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何以称为政治名山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庐山无比丰富的内涵,她是一座风光秀丽的风景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数千年的浸润更是把她演绎成中外史上少有的政治名山。庐山政治风云正如那飘忽不定、变幻莫测的云雾一样,徜徉在山绿水中,时而隐现,时而顿失,令人讳莫如深。庐山之神秘,庐山之莫测,让无数中外人士感叹不已。

自有史记载以来,庐山就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远古时,大禹治水来庐山,不忘剪灭盘踞在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密谋背叛朝庭的三苗父子。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中首载“庐山”,并记录秦始皇、汉武帝南巡时“浮江而下”、“过彭蠡,祀其名山川”以来,庐山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唐玄宗建太平宫于庐山,并御书“九天使者之殿”匾。南唐先主李昪遣宦官祭庐山,并在五老峰下白鹿洞“建学置四,”称“庐山国学”(即后来的白鹿洞书院)。南唐中主李璟在庐山隐居读书,登基后舍宅为寺取名开先。南唐后主李煜又建圆通寺。宋太祖赐白鹿洞书院国子监印本《九经》,敕书院为“白鹿国学”。又赐额开先寺“开先华藏”。明太祖朱元璋封庐山为“庐岳”,“爵以尊号,禄以秩祀”。明太祖、成祖、宣宗又三次分别为天池寺敕额。清太祖赐开先寺御书《般若心经》等。凡此种种都为庐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庐山历代发生的重大的的文化演变、政治事件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清末至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强租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7年夏,周恩来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的三次会议。

风云变幻的庐山总是和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紧密相连,以其特有的内动力,推动着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