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何以稱爲政治名山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廬山無比豐富的內涵,她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風景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數千年的浸潤更是把她演繹成中外史上少有的政治名山。廬山政治風雲正如那飄忽不定、變幻莫測的雲霧一樣,徜徉在山綠水中,時而隱現,時而頓失,令人諱莫如深。廬山之神秘,廬山之莫測,讓無數中外人士感嘆不已。

自有史記載以來,廬山就與政治結下不解之緣。遠古時,大禹治水來廬山,不忘剪滅盤踞在鄱陽湖、洞庭湖一帶密謀背叛朝庭的三苗父子。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在他的《史記•河渠書》中首載“廬山”,並記錄秦始皇、漢武帝南巡時“浮江而下”、“過彭蠡,祀其名山川”以來,廬山在國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唐玄宗建太平宮於廬山,並御書“九天使者之殿”匾。南唐先主李昪遣宦官祭廬山,並在五老峰下白鹿洞“建學置四,”稱“廬山國學”(即後來的白鹿洞書院)。南唐中主李璟在廬山隱居讀書,登基後舍宅為寺取名開先。南唐後主李煜又建圓通寺。宋太祖賜白鹿洞書院國子監印本《九經》,敕書院為“白鹿國學”。又賜額開先寺“開先華藏”。明太祖朱元璋封廬山為“廬嶽”,“爵以尊號,祿以秩祀”。明太祖、成祖、宣宗又三次分別為天池寺敕額。清太祖賜開先寺御書《般若心經》等。凡此種種都為廬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廬山歷代發生的重大的的文化演變、政治事件更是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清末至二十世紀初,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強租牯嶺,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7年夏,周恩來兩度上廬山與蔣介石談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國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國共合作抗日,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戰場之一的中國戰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有關抗日戰爭的重要講話,指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廬山舉行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有著重要影響的三次會議。

風雲變幻的廬山總是和中國歷史,特別是現代歷史緊密相連,以其特有的內動力,推動著中國歷史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