现象很普遍,而且被“挂”的几乎都是没什么背景的资深老职工。

为什么家母不干这“便宜董事长”?因为首先,账面上所说的“董事长工资”其实根本一分也拿不到,都是“纸面富贵”;其次,挂名的公司有时候会遇到诉讼甚至破产之类麻烦,这时候“挂人头”的“假高层”很可能莫名其妙就被殃及,弄得死去活来灰头土脸,家母一个同事就这样莫名其妙接到一张传票,陪着自己根本不知道大门往哪儿开的一家公司吃了整整4年官司,个人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这次西安的3人从资历、挂职来龙去脉和一人挂多职等迹象看,都很符合“挂人头”的特点,唯一不太像的,则是其中有挂“总经理”的,“挂人头”一般限于董事长、董事、副总之类“凑数”的闲职,挂总经理的较少见。


陶短房


评论员门宁:

这有什么稀奇的,这三位女性都已经成年,都是本科学历(本三也是本科),且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虽然资历浅一些,过往的工作经验与现在的岗位不相符,但是国企领导这个岗位,学一学不就能做了。

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对这个事情大惊小怪,这仅仅是一个千亿资产的国企而已,交给几位20多岁,刚进入社会的年轻女孩来打理,未必打理不好。如果必须论资排辈,用一些老油条来做这些位置,这个企业就能好吗。

别说企业的董事、董事长了,过去就连君主都可以让没有经验的毛孩子做。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6岁的独子载淳嗣位。载淳年仅6岁,恐怕还穿开裆裤呢,其母亲在背后垂帘听政,他君主的位置不一样坐得很稳。

现在这三人比载淳成熟,且管理一个企业的难度远远低于管理一个国家,只要背后有人能“帮扶”一把,我相信这个企业管理不会比之前差。

(国家要求公职人员不能在国企内兼职,原来的董事长、董事们不得不离职,回到自己原来的岗位。至于他们是否“垂帘听政”,我就不知道了。)


首席投资官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还是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此事。

现实社会相关部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情屡见新闻媒体,所以并不能因为她们三人刚刚大学毕业且是女性,就怀疑别人的能力,这显然是典型的按资排辈或者歧视女性工作能力的表现。同时,也有可能是国人长期的一种惯性思维,千亿国企高管没有几十的奋斗和努力,没有出类拔萃的能力,是不可能达到这个高位的,所以认为这么年轻的女性就身居国企高企,显然感到不适。于是就生出要么上面有人,要么身上有人,要么是高管之女等乱七八糟的想法。

一家千亿国企在西安不是小企业,是大企业,对西安市的经济影响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如果不是认可三位女性工作能力,是不会轻易将这么一幅重担交给她们。相信政府及国资委任命她们为国企高管肯定是经过认真考查和反复研究的。

新的时代需要年轻有为的一代,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英才,缺乏的是选 人用人机制,西安市的这个做法或许暂时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如果实践检验这三位女性是有能力的,那么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也是值得的。


财经深思


董事长,长得漂亮



用户56410775350


9月14日,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董事变更的公告》称:本公司于2018年9月4日召开股东会,决定对现有董事长及部分董事做出变更。据了解其中一位董事生于1995年,1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

年轻人任公司董事长倒也不是特别稀奇的事儿,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家族企业,企业主愿意传给谁传给谁,可现在是国营企业,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保证其正常运行,出现此类荒唐事,就必须要深究了。


这就很诡异了。因为那可是最讲究论资排辈熬资历的地方,到底是天赋异禀还是投胎学的杰出代表呢?作为吃瓜群众看个戏好了。[看][看][看]

结果今天就出现了转机!任命撤职都是如此轻率,只有希望彻查此事,给公众一个交代。

公正专业,实话实说国内播放量第一的《老檀说车》,

FM100.7每天17点至18点半、手机下载蜻蜓FM收听《老檀说车》。


老檀说车


说一下我的个人观点:虽然笔者与西安地域离的较远,但是综合个人实际工作,觉得此事不必过于紧张,属正常现象,但有些问题值得商榷。原因有三:

一、西安高新控股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平台政策性公司或壳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17日,注册资本11.3亿元,股东为持股70%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持股30%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主营业务为工业地产业务、物业管理收入、污水处理业务、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等。

根据了解,该性质的政府投资性平台公司多为接收国家专项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主要用于财务账目核算、收付款。其实在实际经营中,与常规公司经营差异较大,。

二、该性质公司大部分为与属地财政局、建设局合署办公,同时受纪委、审计监督。也就是说,该类公司实际上是财政局或建设局的一个财务部门,他所履行的权利是在财政局或建设局的指导下完成的。甚至该公司在付款、请款时会有一套复杂的审批流程,资金不会滥用。

三、法人资历确实不服众。基于以上两点,的确感到情有可原。也就是说,无论换成谁是法人、董事长,其实对于该公司的实际经营,100%都没有任何影响,本质上,该公司就是政府序列中一个平台,只是选了年轻人作为“代表”。但能否让大众满意也值得商榷。


晓话杂谈


看上去是一则天方夜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存在。西安一家千亿元的国企人事调整,一位34岁,没有任何大型企业管理履历的普通员工,一夜之间进身千亿国企董事长兼总经理。而同时任命的两名董事,则只是两名90后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任命,难免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产生无限遐想。其实,在体制内呆过的人,看后就会明白,也许这只是三个背锅侠。

从有关部门的回应,以及迅速撤去三人的履历分析。这也许是系统内部人事调整的一个游戏而已。

很明显,这家千亿国企,是挂名高开区财政局的控股企业。现在国家再三严厉要求,国家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不准在所属国有企业内担任兼职,原来在企业兼职的人员,不得不卸任离职,回到了自己原有的岗位。空出来的职位,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是体制外的企业,没有了原来兼职的双保险,体制内的高管人员,没有人愿意去冒失去体质保障的风险,丢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职位,去一个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的企业任职。

而这些所谓的去职,回归体制内的原高管们,并非心甘情愿,拱手相让自己掌控下的企业。为了既能保住自己体制内的职位,又能继续掌控国企的实际运作,玩一次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所谓的董事长,只是一个懂事的话筒而已。

国家资产,不是个人财产。不容部分人为所欲为,拿国有资产私相授受。更不允许拿国家财产当儿戏,随意任性处置,造成资产流失,应当追究其失职渎职之责任。


无奈且向上


这种事情,任是再笨的人也会看出端倪,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屡试不第后写下的悲愤之词,而这家企业可能偶尔翻书,看到了龚自珍的诗句,所以响应号召,大胆提拔重用人才,就像古代那位“千金买骨”的君王一样,其他人才一看这样的素人都能得到重用,我们这些真正的人才去了肯定更是能有用武之地!

当然,上面都是笔者的一厢美好情愿,人家“清风不识字”,“哪会去翻书”呢?这样做的目的,就像当地的解释一样,是因为不能兼职,所以这才安排这三个人做董事的,实际他们还是普通人员,拿着4000多元的薪水。

笔者之前调查过一起案件,也发现过同样的问题,一个单位成立了企业,因为不能兼职的缘故,所以就让单位的人轮流做法人代表。不过那个企业实在太小,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万,跟这个企业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毫无可比性。

那为什么偏偏要找三个没有什么经验的女同志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当地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估计结果应该很快会出来的!


打虎拍蝇


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

这三人竟然成为西安千亿国企的掌舵人。

有个人还是17年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明显的专业不对口呀。

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年轻,我们先不说他们的能力,如此年轻,他们的担当,他们的责任心能接受这么重的工作吗?

第二都是空降而来,对这家国企感情,对这家国企的业务,对这家国企存在的问题,他们肯定不是很精通。出了问题他们能承担的起吗?他们有解决问题,解决企业危机的能力吗?

第三,千亿国企,领导的任命依据是什么,是不是按程序进行,如此平凡的学历,如此简单的履历,他们是怎么样进入这家国企的,怎么一上来就大权在握?

我就是人才市场的员工,并且有近10年的工作经验,还是财经学院毕业的,照这个逻辑我也有当国企董事之才?我觉得我还差十万八千里。

按理说,企业进行领导选拔,这也是正常程序,我们作为外人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新上任的这三个人本不是这家国企的员工。而且水平一般,那么他们是如何会成为这家企业的高管的,不容置疑的一点是肯定有人从中牵线搭桥。

当然,我们不怕有问题,就怕有问题没人管,没人理,没有人去解决。那么小问题就会成为大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这件事引起了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西安高新区财政局2018年11月4日发布公告:西安高新控股《关于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董事变更的公告》发布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西安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责令我局立即展开调查。同时,高新区纪工委已经介入,正在调查广大网友质疑的该三人担任高新控股董事长、董事的年龄、学历、资格和社会背景是否合规以及我局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违纪违规问题,一旦发现存在违纪违规情况,将严肃处理。我局已决定对该三人停职并启动相关法律程序

我认为这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态度。

高新控股公司回应称,目前事业单位员工不得在企业进行兼职,分步对原董事,监事等公司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其实我觉得这是好事,让更专业的人员去管理公司。这样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在选人,用人上绝不可走形式,绝不可马马虎虎。

难道西安控股的管理层都是事业单位员工吗?一遇到这样的调整就无人可用了吗?毕竟是千亿控股国企。这样的调整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有人说这三个新上任的领导也只是空架子,有了问题还是要向上级请示。要是这样就是真正的换汤不换药,只能伤了公司更多人的心。

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是如何成为国企高层的,相信如果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一定会得到处理!让我们静等调查结果。

也希望我们的监管层能肩负起重任,不能只靠普通人通过网络揭露出来才引起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