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我们知道,中国2015年GDP是50多万亿,与食品相关的占20万亿。而生鲜是食品领域的核心,谁能拿下生鲜就相当于拿下了食材,进而辐射至食品板块。生鲜供应链体系从业者超过2000万,每年贡献GDP超过10万亿,对于创业者来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机会。

机会的一个解释是威胁与机遇并存,没有威胁的领域往往也代表着没有机遇。生鲜供应链领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这领域竞争层次多,利润率低。在这一领域折戟沉沙的大佬不在少数,企业成长很容易遇到瓶颈。就像围棋一样,易学难精。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机遇。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当下,生鲜供应链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原有的生产、交易和消费模式都将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新的模式将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更智能、更便捷、更全面服务。

而商业模式决定企业价值。很多商业模式分析到最后是没有核心价值的,这种商业模式是必然会被淘汰掉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变革浪潮中更是首当其冲,无法真正锁定用户,无法满足客户体现价值。在产品需求上更是一塌糊涂,没有充分的客户体验和信息交互,价值、价格、与需求的信息不匹配。毫无疑问,这样的商业模式根本得不到客户的信任。而一旦客户不选择信任,这个企业也就走到尽头了。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成功的企业其实之所以成功,也无非就是通过提供广泛全面的信息服务,充分地让客户感受到价值与价格的统一,从而建立起信任的基石。在未来,这也将是竞争最激烈的主战场,随之延伸而来的服务更是不胜枚举,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每一个模式都必须找准自己的商业价值定位才会知道路径和边界,才能通过客户的反馈分析出到底应该怎么做。

就让我们来看看生鲜供应链目前存在的两种模式。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第一,供应商电商模式。这一模式是目前市场上供应链整合的主要模式。其提供的主要价值包括:部分产品的信息,食材的一揽子配送。

优势在于效率高、专业化强、易于推广。一般以低价作为吸引,其成功推广的先决条件是综合成本要低于目前供应链成本。在信息方面,服务方提供的信息只能是部分。这类电商更为准确的描述是市场的配送商,其核心价值是把农产品配送至消费方降低物流成本。“美菜”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如果只定义在配送商上,则价值就会低很多,只能是市场服务者或承担者角色,要成为行业领头羊就很难,而且非常容易就被取代。就现在看来,未来更可能的成长空间是基于智能系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那么其核心价值就能体现在价格与需求匹配上,只是路还很长,市场的基础条件也远未成熟。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第二,平台电商模式。这一模式是目前市场上食材供应链整合的又一重要模式。其提供的主要价值有包括更多产品选择,材分类配送等。优势是数量更多、信息全面、成本较低、容易形成信任。

这类似于食材领域的B2C模式,在信息方面其具有更大优势。但初期的市场整合难度太大,而且市场信息的成本极高,把供应商能力作为产品进行销售,并把价格及信息进行打包处理以降低成本。

目前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价格、价值和需求匹配上,但未来更可能是信息的智能化交互平台,这可能会使其成为这一领域的有力竞争者。现实中很多号称平台电商的本质上仍是供应商电商,真正的生鲜供应链平台电商很少。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而业内还有很多模式是围绕着交易服务的,只是不能提供重要价值的模式都不会成为主流选择。细分客户群类的模式其本质就是细分需求,是价值、价格和需求的匹配。很多模式的价值被人为夸大了,碰到瓶颈会非常吃力。准确定位自身价值才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创业也才游刃有余。生鲜供应链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谁能提供更核心价值,谁就能更有效锁定客户。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生鲜供应链的产品选择则是另一个维度,生鲜可以粗略的分为生鲜、冷鲜、冻鲜、活鲜和生鲜周边。这里生鲜周边是这样一个概念,包括干鲜和各类非生鲜且是标准化的包装食品,但市场就是把这部分产品归为生鲜产品中,并同生鲜产品共用渠道。每一类都可再细分,分得越细定位越精准,终端客户群就越小。客户群小并不是缺点,这会让你更容易打造你的产品,完善你的体系。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分析商业模式的文章很多,但未来市场会更趋于回归其本质。任何不以价值论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任何不能提供对应价值的商业模式都不会获得市场相应地位并长久存在。由于我们对价值的认知和理解还在学习过程中,相信市场上会有更多的价值发现及论证方法让我们不断完善。

「深度好文」关于生鲜供应链模式的几点看法


云谷物配的曾总也提到,“商业模式也是个变迁的过程,有时我们也没必要一早就确定终极目标,先设定个低些的目标把价值兑现出来,再升级我们的商业模式兑现更大价值才是一般企业发展的常规路径。”

但设计了我们的商业模式也只是刚刚走了第一步,未来还在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