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行供销+物流便民,重塑农村电商新零售

国庆回老家,刚好赶上电商平台大促,准备“剁手”几单。但笔者老家在农村,快递进不来,收发快递是一件大难事。断层的物流让身处农村老家的笔者提不起购物兴致。但这不单单只是笔者所在老家的问题,基本农村购物的人都会面临这个物流问题。

据易观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市场总体价值规模预计在10.15万亿。可见农村是一个市场巨大且潜力无限的市场,加上“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鼓励。无数投资者与创业者跻身于这股浪潮之中。农村电商的核心就是要打通“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物流,但如何搭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以及解决快递“最后一站”是一个难题。

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搭建难

新鲜农产品销售流程太复杂,高昂的运输费用,经过收购商批发商再运输;农产品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就必须提前采摘,在运输过程中利用催熟打蜡等不利于健康的保鲜技术,多环节经手销售到达消费者手掌只是更为昂贵的价格和不再新鲜的品质。

农商渔户收益低、批发商利润薄、消费者成本高、农产品质低……恶性循环下交易平台更易出现信任危机。更不用说农村快递多未普及,停滞的物流阻隔了众多消费者。那么,农村电商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

农村电商的成长问题,不在于“电商”本身,而在于上下行供销和物流。

上行:建立农村服务站点

农村电商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上行问题,通过建设覆盖全县的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点,打造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周边乡镇的优质的农特产品在服务站内展销,做到产品品类丰富。

与此同时,可以将所有产品纳入网上移动商城,方便顾客随时随地购物的需求,同时丰富门店的SKU。通过移动APP的形式将顾客与服务站更好的联系在一起,顾客可以迅速了解相关门店的活动和资讯信息,并可以享有门店给予的专享优惠特权。

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服务站丰富了顾客体验,实现全渠道分销和零售;同时借助移动分销的零售模式,拓宽货源客源。服务站的建立惠及了众多乡镇,缩短农商供应链与消费者购物流程,这种农村电商模式必然会受到众多农商的欢迎。

下行:收寻全国优质货源 产销对接

互联网将整个世界互联,让人们能够买到各地的好货。除了农特产品,还可以面向各地寻找优质的货源。比如武夷山大红袍、乌金石茶盘等在内的优质好货。这些产品一方面摆放在服务站,通过展示与体验刺激消费,另一方面通过APP展示给更多消费者。

农户群体文化程度多不高,无法参与电商交易是农村电商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借助APP将上下行货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闭环,将农特产品推广给城市需求用户,工业品引入到农村,从渠道、供应链、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等几个方面来落地。

农村电商出路:自建物流团队

农产品逐渐建立完零售模式之后,就需要在物流方面下功夫了。可以在大型的服务站点自建快递团队,所有的服务站纳入自有物流网点。顾客下单后,可以选择门店自提与快递到家的方式,极大的便利了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还可以开设增值服务,例如整合了常见的通达系物流例如韵达、申通等物流,顾客可以来此领取快递,相当于快递中转站的功能。同时,支持包括水电费代缴、话费充值等生活服务,为站点带来更多的客流,刺激潜在消费。

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决定农村电商发展空间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4823亿元,同比增长36.6%,预计2017年全年将达6000亿元。巨大的农村网购市场决定了农村电商存在这个无限的开发潜力。

在新零售当下,农村电商已经是一个社会特点,如何解决农产海货进城的销路以及如何让城里人更便捷的买到好东西的双向需求,成为当前一大难题。依托市场发展趋势,背靠国家政策红利,凭借雄厚IT及互联网技术,又一城推出【上山下乡-农特产品分销&零售解决方案】,打造PC端、移动端、门店端三端融合的全渠道分销渠道,旨在帮助农商渔户拓展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获取更大利润。真正让农产海货卖出去,提升农(渔)户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