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1、千古一帝秦始皇並未統一天下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書籍和網絡中,記載的秦始皇是統一天下的千古一帝,但實際上秦始皇在攻滅東方六國後,始終有一國未被滅亡,這就是衛國。衛國是周朝的封國,在戰國初期還可以時不時的和齊楚燕趙韓魏等國相提並論,後來在列國的攻伐下成了“打醬油”的國家,到了戰國末期先成了魏國的屬國,後又成為秦國的屬國。到了秦二世時期,秦二世廢衛國國君為庶人,衛國正式滅亡,秦國這才真正一統天下,但秦始皇已經死了好幾年了。

2、漢朝最鼎盛的時期是漢宣帝時期,並不是大家熟知的漢武帝時期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漢武帝是中國古代少有的雄才偉略的皇帝,在位時間長達54年,數次北擊匈奴,打的匈奴潰不成軍;武力達到了空前,但是由於常年征伐,生產力低下。直到漢武帝曾孫漢宣帝在位時候廣施仁政,漢朝的國力慢慢的恢復並超過了漢武帝時期,成了漢朝最鼎盛的時期。

3、漢末是四國分天下並非三國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由於小說和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很多人都知道漢末分三國,其實在三國鼎立的時期,遠在魏國北邊還有一國——燕國,燕國早在漢末黃巾起義的時候就建國宣佈脫離漢朝的統治(統治範圍在今天河北、北京和遼寧一帶)。等到魏國國內外局勢穩定的時候,司馬懿終於在公元238年騰出手來,親自帶兵攻滅燕國,燕國存在的時間比蜀漢還要長,但是由於實力太弱小並未被大多數人知道。

4、黃袍加身的第一人為後周太祖郭威,趙匡胤也是學他奪取了後周的天下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說起宋太祖趙匡胤,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黃袍加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導演的這出戏只是學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後周太祖郭威(郭威很少人知道,柴榮知道的人不少,柴榮是郭威的養子)。郭威本來為後漢的大將軍,在外統兵抵禦北方契丹的入侵,後漢皇帝聽信讒言,欲殺郭威以除後患。消息傳到郭威和眾部將的耳朵裡,部下連夜趕製龍袍披在郭威的身上,然後浩浩蕩蕩的帶兵入京城逼迫後漢皇帝退位從而建立後周。而趙匡胤就是這些部將中的一個,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10年後,自己如法炮製奪取了郭威的天下建立大宋。

5、崇禎並非明朝最後一位皇帝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大部分史籍中都記載著這麼一句話“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吊死在煤山之上”,但是這是不對的。明朝在丟掉北方的領地之後,南方先後有三位宗室王爺登基稱帝:弘光帝朱由崧(1644-1645)、隆武帝朱聿建(1645-1646)和永曆帝朱由榔(1646-1662)。只是清朝定鼎北京後,視南方的諸帝位非法的不予承認,清朝編寫的明史也延續這種說法,以致今天提起明朝的皇帝,很少人會想到南方的三位明朝皇帝。

6、和珅和紀曉嵐兩個人,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清宮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和珅和紀曉嵐的對手戲,有時候還感覺和珅處於下風,但真實的歷史是,和珅為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而紀曉嵐只是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和珅的官職比紀曉嵐高了不止一個等級,和珅的辦公地點是軍機處,而紀曉嵐主要是負責編書的在四庫管,一年兩個人也見不了幾次面。

7、清朝皇帝的女兒稱公主並非格格

清宮影視劇中(如還珠格格)經常稱呼皇帝的女兒為格格,其實這是不對的。其實這是不對的。清朝仿明朝,皇帝的女兒稱公主(皇后的女兒稱固倫公主,一般妃嬪的女兒稱和碩公主),只有親王郡王等親貴的女兒才稱為格格。

8、清朝士兵衣服前後的“兵”和“勇”,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

八個中國古時候歷史知識,能都明白的人不多

大家在觀看電視的時候,發現同樣為清兵,穿的衣服卻不一樣,有些胸前後是“兵”字,有些是“勇”字。別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差別卻是很大的。“兵”字兵為綠營兵為清朝的正規軍享受國家待遇的,“勇”字兵為臨時招募的兵,完事後是要解散的不享受國家待遇(清朝末年不解散,成為主力兵種為當地督撫的親兵不受皇帝管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